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朋友大约还没刺激够,又跟进了一句:“花滑那儿来的。”

“……”

“在正式成为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之前,他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花滑选手,14岁之前就集齐了三周跳,同时掌握了至少1种四周跳,在这个赛季的花样滑冰华国杯比赛的gala秀中,他作为特别嘉宾受邀表演了《木偶之歌》——截至目前为止,还有大量的花滑爱好者在控诉短道速滑让他们失去了一位理应处于世界顶尖位置上的花滑男单选手。”

“……”

最开始提出疑问的冰迷:谢邀,人在瑞典短道速滑世锦赛男子1500米决赛现场,他感觉自己仿佛出现了幻听。

观众席上,像是这位冰迷一样最初对苏凉不算了解,因此在听完他的完整事迹后陷入沉默的冰迷不在少数。

“噢我的上帝,屏幕上的成绩记录除了世青赛之外,其余的分站赛上甚至没有统计他参加其他单项的成绩表现……”

“当然,既然是1500米的决赛,只需要关注1500米就好了——至于其它单项的奖牌,赛后你会知道的。”

观众席上,关于苏凉的辉煌战绩引发了无数的讨论,这种讨论甚至在现场解说员已经在介绍下一位加拿大选手塞缪尔亚当斯时仍旧没有停止。

如果是对于普通选手来说,自己已经登场,观众席上所有人的注意力却都还在上一位选手身上,那么这或多或少会对运动员的心态造成影响。

但塞缪尔亚当斯却已经习惯了——或者说,自从和苏凉连续在国际赛场上碰面之后,塞缪尔亚当斯已经适应了某种‘苏凉第一他第二’的微妙节奏。

他曾经很多次地考虑过是不是自己在比赛中的发挥还不够好,但当赛后和教练团队进行复盘时,最终的结论始终都是——他的表现不错,但是苏凉的表现才更为惊人。

毕竟那是一个上个赛季爆发力不足时只能凭借精妙的计算与后程发力才能一步步超越对手的可怕天才。

塞缪尔自问,如果他没有现在这样强健的体格和爆发力,那自己在赛场上绝对做不到苏凉这样的表现。

在冰上时机的抓补上、在对技战术的准确运用上,苏凉敏锐得仿佛一台精妙的计算机,他的果断与他的头脑以及他的技术实力,最终融合成了一个完整的……让全世界都为之忌惮的天才。

在这一场决赛开始之前,包括加拿大队、俄罗斯队和美国队在内,所有的队伍都达成了一个默契——不能够让这个华国队的家伙再嚣张下去了。

预赛的时候,虽然体能的对抗和压迫对于这个华国队的家伙看起不太管用,但是在后续的比赛中,李在亨的表现证明了他们的套圈战术还是有效果的,只不过预赛的时候华国队的那个少年太沉得住气罢了。

现在已经到了决赛——那个华国队的少年难道还能够保持冷静不受到对手压迫的影响吗?

这不可能!

这一场比赛,由于南韩的选手都已经在四分之一决赛或半决赛上被淘汰一空,因此场上除了苏凉与沐远笙两人之外,都是体格高大健壮的推土机型选手,对于他们来说,不论是执行套圈战术给予苏凉心理上的压迫,还是有人专门盯着苏凉跟他进行心态对抗,都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华国队的那个沐远笙或许会跟苏凉打个配合——但是那个沐毕竟还是500米距离的选手,或许他在半决赛上的表现不错,可那也透露出了他的一些取巧的做法。

美国队的教练判断沐远笙在前程激烈爆发之后,中后程一定会出现体能难以为继的情况,他在半决赛上的战术主要是犹豫哈里克布拉西以及埃利泽勒佩奇都没有对他产生防备,在决赛上这个华国队的选手想要再故技重施,不会有人上当的。

因此沐远笙不是防范重点,本次比赛的重点仍旧放在苏凉身上。

“加拿大队有两人晋级决赛,他们其中一定会有人重点限制华国队的苏。”

“我们曾经反复分析过,他的体能一定是他的弱点之一——既然这样,我们务必要放大自己的体能优势,前程爆发与他拉开距离,如果他靠近追逐,就尽可能地与他近距离对抗压迫对他造成心理上的压迫力量。”

“如果他想要超越,尽可能地到他内道的位置对他进行限制干扰。”

“同时,假如他超越到前方,那么一定要主动、强势地对他发起进攻和超越,只有通过不断地超越、反超越影响以及近距离的压迫限制消耗他的体能,才能让他在后程失去冲刺的力量。”

……

在登场前,几乎每一个选手的教练都是这样对选手交代的——限制他,限制住那个华国队的家伙。

他再怎样强大,也只是一个还不满17岁的少年。

他难道还真的能像魔王一样恐怖到让人在赛场上绝望吗?

来自各方的目光齐齐看向了那个冷静从容的华国少年,目光里带着探究与紧张。

冰面上,迎着赛场上的对手以及观众席上冰迷们注视的目光,苏凉的表情从容而平静,那张小冰块脸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甚至让人猜想不到,在比赛开始前,他会用极端冷静的句式说出那四个字——我要冲金。

而不论他的对手们对他究竟有多少忌惮,他们也无法阻止这场比赛的到来。

很快,这一场来自华国‘大魔王’的1500米称王之战——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