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指导!”

教练组的众人在看到门口的中年人后,很快反应了过来,纷纷跟他打起了招呼。

来人正是华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功勋主教练,林国斌。

同时,他在新的周期中,也仍旧出任国家短道速滑队的总教练。

裴景是国家队的老人了,上一个周期中他也在国家队里和林国斌打配合,这会儿看到林国斌后,裴景先一步站了出来:“林指导,你怎么这会儿就来了?”

之前冬奥结束之后,林国斌其实一早就接到了冰协的指定,由他继续担任新周期的短道速滑队主帅,但林国斌没有第一时间立即归队主持运动员的征召工作,而是独自一人安排了去东三省以及国内几个短道速滑人才储备较多的省市,自己到基层走了一圈,亲自到基层选材,将他上赛季中留意到的选手全都亲自看了一遍。

这样急迫的选材,实际上也是源自于身上的压力。

林国斌确实是国家短道速滑队的功勋主教练了,他一手拉拔起华国的短道速滑国家队,二十年间,还带出了国内第一个女子和男子的世界冠军,只是这还不够。

作为国内冬季项目中唯一有实力在冬奥会上夺金的项目,体总方面希望国家队这里能够‘保持现有的优势项目,冲刺中等水平项目,优化劣势项目’。

这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希望国家队在保持500米项目优势的前提下,将1000米、1500米的实力提升上来——最好能够将华国的短道速滑队打造成一个全项目都具备奥运夺牌实力的梦之队。

谁都知道,梦之队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特别是林国斌,作为国家短道速滑队的总教练,对于目前国家队里的情况,他心里更是门儿清。

别看刚刚过去的02年冬奥会短道速滑队的奖牌占据了中国队奖牌数的九成九,可林国斌却一点儿也没能放松下来——不说别的,队里之前的这几位男女队的名将,年纪其实都不小了,身上还各有各的伤病。

打完这一届奥运会,指着他们再打两年世锦赛是没问题,可要说下一届冬奥再想让相同阵容的选手拿到这一届同样的成绩甚至更强?

那绝不可能!

而国家队里,后备力量的实力其实有些断层——之前只顾盯着那一批选手全力突破技术门槛和成绩,林国斌心里清楚,自己的梯队建设其实做得不行。

只要一想到后备力量的欠缺,以及各个单项成绩的提升困境,林国斌就愁白了头。

但华国的冬季项目整体起步晚,短道速滑确实是华国在东西项目中最能拿得出手的牌面了。

正所谓实力越大压力也越大,体总压下来的担子虽然重,这也是短道速滑队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正是因为这样的压力和困难,林国斌在任命下来后,亲自走访了他所认识的全部俱乐部,最后总算敲定了几个他看中的苗子进国家队试训,在走完几个冬季项目大省的省市队伍和俱乐部后,林国斌就马不停蹄地赶了回来。

“嗯,一些好苗子都已经挑好了,就提前回来了。”林国斌跟裴景点了点头,简单说了下提前回来的原因,然后转头看向苏凉的方向。

“这个小同学是?”林国斌一眼就看到了现场唯一眼生的苏凉,在瞥了眼教练员们手里的体测评分表后,讶然道:“是有人推荐进队的选手吗?在做体测吗,评分结果怎样?我看看?”

裴景也没想到林国斌这么快就回来了,他原想的是跟蒋一波把苏凉的体测给做了,有了体测结果之后,由他给林国斌打个电话,说明有苏凉这么个人。

结果林国斌突然这一回来,倒显得他们有些自作主张了。

林国斌接过裴景手里的评分表时,瞥见了裴景脸上不自在的神色,他笑着拍了拍裴景的肩,说了句‘没事’,然后就低头看起了苏凉的体测数据。

作为始终在第一线执教的教练,林国斌本人就是这份体测表各项数值的订立者之一,对于体测表上的各个数值代表的含义,林国斌比谁都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