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精继妹的六十六天

冬天地里没有多少农活,宋瓷有大把复习功课的时间,可没过几天,她和江恂就发现了问题。

他们一个只读了半年的高一,一个压根就没上过高中,即便教材上把知识点写的很清楚,但很多他们根本就看不懂,有些地方,看是看懂了,可做题的时候,他们又是一头雾水。

倒也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自学成才的人本来就是少数。

宋瓷蹙了蹙眉,"江恂,我们需要找老师补课。"

语文、政治等学科问题不是很大,但物理、化学和数学这些,并非死记硬背就可以琢磨透的。

翻开物理和化学教材,宋瓷看几眼就想打瞌睡,下乡之前她读过高一,读高一的时候,宋瓷就很清楚自己不擅长理科,参加高考的话,她也肯定是要选文科的。

如果宋瓷在北市,她倒是可以请宋含章的同事给她补课,可是,眼下她在乡下,距离北市千里之遥,在乡下要找到一个可以补习的老师,并非易事。

望着宋瓷皱起的眉头,江恂想了想,"我认识一位教高中数学的女老师,她就是咱们村里的人,但她大多时候都在公社住,你找她补课的话,需要骑车去才行。一天两天还好,可现在天这么冷,经常去的话,你可以吗?"

宋瓷轻咬着唇,乡下的冬天冷得要人命,她恨不得一天到晚都待在炉子边取暖,即便是骑车去公社,来来回回加起来也要一个多小时,到地方的时候,估计她整个人都要冻僵了。

这是件很受罪的事情,她完全可以等开春暖和了再复习,可是,浪费两个月时间的话,耽误的可能是她的一辈子。

宋瓷下定决心,"可以!"

"你不是说你读初中的时候也是天天走去公社的吗?你都可以,我当然也可以。"

眸里闪过一抹意外,江恂没有想到宋瓷备战高考的决心这般坚定。

江恂道∶"那位数学老师姓李,李老师为人和蔼,又和咱们是同乡,明天我们就去拜访她,她应该不会拒绝。然后我们再让李老师牵线,给你找一找其他几科文科的老师,这样的话,你每次去公社,可以补习一整天再回来。"

宋瓷点点头,"只要把数学解决了,其他几科问题不是很大,语文的话,等我过年回家了,可以让我爸爸帮我补课。我的事情是解决了,那你呢?你要选文科还是理科?"

江恂道∶"应该是理科。"

与宋瓷截然相反,他明显对物理、化学书上的内容更感兴趣。

宋瓷担心地道∶"那你还得去军工厂上班,你怎么复习啊?"

江恂沉吟片刻,"我帮过军工厂工会一位同事的忙,那位同事的伯父是县一高的老师,姓王,我掏些补习费,如果可以的话,晚上下班了,我去王老师家里补课。"

宋瓷叹了口气,"不过,这样一来,光补习费都要很多钱了。"

宋瓷有些歉疚,她比任何人都清楚江恂挣钱很不容易。

如果明年恢复高考了,那么现在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可如果明年没有恢复的话,她可是要把江恂给害惨了。

江恂平常确实很节省,比如,为了省钱,他可以天天吃野菜团子,也可以饿着肚子不吃饭,但他对于某些事情,倒是看得很开。

他温声道∶"有舍才有得,小的时候,外婆给我讲过江家祖上的事情,我们江家祖上是做生意的,但也做不到无本万利,舍得投入,才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江恂道∶"小瓷,你不必有负担,诚然,听了你的话我才有了复习的念头,但我愿意这样做,倒不仅仅是因为你的提醒。"

宋瓷心生不解,她做的那些梦,虽然是书里的剧情,但相当于可以预知未来的事情,所以她知道有可能恢复高考,可江恂为什么也这样确定?

看出她的疑惑,江恂出声道∶"本该是正常的读书、高考、参加工作的流程,但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停,停了快十年了。"

说到这儿,他压低声音,"我在军工厂上班,整天和机床打交道,听领导说,不仅是国外,甚至是香港,现在的机床技术也比我们先进许多。

军工厂某位领导的邻居,有亲人在香港,对于香港和国外的情况,他比一般人要了解些。

"古代没有这么多技术要求,可皇帝还要每年科举选拔人才,放到如今,人才更是稀缺。如果要有进一步的发展,恢复高考是势在必行的,单从工农兵大学里选拔人才非长久之计,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我觉得即便不是明年,也早晚会恢复高考的。

宋瓷眸子瞪大,哎呦,厉害啊!

瞧瞧,瞧瞧,不愧是天选男主,哪怕落魄的时候,也比大部分人有远见。

宋瓷佩服地道∶"江恂,你脑子是怎么长的?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啊!"

江恂轻笑了下,"不是,我们下班后,有时也会聚在一起讨论这些事情,不光是我一个人有这种想法。"

"你想啊,取消高考了,你们这些知青也下乡了,5年、10年还好,可如果20年、30年一直都是这样,各行各业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啊!几滴水无法汇聚成江海,只有一潭又一潭的水流动起来,才能流向奔腾不息的大海。"

宋瓷一愣一愣的,她冲江恂竖起了大拇指。

她们这些知青也在一起讨论过高考的事情,有些人和江恂的想法截然相反,觉得不可能恢复高考了,但听了江恂的话,宋瓷觉得还是挺有道理的。

宋瓷挺直细腰,颇有干劲地道∶"厉害啊,江恂,听你这么一说,我有种马上就要恢复高考的感觉了,我觉得我得更加努力复习才行!"

江恂笑了笑,其实这一切只是他的猜测,江恂也不确定。

为了备战高考,他会浪费许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但江恂并不后悔,做足万全的准备,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才有抓住机会的资格。

说干就干,为了去公社补课,宋瓷去大队长家里,向张慧兰借了自行车。

这年头买一辆自行车不容易,宋瓷觉得暂时没有买自行车的必要,所以她打算借一辆自行车。

现在是冬天,事情不多,自行车在陆家的用处也不大,当然,宋瓷不是空手去的,她借了自行车,每个月也会给张慧兰钱的。

-听说会给钱,张慧兰自然是利落地把自行车借给了宋瓷。

第二天,江恂骑自行车,载着宋瓷去了公社那位李老师的家里,听闻来意,这位李老师没有立即答应。

虽然她是老师,可这年头,给学生补课也有很多顾虑,如果宋瓷每天都来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发现,到时候被人举报了,事情可就要闹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