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三 预谋

乌纱 西风紧 2609 字 2022-09-13

楼船上有些小船舱,用作歌妓换衣装扮、休息的地方,柳影怜正在一间船舱里休息。张问在婢女的带引下走进了船舱,为了安全起见,玄月也跟了进去。

柳影怜正坐在梳妆台前面取头上繁杂的头饰,听见婢女说“小姐,张大人到了”,柳影怜便急忙站起身,屈腿作了个万福,脆生生地说道:“妾身见过张大人。”

张问摆摆手道:“柳姑娘不必多礼,你忙你的,我坐着等等无妨。”

“小莲,给张大人沏一壶好茶。”

张问看见一把椅子放在柳影怜的背后,便走过去,随意坐了下去,向梳妆台那边一看,正好对着铜镜,可以看见铜镜里柳影怜的脸。柳影怜歪着头取头上的东西,也从铜镜看见张问,羞涩地一笑,十分迷人。人长得好看,当真是一颦一笑都很有感觉。

不一会,柳影怜就取下了头上的金银之物,梳了个桃心鬓,转过身来,笑道:“妾身请大人来坐坐,是要多谢您今天的那副画。”

张问摆了一个潇洒的姿势,装比道:“举手之劳而已。再说以柳姑娘的画像,只卖了八千两,我有些歉意了。”

柳影怜掩住嘴噗哧一笑道:“妾身可没说谢大人的画售出的银子,是谢大人没有把妾身故意画丑了。”笑不露齿,名妓的教养并不比大家闺秀差。

张问脸色尴尬,强笑道:“柳姑娘可真会说笑……其实这样的肖像画并不是我所长,我顶多就能画得比较像,无法达到更高的境界。有人愿意出银子买,全赖柳姑娘的名气。”

“那大人擅长的是什么样的画?”

张问一本正经道:“春~宫。”

他原本以为柳影怜会以此调笑一句,因为她又不是什么良家妇女,不了柳影怜脸上却泛出一朵红晕,轻声说道:“我们做知己不是更好吗,张大人觉得呢?”

张问怔了怔,知己?他很想说,其实我更愿意和柳姑娘在床上搞。不过这样说就有辱斯文了,张问只得笑道:“也好,也好。人生难得一知己嘛。”

虽然柳影怜美貌如仙,但是张问发现不能马上和她干那事之后,顿时失去了兴趣,因为他还得休息一下,准备去浙南闽北地区找沈敬,一起考察可以屯兵的地方。福建乱得不成样子,饥民已开始涌入浙江等省,再不尽快筹备大军,以后自己及可能被人以渎职罪弹劾。

两人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张问不愿气氛尴尬,便随口问道:“柳姑娘筹集到的善款,是要交给布政使安排么?”

柳影怜见张问突然变得无精打采,她的眼睛闪过一丝鄙夷,但是随即收了起来,说道:“钱不是很多,对于布政司在赈灾上的花费是杯水车薪,所以我们准备把钱换成几船粮食,运到饥民最多的温州府。”

“柳姑娘要去闽南?”张问顿时又来了兴致,专门花费时间去追女人,他不愿意干,但是顺路相陪一下,他还是愿意干的,而且有个佳人陪伴,途中还多了调剂。于是他又问道:“柳姑娘准备何时动身?”

“很快,可能几天之后就可以动身了。”

张问道:“我正巧几天之后也有公务南下,现在局势有些动荡,柳姑娘何不和我一起走,也好有个照应。”

柳影怜高兴道:“那可真巧呢,既然这样,我们就相约个时间,一起走吧。”

“好,时间不早了,那我就先行告辞,过几天再见。”

“妾身送送大人。”

张问在杭州处理了几件总督府递送过来的公务,又去梅家坞看了一次沈碧瑶。本想给女儿取了名字,可沈碧瑶说要让女儿母姓,张问十分不爽,连名字也不想取了。

三天之后,柳影怜的粮船准备妥当,约张问同行。张问便带上玄月等十几个侍卫,搭粮船南下。

张问在船上给沈敬写了一封信,要他赶来温州,先考察温州地方。在张问看来,温州地处浙南,以后调兵进击福建距离也近,而且地处沿海,输送军粮可以降低消耗。只要寻到一处可攻可守、有屯田的地方,便可以作为募兵练兵的基地。

粮船很顺利就到达了温州,知府知道张问也来了,亲自带着众官吏到码头迎接。张问等人刚下船,就看见码头上各种仪仗用的扇、牌、锣鼓等物,还有大量的皂隶。一个身穿红色正四品官袍的官员躬身拜道:“下官温州知府薛可守拜见总督大人。”

张问扶起薛可守,说道:“免礼了,你叫人把船上的粮食都搬下来。温州的情况如何?”

薛可守道:“福建那边的难民成群结队北行,跨过关口就是温州地界,难民是数不胜数,下官初时为了稳定局面,向布政司请求开仓放粮,后来救也救不过来,灾民一受邪~教煽动,便为乱贼,下官只得下令戒严了。现在城下被灾民围得几乎是水泄不通,下官整日提心吊胆。”

张问指着河上的粮船道:“这些粮食是民间捐助的赈灾粮,现在城外广设粥棚,先稳住民心,难民只要还有饭吃,就不容易生乱。维持一段时间,等待总督府下一步安排。”

薛可守道:“下官谨遵大人命令。这里交给下官来处理便是,请大人先到府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