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写介绍信

“我晓得,我们两老去了儿子那里,如果儿子那里好,就会在那里落脚,不过我会发电报来告诉你的。”

“那就好,希望他在外面是有出息了,没有忘记家乡的人。”

“好,我会跟他说的,这些年都谢谢你的照顾了,你对我们的照顾,我们会感恩的。”

“只要没有忘记家乡的人,那就好了,我们是同一个祖宗的,大家都是兄弟,照顾一下不是很正常吗?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我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

梁爸爸对关心自己的人,自己不说实话,心中还是内疚:“我知道的,我会跟我儿子说的,到了那里,我会发电报回来的,非常的感谢。”

“行了行了,去外面,你们两位老人家要注意安全,你们有没有路费?”

“好的,有有,有路费,现在只等你写的介绍信,我要赶着回家收拾行李呢。”

“好,我这就写给你,这张信,你们不要在路上丢了,要收藏好,丢了这张介绍信就麻烦了。”

“好的,我晓得。”

村支书拿着一张用来写介绍信的纸,写着这个地方的地址,盖上村里面的盖章。

这个年头,出去坐车,就是要一张这样的纸,这张纸等于身份证了,没有这张纸,坐火车,住旅店都不行。

给那些民警抓到,把你当成是逃犯来关着,这年头很多知青下乡,没得到回乡的信件,没得到村支书的介绍信,他们也不能回乡,那是逃跑来关着的。

很多知青现在都很心急的,等不到家里回信,让他们回去,他们在这个地方还是要干活的,还不能回去,怎么办呢?

就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回城,有的等不到希望,年纪已经大了,男的就会娶这个地方的人做老婆,女的也嫁到乡下来。

还有的就是得到了村里面读推荐大学的名额,去读大学了。

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是因为,很多知青都付出了婚姻的代价,才换来的条件。

在他们拿到了名额,去读了大学了,很多人都会抛妻弃子,女的就会直接的走掉,和农民老公离婚。

这是历史弄出来的代价,在两三年以后,恢复了高考的时候,这个情况就会更加的严重。

有的人会给力的,夫妻都考上了,农民老公不再是农民,农民老婆不再是农民的时候,他们那些人才会,不那么悲哀的,不用抛妻弃子。

村支书把信件都写好了,就递给了梁爸爸,他能帮的就只有那么多了。

既然这位老人要执意的去,他们这些旁人的,也只能是真诚的支持了!

“谢谢你啊支书,我先走了,到了地方我就发电报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