第238章 238

反派之妻 枝呦九 4615 字 2022-09-18

最开始去拜访这些跟父亲写过信的人时,其实最为欢快。后来慢慢的就变了味道。

刚开始她也觉得这一份拜访不再纯粹,想要停止。不过后来想了想,就觉得不能因为三两个人的不纯粹而坏了她的旅途。

拜访还是要拜访的,左右她也不会再把这些事情写进书里面去了。

等过几年,他们发现她写的只是山川树木,河流风土,便不会这样紧张和警惕。

很快,她就见到了厉山长。跟小厮特意解释的警惕不同,老爷子是个十分开朗的人。

他道:“我估摸着,你们也应该走到这里了。便跟门童说过,你们来这里之后就直接带过来。”

老爷子七老八十,却依旧精神奕奕。他问,“你父亲还好吧?”

折萱衣点头,“上个月还来过信,说是身体康健,让我不用担心。”

她跟父亲两个人其实现在并不亲近,写信也只是淡淡地说几句表面话。

她并不愿意说这个话题,只是跟老爷子说了会话,知晓他如今正为了学子们的束脩烦忧。

他道:“南州本就偏僻,读书人不如其他的地方多,为了能读书出去,多少家庭因此操劳一生。”

“这些学子们有些读完书之后还要回家做农活。”

折萱衣听到耳朵里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但是这种大事,千百年来都是如此,她也做不了什么呀。

似乎是明白她的疑惑,厉老爷子摸了摸胡子,道:“老朽听闻皇后娘娘仁德,已经在南州府里捐了银子,免费教导姑娘们织布绣花。”

老爷子也是打听过的。绣坊里收的姑娘分卖身契和雇佣。但无论是卖了还是把女儿送进去做工,都得签契约,在契约之内,姑娘们必须住在绣坊里,绣的东西都归绣坊,雇佣的有银子拿,被卖进去的没有银子拿。

不过这对于穷苦百姓来说也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拿的银子也不多,小姑娘们进去学的就是本事。

如果能进去学一身本事出来,将来无论是补贴家用还是嫁人,都比旁人好一些。

而且进去之后,也不用再自己费银子吃喝住。里面会给地方住,给衣服穿,给东西吃,吃饱喝足干活就好了。

对那些逼迫卖女儿的人家来说,把女儿卖进这里面,总比卖进那些勾栏院的强。

刚开始,厉老爷子也以为这是皇后慈善,变了个弯来养这些姑娘们,后来发现,进了绣坊的姑娘不仅要学纺纱织布,还要学读书写字,算账管家。

当时厉老爷子就感慨,“皇后娘娘真是难得的菩萨。”

他又觉得菩萨可以再实恩德。他道:“若是可以,能不能请你跟皇后娘娘说一声,看看对这些学习可不可以做类似的事情。”

“这些学子将来是要做官的,自然不能签卖身契,但是他们却可以抄书写字,若是可以……”

他话还没有说完,折萱衣就笑起来。

“自古以来,学子的事情就一直被朝廷重视。我大秦重视读书,于读书一事上多有帮扶。若是我记得没错,各州的府衙对这些学子们都有记录在册,他们可以去领取银子,只要打欠条就可以了。”

相当于可以先借朝廷的银子,若是将来做了官,才让你慢慢的还。若是你没有考中,则三年之后必须偿还。

是没有利息的。

她笑着道:“朝廷已经如此帮扶,皇后娘娘再有办法,怕是也无能为力。”

厉老爷子闻言,就知道自己说的话并不招人待见。他真的是一片好心,也是认同皇后娘娘善心的,以为这件事情并不难办,谁知道竟然如此直白的被拒绝。

看着他露出迷惘的神色,折萱衣道:“山长应该知晓,之所以能有这么多银子办绣坊,乃是之前十年里面,各地绣坊努力纺织,各家夫人们捐银子置办,众人齐心协力,将绣坊办成今日的模样,才有了银子买下女童,姑娘。”

“这些银子来之不易,看起来很多,但分摊到每一个姑娘身上就变少了。皇后娘娘每日发愁,都是发愁这些银子不能像聚宝盆一样无穷无尽,所以……怎么可能还用在学子身上。”

姑娘们赚的银子,自然也是用在姑娘身上。

厉老爷子听了这么一番话,有些明白她的意思又有些不明白,不过肯定是没戏了。

他也不恼怒。提出这件事情,若是折萱衣答应,说明自己还能跟皇后娘娘搭上关系。若是折萱衣不答应,将来就是把这件事情说出去,也是自己一心为了学子们着想。

他是没有任何错处的。于是要说了几句话,然后送折萱衣和海棠出门。

他亲自送到门口,折萱衣跟他告辞,“先生勿送,怕是就要就此别过了。”

厉老爷子叹气,“此次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老朽会写信给你父亲的。”

折萱衣:“望先生长命百岁,寿比南山。”

回去之后,海棠问,“你这般直白,不怕得罪了他么?毕竟也是一个地方的地头蛇。”

折萱衣摇头,“南州知府是沈怀楠认识的,头上有伞护着,他并不敢对我怎么样。”

只是,这也算不上一次特别好的经历。她们继续往前面走,在南州一个小镇上歇息。

这里也有一户人家跟折和光写过信。只是比起厉家的声势,这个人是个秀才,一直没有考上举人。

他在县城里教书。折萱衣去的时候正是黄昏,又在下雨了,她没有在披蓑衣,举着伞去的。

这里也不是宅子,而是一户小院,柴门紧闭,她站在门外冲里面喊了几句,这才有人来开门。

是个妇人。见了她好奇,“可是路过的客人,是想要喝水吗?”

折萱衣摇头,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那妇人愣了愣,显然不知道自家公爹有这么一个朋友。

她请了折萱衣进去,屋子里面没有其他人了,只有两个孩子。然后道:“公爹已经去世了。”

而且去世四年了。妇人道:“是知道他曾经去镇子上寄过信,但是不知道跟他写信的人竟然是个侯爷。”

她说着说着竟然有些埋怨起来,“认识这般的人物,当初大郎要要谋个前程的时候,公爹就该求求贵人,也不至于……也不至于如今只能混个温饱。”

折萱衣:“……”

她还在这里呢。

不过,她还是解释道:“我爹虽然是侯爷,但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也只是温饱罢了,身上没有一官半职,更加没有权势。”

妇人便有些羞愧,后悔道:“我方才只是抱怨……日子过得艰难,自己没本事,便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了。”

她这般通情达理,折萱衣反而有些心愧。她确实方才因为妇人的话而觉得她不好。

她道:“将来会好的,夫人如此聪慧,日子不会越过越差。”

妇人叹气,“我家夫君如今不过是跟人做个账房先生,所得银两还不能养家,我又要带孩子,不能去绣坊,于是只能贫穷着。”

“昨日,我家小闺女刚刚生了一场病,没有多余的银钱抓药,就只能这般熬着,幸而熬了过来。”

“正因如此,方才带着迁怒之意。”

折萱衣宽慰了她一句,然后道:“老先生既然已经故去,不知道能不能去他的坟前祭拜。”

妇人点头,“自然可以。”

家里是备了香火的,拿篮子给折萱衣,给她指路,“就葬在不远处的山上,我家中还有孩儿看顾,不能跟你一起去,还望你不要见怪。”

折萱衣:“夫人,多谢你。”

她带着海棠去祭拜了老先生,然后才回去。

两人的伞是黑色的,没有其他的颜色。

这也是这七年来的经验。

折和光写信,向来不看年岁,不看官职,不看相貌等等,他真的只看诗书。

如果听见看见他喜欢的诗句,便会直接写信去给人家。

所以有时候,这些人有些已经去世,去祭拜的时候若是阴雨连绵天,大雨磅礴日,举一把伞大红伞就不好了。

于是黑伞最为合适。

两人回到客栈,折萱衣给京都写信。她一路上看见不少见闻,也知晓了诸多人心,自认修行了德行,但是今日还是羞愧了。

“站在妇人的那端,我可能会埋怨更多,她却能瞬间领悟自己不该抱怨,是我做不到的。”

这封信会寄给九妹妹。

她在这个小镇子上面住了两天继续往前面走。

长隆一年,她们走到了左州。一进左州,就听见不少人在那边说皇后批改奏折的事情。

折萱衣没有忍住,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左右也是偏僻之地,就算是说政事,也比其他的地方晚了很久。

但山高皇帝远,从老百姓知道这个事情开始,到现在人人都能说几句,其实也用了半年时间。

而这一次这么多人在这里议论纷纷,无非是最近一个戏班子把皇后参政的事情变成了戏曲子唱出来。

耳熟能详,唱的又好听,自然就被人议论。

戏曲里面倒是说的好话——要是说坏话,可能也就不能唱了。

左州离云州近。

左州民风彪悍,又知晓皇后是秦家的表姑娘,自然不敢放肆。

折萱衣听了一天,笑了。

她很确定,左州是秦家的天下。

这里的百姓们是这般说的。

“听闻陛下从小读书不好,也不爱读书,皇后娘娘跟他青梅竹马,自小与他一块,小时候就经常帮着写文章。”

“是啊,听闻皇后娘娘文韬武略,什么都会。”

“官绣是她办的,听闻在京都还有女院,慈幼院也是她做的。”

“皇后娘娘如此聪明,陛下信任她,就让她帮着看奏折,其他人就受不了,一定要废除皇后。”

“哎,肯定是遭了算计。”

“还好陛下与皇后娘娘伉俪情深。”

“陛下是真爱皇后娘娘。”

折萱衣:“……”

反正,在这里,大家并没有抓着皇后参政这件事情说,反而把皇后和皇帝两个人的感情之事翻来覆去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