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除去商业因素,《发如雪》这首歌一无是处!

额,风格。

总之,金圣直到昨晚都没收到池景行寄来的唱片,又联系了几位圈中好友,发现它们也没收到之后,心里就存了一股子怒气。

直到早起排队买完池景行的新专辑,回到家选择四首新歌听了几遍之后,他便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自己的乐评,有关这张专辑的主打歌《发如雪》的。

“如池景行所言,《发如雪》这阙词走的是华夏风,从歌名到歌词所呼叫的意象函式库,到处取材之华夏古典文学,然则,这只是表象而已。”

“私以为,池景行所做的华夏风的歌词,最大的的弊病就在于‘为文造文’,堆彻造作,他这张专辑中的几首华夏风,多是因商业的需要,而非出于一己之真实情感。他从有诗意、有情调的时代、人物或地方汲取素材,然后像空气罐头那样制造感觉、贩卖感觉。这是他的歌给我的感觉,也是我对他的成见。我觉着,他这种对古典文学或者何人何地的肤浅演绎,是对‘真东西’的侮辱。”

“我不仅自己不喜欢他的华夏风,即便只站传承古典文学的立场,我也要坚定地批判他的做法,那么,这张《发如雪》的主打歌《发如雪》,能不能打破我对他的成见呢?”

“这首《发如雪》要表达的是什么?似乎是在追忆逝去的爱情?或者爱人?那么问题来了,真有那段爱情或是那个爱人吗?歌词中的‘我’是谁,‘你’又到底是谁?看起来,不过是泛用符号一般的泛指而已。为什么会有《发如雪》这首歌,她的发端在哪?要是一首歌出于真情实感,那必然有她的缘由和脉络,并且可以让人从词曲中感觉出来。然而,这首《发如雪》,私以为,答案很可能只是,池景行想要写一首华夏风作为这张专辑的主打。”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由这《发如雪》的开篇,我就能看出池景行很努力地在拼贴意向,想要堆出一种苍凉的意境,然而,它是琐碎的。”

“开头的‘狼牙月’起兴,那么狼牙月怎么样?常理嗓,第二句应该描绘背景,或是出来一个动作或状态,以给后面的正题铺路啊,但他直接跳到了‘伊人憔悴’。——你画了一个月亮,又不去管这个月亮,另外又画出一个憔悴的伊人了,而伊人怎么个憔悴法?背景如何,跟狼牙月有什么关系?好吧,接下来是‘我举杯,饮尽了风雪,’看起来是一个飘着风雪的场景。但从整体上看,月是月,伊人是伊人,我是我,风雪也很孤立。这不是一个完整和谐的画面。”

“……”

“最后再说到rap部分,‘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晋升我把酒奉陪’——这是在回忆童年了吗?和前面的主歌又有什么关系?到头来,还是很紊乱、很模糊。”

“写感觉的作品,不必事事有头有尾,可以留白,留下猜疑的空间,这是没错的,但有一个先决条件,——你的感觉,要有核心,要纯!如果核心模糊一片,观者能读出什么东西来?就算是读出了,难道就是你要表达的吗?——世界上最悲哀的事,不是你不懂,而是你不懂却觉得自己已经懂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要是撇去商业因素,这首歌是完全说不通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