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经济2

在山东的蓬莱岛,这个时候,天气也已经渐渐暖和起来。

远处的海面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的渔船!

到了黄昏时刻,渔船的数量越来越多,海面上不断传来渔民们的歌声!他们打渔一天,现在终于归来!

一艘相对较大的渔船停靠在岸边,二十多个渔民从船上下来,最后两个壮小伙扶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从渔船上下来。

“周大人,小心一些!”那五十多岁的老者来到地面之后,脚都有些发软,险些跌倒,旁边的人急忙扶住了他。

“老了,跟你们出海一天,我都累的站不住了!”那老者笑道。

“周大人竟然亲自跟我们出海打渔,真乃古今未有之事!”旁边的一个渔民道。

其余的渔民看着这老者,眼中都带着崇敬、佩服等等神色。

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蓬莱县的知县,他的名字叫做周子昆,本是川蜀的一个知县,去年冬天的时候来到了燕云,之后被分配到蓬莱岛担任知县。

“这一天捞了不少的鱼!”周子昆笑道。

“是啊,捞了不少的鱼,可以卖一个好价钱!”旁边渔民喜滋滋的道。

“你们以前打渔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倭寇?”其他的渔民在收拾渔船、渔网,周子昆则是问道。

“前些年的时候碰到过倭寇,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如果我们渔民数量多的话,他们不敢侵犯我们的!倭寇经常去南方,尤其是泉州一带!”一个四十多岁的渔民道。

倭寇是从唐代出现,到了宋代的时候,倭寇的规模已经相对较大!北宋倭寇最厉害的时候,曾经试图攻打福州城,引起朝廷震动!不过宋代的倭寇说到底还是小患,远远无法和明代的倭寇相提并论!明代的倭寇几乎是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有组织、有规模的抢掠中国沿海。

“现在朝廷的海军就驻扎在登州一带,倭寇不可能来这里了。”又有一个渔民道。

吴璘率领五万人驻扎登州,蓬莱的这些渔民早已经得到消息。

“其实东瀛人对我们中原人还是很友善的,他们一直将我们当作天朝上国来对待。”那个四十余岁的渔民道。

“你们有没有人去过东瀛?”周子昆道。

这些渔民纷纷摇头,周子昆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失望的表情。

“周大人,我们虽然没有去过东瀛,但是十几年前,登州还常常和东瀛做生意,当时有许多人前往东瀛,他们也给我们讲东瀛的情况。”那四十余岁的渔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