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西南军情,翰林请命

国子监里的忌酒老师,甚至刘镮之他老爹,曾经的上书房师傅,如今的太子少保,都抱以不信任的态度。

一方面,这《秋月报》不作文体,为了让百姓小孩都懂,上面好多都是大白话,放在这个科举八股的年代这就不叫文章,你这不符合古圣人法,叫有辱斯文。

另一方面,怕你因言获罪,归根到底,对新事物的恐惧,毕竟封建帝制下的律法,对王公贵族约束性有限,你知道皇上什么脾气?昨晚睡落枕了不高兴,出门看见你了,拿你撒气有治没治?说杀你头就杀你头。

林寿本以为这种反对质疑之下,可能会有些太学生顶不住家里和老师的压力退出,但没想到,一个都没走,全留下了。

这是林寿在听狗爷说出“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之后,第二次对这世界有所触动。

这帮太学生的“温度”之高,还真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了。

半年多的听百姓言加分析撰稿,秋月报社的太学生新闻组,蜕变很大,言行思想都敏锐且务实了许多。

其他太学生还在天真读圣贤书,没见过社会的阅历,著书作文稚嫩不堪,提出一些悬浮可笑的想法时,这帮报社的太学生已经能够针砭时弊的提出一些实策考量,令国子监的老师都翰林们都惊愕不已。

这些太学生年纪不大,怎么能有如此眼界和阅历,将来必是我朝骨干,国之栋梁啊!这怎么培养出来的?

当然,进步归进步,多数人的初心那一腔热忱也没丢,比如写出过震动朝内,嘉皇看了都说好的《批福寿膏之恶》文章的和殷德,仍不忘初心的创作了《大白鹅红烧》,成功与《大白鹅炖》和《大白鹅炸》组成大白鹅三部曲。

这半年多来,有了报社的事业打拼,和殷德也渐渐从抄家的阴霾中,走出来了,和十公主的感情也突飞猛进,可能明年两人就打算办婚宴了。

另外,提到和殷德,不能不说说被林寿发配大西北的和大人。

经常来信,在信里大吐苦水,说这边太苦了,水都喝不上,日子苦的没盼头,他都快和莫高窟的大佛一块坐化了。

真假咱不知道,但林寿看了看那信纸,那么偏远贫穷的地方都用的上好纸好墨,和大人不定在大西北怎么搞风搞雨呢,听他装可怜,亏不了他。

深秋的月色下,秋月报社外边儿,年轻人的欢声笑语,一串串烧烤滋滋冒油。

林寿喂了八哥一小块烤猪皮,吃的鸟喙上满嘴是油,肉吃完,还找那茶盏冲龙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