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佛跳墙

庖屋里,一炉子上搁着一只半高陶罐,罐身与盖子的接缝处,严严实实封着一张荷叶。在炉中小火的慢煨之下,隐约有香味从陶罐封口处的缝隙散出来,勾得人心里发痒。

孟桑走进来时,身上带着些水汽,手里拿着一条发带,三五下工夫就将绞到半干的头发绑起。

她看向那陶罐,心中既忐忑又兴奋,轻咳一声:“火没熄吧?”

守陶罐的仆从赶忙让出位置:“没熄,仆仔细盯着呢。”

“辛苦了。”孟桑温声夸了这位尽心尽力的仆从一句,然后去到炉边,深深吸了一口气又吐出,借此缓解心中紧张。

佛跳墙,堪称闽菜头牌。

里头所用到的食材极多,哪怕放在后世都能让腰包大出血一番,想在当下收集齐整所有食材,自然不是一件容易事。像是花胶、鱼唇这两种金贵食材,在寻常高官家里都见不着。孟桑是托了皇太后的门路,方才得了小小一盒,对之视若珍宝。

前后两辈子加起来,她是头一回亲自做这道脍炙人口的闽菜名菜,心里头紧张得很。做不好,丢脸是小,就怕糟蹋了一众金贵食材。

孟桑嗅了一口空气里似有若无的香味,不停在心里给自己鼓劲。

虽然也是头一回做,但吊汤的手艺已经在先前已经练了许多回,依葫芦画瓢来烹制,应当出不了太大差错……

待做好了心理准备,她才定了定神,嘱咐仆从灭去炉中柴火,然后拿起一块湿布,亲自将那一只陶罐端离炉子、带去屋内。

叶柏已经换下那一身沾着尘土的衣裳,头上的小发髻也重新梳过,瞧上去又变回了那位白净可爱、书生气十足的小郎君。

与此同时,谢青章刚巧从东边屋子缓步走出来。他换了一件干净的淡青色圆领袍,领口没有完全系上,身上再闻不见泥土的土腥气,反而散着沐浴后的清香,被带有海水咸湿气的海风一吹,显得从容又自在。

瞧见孟桑带着陶罐过来,叶柏眼中显露好奇:“阿姐,这就是你说的佛跳墙?为何叫这个名字呀?”

这一问入耳,原本准备伸手去掀陶罐盖子的孟桑,手上动作停了一瞬。

佛跳墙,最广为流传的说法,都来自那一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盖因启坛时香味太浓,惹得一秀才吟出这句诗,方才得名。

不过,她也曾看过另一种解释——佛跳墙本名应为福寿全,原本寓意福寿双全,而福寿全用福州话讲出来与佛跳墙的发音相近,由此而改名。换言之,这是玩了一个谐音梗。1

孟桑琢磨了两下,最后结合了两种说法,将佛跳墙这道名菜介绍给叶柏和谢青章。

“这么香,能让修佛之人都忍不住想吃?”叶柏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一双圆眼牢牢盯着未开封的罐口,咽了咽津液,“阿姐,你快掀开,让我闻闻!”

孟桑弯了弯唇角,依言将盖子去了,又伸手将荷叶掀开。

那荷叶刚露出一个口子,便有一股浓而不腻、鲜美异常的荤香溢出,闻之使人心醉。

荷叶向着罐内的那一面,浸透湿气,依稀还泛着油光。从掀开条缝到完全将荷叶揭开,叶子上的水珠不断随之滑动、合并,最后从边缘坠到地上。

而罐中美景,也由此完全展露。一样样食材,十分整齐地码在陶罐里,泡在金褐色的浓郁汤汁中。瑶柱与鲍鱼分别占据两边,一起摆成了一个圈;中间铺着一只只肥美的海参,与一颗颗小巧可爱的鸽子蛋;底下隐约露出花胶与鱼唇……琳琅满目,香味动人。

不等叶柏和谢青章反应,孟桑自己先狠狠吸了一口香气,暗自点头。

嗯,虽然不知做出来的佛跳墙够不够地道和正宗,但是味道应当是不会差了。

忒香!

孟桑拍拍叶柏的肩膀,扬眉:“怎么样,够不够香?”

“香!”叶柏重重点头,眼中写满渴望,“阿姐,想吃!”

孟桑点头,从桌案上拿起干净的陶碗,又接过白九递来的大勺和木筷,分别盛了些佛跳墙,分与众人品尝。

海参和鲍鱼都是渔民下海捞回来的,个头有大有小,但每一只都很新鲜。海参内外吸饱了汤汁,加起来时,底下的半条身子在空中颤颤巍巍的,咬着很弹;而鲍鱼肉质紧实到略有些弹牙,口感鲜嫩,颇有些嚼头。

谢青章分别尝了这两种摆在最上头的食材,有些讶然:“这土肉竟然没有一丝腥气。”

叶柏立马接话:“鳆鱼尝来也很好。”2

这倒也不稀奇,全因孟桑在处理这些食材时,下了很大一番工夫,将海参里的泥沙去除得干干净净,又用相应辅料处理过,这才吃不出一点土腥气。

孟桑眼疾手快,拦下叶柏那只蠢蠢欲动的右手,认真道:“你才九岁,吃多了土肉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