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边城墨香源雕版

道果 战袍染血 1583 字 2022-09-13

任何一种技术的发明和发现,都不可能是灵光一闪的,哪怕是气运垂青之人,也不可能凭空就制造出足以扭转人道格局的东西,无一例外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准备和积累,只知一蹴而就的革新,而忽视脚踏实地的学习、借鉴,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只有契机到来,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展现出人道光辉。

这个契机,有时候甚至来自星空彼岸、其他部洲。

刻字、刊章和印刷,这三种技术,都不能称为印刷术,但若没有它们,印刷术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邱言曾在史籍的春秋笔法中看出一点端倪,知道印刷术出现的时候,其实引发了人道的惊涛骇浪,其中还隐藏着腥风血雨,若非后来世家势大,与道门联手,这股惊涛怕是要摧毁很多东西。

即便如此,技术发展到如今,有些事再也难以回转,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寒门崛起。

本因书籍孤本等限制,很难获得知识的寒门士子,命运慢慢有了转机,整个阶层逐渐壮大,与科举制度配合,隐隐在朝堂上酝酿出一股大势,只是尚未扩散。

当然,这同样受制于雕版印刷本身的缺陷,虽然方便,但每书雕印一版,工作量繁重,对技术和监管的要求也不低,碰上那些浩如烟海的厚重典籍,甚至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成版。

再加上一些世家大族有意掌控舆论,提到手写真迹的价值,贬低雕版刻印的位格,才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自身对知识和学问的垄断。

不过,这种垄断,本就有着豁口,那就是各个学派的书院,

对于有着圣贤之学传承的书院,纵然是世族也不敢太过放肆,多数时候都会选择拉拢、合作,所以这次,邱言一表现出宗师气相,便有世家将那橄榄枝伸了过来。

“这样的刻书馆,城中还有多家,其中一多半,都是我孟家资助,为的就是在边疆之地,将圣贤之说发扬光大,”孟不凡边走边说,留意着邱言的表情,“这些书馆中,不乏珍贵的刻版,很多是花费了十几年的功夫,才雕刻而成的……”

“如此说来,确实是有心了,难怪孟六公子你说,是为了人道教化。”燕永杰听了这些,忍不住生出一点佩服之意。

“哪里,”孟不凡摇了摇头,“家祖曾经说过,胡人凶残,就是因为没受过教化,所以才有此举,借助地利,可时常将书册和货物一同交易给胡人,潜移默化的教化,可惜进境缓慢,终究是没有人主持大局,若这城中能有大贤立下一座书院,想必定可事半功倍……”

说着说着,几人来到一扇红漆大门前,门匾写着“孟府”两字。

随行的马车,早在半途就变向,只有邱言等人被引来此处。

“嘎吱”一声,大门缓缓开启,就有神色威严的中年男子迈着方步迎了上来。

“见过邱修撰……”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