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嗯,祥瑞娱乐的确有秘密,这秘密属于国家机密。有本事, 你就来挖。不过就算国家傻逼了让你把祥瑞娱乐的秘密挖出来,围观群众也不会信吧。

世界已经濒临毁灭一次,而孟骥和安瑞就是那超级英雄救世主?你拍电影吧?

导演不知道孟骥背地里的大佬身份,但他知道孟骥是获得了多次国际影帝桂冠的超级国际巨星,知道孟骥的伴侣安瑞是世界级别的富豪。这就够了。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地位,肯定是不惧怕媒体的流言蜚语的。

孟骥这地位,虽然看着在网络上不显山不露水,祥瑞娱乐关于他的脸博转发从来不超过十万,但实际上关注他的人并不少。他这次有新电影出来,即使说了是个偏文艺风的暗黑向喜剧,仍旧有不少观众乐意去支持他。哪怕拍片不多,也要全城搜索,特意买票看看。

对算不上影迷,却是众多电影绝大部分票房贡献者的普通观众们而言,孟骥主演的电影就代表着质量,哪怕是小众题材,观众也能轻易看懂,还看得挺乐呵。不像是有些电影,说自己是文艺电影艺术精品,观众看不懂就是观众审美低,艺术涵养低。

观众们:我就想看电影看个乐呵,就算烧脑的电影,只要有趣也能看。你这剧情云里雾里,没有一本《导演解读手册》完全看不懂,你让我支持个鸟啊?

还是孟老师好,就算拍的文艺电影,观众们都看得懂。看完之后不但乐呵,还能说出来装个逼。

这次孟骥又来文艺范儿的电影,观众们当然要支持一下了。开开心心看完之后再发张图去脸博和朋友圈装个逼,说一些自己也不太懂的感慨……嗯,感觉自己也变成了文艺青年,瞬间高大上起来了嘞。

观众们开开心心看电影,嗅到了风声的媒体们也一脸铁青的准备去看看这明摆着是批评他们的电影究竟在讲些什么。

这《无冕之王》究竟在讲些什么呢?在电影中,孟骥饰演了一个有着远大理想的小记者。这个记者呢,想获得电影里虚构的媒体最高奖项,金笔奖。

为了获得这个金笔奖,他一开始就很拼。什么卧底黑|帮啊,什么揭露官|场潜|规则,什么聚焦民生啊……最终,他一腔热血喂了狗,根本没人关心他的作品。他不但距离金笔奖差得远,甚至濒临失业。

就当这小记者快要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老前辈找到了他,说自己要出去创业搞新媒体,问小记者愿不愿意和他一起去创业。

在原单位待不下去的小记者立刻同意了。然后,他就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名路,迅速飞黄腾达,拿奖拿到手软。

那么小记者的成名路是怎样的呢?观众们在电影院会心一笑。

长时间泡在网络上的观众们,电影还没继续演,他们就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震惊体明白吗?开篇一张图,新闻全靠编,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当然,吸引眼球之外,你还得站对位置。狭路相逢,那一定是弱势群体绝对没错。警察打人啦,医生杀人啦,老师害人啦,总而言之,国家的错社会的错甚至是受害人的错,反正加害人没有错,加害人一定要有苦衷的。

对了,这还没完,我们还要XX还要XX还要XXX(请自行代入一系列政治正确的词)。至于这些能不能起到正面作用,不关心,我们只关心能不能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