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辞行

名门医女 希行 1754 字 2022-09-13

屋子里,常云成看着空空的碗碟,放下了拿了半日的筷子。

“我,也是来辞行的。”他低声说道。

不过没人听得到。

第二日一大早,齐悦果然出门去准备再次给黄子乔送行,但却被告知,知府一家人天不亮就走了。

就这样走了啊,齐悦有些怅然,想起来认识的莫名其妙,这分别的也挺出人意料。

估计这辈子没什么再见的机会了吧。

这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被摘了脾脏了…。

“齐娘子,还没说恭喜你呢。”通判大人在一旁笑道。

“我?”齐悦不解的问道,“恭喜我什么?”

通判大人笑着,一旁一个书吏忙拿过一个文书。

“有罚自然就有赏。”他笑道,将文书抖开,“这是朝廷给娘子你的封赏文书。”

正如通判大人所说,有罚就有赏,要不然怎么显得出功过之别呢。

在处罚了应付灾情不利的相关人员之后,便是奖赏了。

不过让永庆府大小官员有些失望的是,皇帝并没有派宣旨钦差来,而是只随官府文牒一并下发,理由是永庆府才受大灾,经不起折腾,但真实原因是,这是疠疫,不是别的灾情,虽然说控制了,但还是没人敢冒险前来,宣旨是风光,但拿命来换就不值得了,所以满朝的官员否决了。

永庆府的官员还想自己举办一个排场的宣赏仪式,被齐悦劝阻了。

“病情还没稳定,还是不要搞群众聚会的好,很容易传染的。”她说道。

如今齐娘子的话在永庆府也就相当于圣旨了,于是通判大人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所以朝廷也有对我的奖赏?”齐悦惊讶的问道。

“那是当然。”通判大人笑道。

齐悦接过文书,见上面写的果然是自己的名字,当然是齐月娘,然后便是例如虽女子之弱,仍偕义勇而出,勇谋兼备,出妙计防疠疫之一旦等等之类的过程描述以及夸奖,最后是赐淑德仁善匾,以及金银布匹多少。

伴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朝廷钦赐的牌匾挂上千金堂之上,一众弟子激动满面通红,看着曾经挂在最显眼位置的通判大人的手书匾额,当然现在已经挪到后边去了,以为那就是这辈子的巅峰了,没想到才一眨眼就得了朝廷的匾额,这可是从京城下来的匾额,是皇帝他老人家亲自拟订的,这真是跟做梦一样,不对,做梦也想不到啊。

整个永庆府又跟过年一般热闹起来,将疠疫之下的悲伤凋敝气氛拂去不少,虽然齐悦一再要求避免人群聚集,但还是有很多人赶了过来见证千金堂悬挂匾额。

这一次定西候没有来,一则家里出了周姨娘的事实在是没脸见人,二来他家也在接旨。

“…朕知道你家事哀哀。但朕的家事也哀哀,朕被东奴那边打了脸面,所以,你也来领一顿鞭子吧。钦赐。”

总督大人手下的书吏念完这个圣旨额头出了一层汗。实在是这是他见过的最不像圣旨的圣旨。

定西候带着全家叩头谢恩。

“世子爷,对不住了。”小书吏又说道。

在他身后走出两个营兵。手里拿着鞭子。

常云成笑了笑,利索的解下衣裳,转身跪在地上,将后背展露出来。

伴着噼里啪啦抽鞭子的声音。定西候转过头抬手擦泪。

心想如果齐月娘还是他定西候家的儿媳妇,哪里能有这一顿鞭子?

这些该死的永庆府的官员们上报时除了免责揽功,就不知道稍微提一提齐月娘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要是提了,常云成延误归期,也不至于只是因为谢氏这个家事哀哀。

虽然是前妻,也好歹是妻,妻为防灾辛劳。他们这个做夫家自然不能坐视不理,那就可以说是为了民众辛劳了,但现在为民防灾辛劳的是齐月娘,跟他们定西侯府半点关系没有。他们定西侯府再辛劳也只是尽了该尽的责任。

这边定西候抹泪,那边挨鞭子的常云成却带着笑意,从早上起街上传来的爆竹声就不断,可以想象,那女人那里会是如何的热闹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