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荆楚争雄记 黄易 1772 字 2022-09-13

桓度微微一笑,在这里卖个关子道:“如若大王批准,小将在稍後再详细报告。现在我想先听大家高见?”阖闾知他一举一动,莫不暗含深意,微笑道:“当然可以,就让众位各抒高见。”

白喜道:“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败楚的诀要在於速战速决。所以针对此点,我曾根据楚国的地形,设计能最快抵达楚都‘郢’的路线。”说到这里,白喜卖个关子,察看众人的反应,看见各人露出倾听的神色,大是满意道:“我的构想是这样,沿着淮河南岸向西推进,穿越大别山,攻方城,南下豫章,由豫章西行渡汉水,一抵此地,郢便在叁日马程之内,大王以为如何?”伍子胥道:“白将军所设计的行军路线,无疑是最快速入郢的路线,微臣毫无异议,可虑者,敌人在这条路上,关隘重重,例如:方城乃楚国军事重镇,在北方诸国的进攻下,依然屹立不倒,兼之在那一带主事的武城黑精擅兵法,以逸代劳,我方胜算不敢乐观。”

白喜道:“将军所虑甚是,但若拖长行军的时间,不是更予敌人打击我们的机会。”

夫概王道:“我对大家的忧虑,颇有同感。往昔我军节节胜利,连夺州来、钟离和巢叁邑,围‘弦’、侵‘潜’,攻‘六’,紧逼楚国本土,造成今日的优势,在於“敌远我近”四个字,楚师鞭长莫及,故而每战必败。可是这次我大吴劳师远征,形势扭转,变成敌近我远,相差不可以里计。我军尽起,纵或较楚军精锐,也只不过区区叁万之数,即使我们能克胜於初,敌人的後援源源不绝,我方胜望不大。”

众人心下无不凛然,夫概王一向主战,但审度形势,仍然不支持一场大规模深入楚境的远征。

跟着其他大臣斗辛等一齐附和,表示了不支持出征的态度。

阖闾心下踌躇,若不利用这良机,如何能完成争霸的大业。忽然想起桓度这个孙武,这人在吴国威望日隆,连夫概王、自喜等也得卖他账,这时他微笑不语,脸上神情高深莫测,使人难以揣测他的心意。

阖闾脑中灵光一动,知道桓度先让各人指出难处,再一一化解,这样才足以使上下一心,再无疑虑。连忙道:“孙将军!应是你说出高见的时刻了。”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静待这个天下知名的兵法大家,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解开这个死结。

桓度从容一笑,暗忖自己集兵法剑法的大成,连夫概王、白喜都以他马首是瞻,这对於击败强楚,最为有利。此刻若不能使众人心悦诚服,将来入楚,必因缺少合作默契和信心,成为致败的因素。

度沈声道:“我方和楚国的形势比较,不须我再多作废言,不过我却要指出制胜之道,全在於战术的运用,此次我到楚国探路,便是针对敌我实力,定下行军之计。我曾在“势篇”提出‘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这是说楚人目标明显,兵力分布清楚可知,反而吴军若能令楚人难知其进兵路线,便能由“有形”变作“无形”,如此敌人必然因防守之处多以致兵力分散,在这个情形下,变为“我专而敌分”,“我众而敌寡”。

这个道理清楚明显,不过如何能达到这个目标,才是难题。

阖闾说出了众人的想法道:“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