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第六百七十五章考验世界19

因此列支敦士登亲王拥有不小权利,如果他不小心谨慎,很可能把整个公国带入沟里,给民众带来灭顶之灾。

可尼克劳斯侯爵真的会这么蠢吗?

“去查查周报背后的人,”卡列宁看着这则报道,面沉如水。

“不用了,我知道它背后最大的股东是费迪南公爵,尼克劳斯侯爵与他交情不错,在里面占有一定的股份。”大使科罗温先生从外面走进来。

表面看,他长得虎背熊腰,身材魁梧,声音大,说起话来相当有气势,发脾气时更是声如洪钟。

但他绝不只会发脾气,更不因为在列支敦士登这样的小国担任大使就玩忽职守。

实际上,他把这里的政治情况摸得非常透彻,各种势力也都一清二楚,比乔治大公这个继承人尽职多了。

“大使先生,”卡列宁和苏叶一同站起来迎接他。

大使此来自然是商讨接下来的事,因此也不废话,直接了当道,“现在经营这家报社的是一名叫史密斯·默多克的商人,费迪南公爵的母亲就出自默多克家族。这家报纸也有几十年历史了,在列支敦士登有一定的国民地位,基本每三个愿意订购报纸的家庭,就有一家选择他们。可在十几年前,报社原老板经营不善,不得不卖出股份筹措资金,默多克使了点手段,把大部分股份弄到手,实际控股了这家报社。”

“因为当初借了费迪南公爵母亲的势,给了她三分之一的股份。后来思赛克夫人去世,股份就传给了他。”

费迪南公爵就是思赛克红衣大主教的儿子,除了主教身份,他还有公爵爵位,在儿子出生后就传给了长子。

“差不多十年前,思赛克主教认为报纸这种喉舌非常重要,想用来宣传教义,加大对报社的投入,又掌握一部分股份。默多克接受投资,但要求持股人必须是费迪南公爵,因此目前他手上股份最多,占据46%。”

“尼克劳斯侯爵和他关系不错,趁机从其他股东手里买了一部分股份,后又通过一系列手段,加大持股,目前已经有11%。剩下的32%属于默多克,最后才是一些散股。”

“如此说来,这篇报道是尼克劳斯侯爵示意的可能性很大,”卡列宁眯起眼。

“是的,我按规矩请求拜访弗朗茨大公,遭到拒绝,之后前往见副首相,但他拿理由推脱,表面说会努力调查真相,但我的线人告诉我,警察署并没有任何行动,只是对现场人员进行各种审问,力图找到乔治大公谋杀的证据。”

“警察署归司法部长玛克洛管辖,他是首相一党,原本就支持尼克劳斯侯爵上位,所以我怀疑他在故意使绊子,这件事是否要上报沙皇?”科罗温大使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在他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拉下乔治大公这个继承人而设下的阴谋,他们不能坐以待毙。

卡列宁站起来走了两圈,“副首相态度为何会改变?昨天你去的时候,他还在信誓旦旦保证,一定会还乔治大公清白。即便警察署督察是玛克洛的人,但我不相信他一个副首相在警察署没有自己人。”

“我想,或许是费迪南公爵的原因,”昨晚副首相在啤酒俱乐部和秘书等一干部下庆祝,期间和费迪南公爵有过短暂交谈。

“这么说来,他是碍于思赛克红衣大主教的面子,放弃强硬的态度。”

如果是这样,麻烦就大了,副首相保持中立,思赛克主教,费迪南公爵,以玛克洛为首的激进党都支持尼克劳斯侯爵,那列支敦士登就不剩下什么势力了。

“是的,思赛克主教在列支敦士登的地位很高,且......一个小道消息,不知真假,据说副首相理查斯是大主教推荐给弗朗茨大公的。”

如果这是真的,那副首相不会和大主教持相反意见,那乔治大公的胜算就变得非常小了。

想要保住他,就不得不出动沙皇,可走外交部正规途径的话,就彻底把事情闹大了,真正属于外交事件。

原本他们的计划是内部解决,乔治大公是列支敦士登的王位继承人,怎么说都是自己人,如果他们能秉公处理,调查清楚,那这就属于列支敦士登内部的事。

可现在对方明显要定死这件事,且引申国家层面,科罗温大使自然不能无动于衷。

卡列宁明白他的顾虑,一旦上报,国际局势立刻会紧张起来。

而他之所以跑来找卡列宁,是知道卡列宁有特殊通道,可以直接把消息递给沙皇。

这原本是为了他及时汇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改革成果,让沙皇掌握更全面切实的消息。

通过这渠道,不仅能很快告知沙皇,并绕开各种程序,最重要的是,能留下缓和的活扣。

可他们这边想通融,激进党未必乐意,他们原本就比较仇视俄国,或许尼克劳斯侯爵让报纸大肆宣扬乔治大公和俄国威胁论,就是为了拉拢他们。

如果激进党一意孤行,很可能对乔治大公的安全造成威胁,以至于战斗升级,最终俄国为了脸面,不得不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

“如果你们是担心他们为了推尼克劳斯侯爵上位而不管不顾,那么我们可以反将一军,把他也拉下水。”苏叶道。

舆论战,打量谁不会呢。

科罗温大使双眼一亮,“怎么做?宣传首相的死可能是尼克劳斯侯爵做的,为的是嫁祸乔治大公?”

既然你搞威胁论,那我就搞阴谋论。

格拉茨府邸那么多人,谁知道有没有被收买做了伪证,或许尼克劳斯侯爵就是想用岳父的人头祭旗呢。

哦,对了,尼克劳斯侯爵可是有情人的,情人还为他生了比婚生子还年长的私生子。

只要宣传尼克劳斯侯爵夫妻不睦,稍稍夸大一下两人如何不对付,而首相为了女儿三番五次给侯爵施压,以至于侯爵怀恨在心。

牵扯到桃色绯闻,肯定更能吸引眼球,届时谁还去讨论乔治大公的立场问题,都想深挖侯爵夫妻和情人之间的二三事了。

“不,”谁知苏叶摇头,“这只能把水搅浑,既然要做,何不一劳永逸?”

如果是之前,乔治大公能不能继承王位,她是不在意的。

即便希望他好好保护基拉,凭借他俄国大公的身份也可以,哪怕之后俄国出现变故,也可以提前通知他们去美洲避祸。

有钱到哪都不用担心,何况二三十年过去,基拉再美貌,也已经处于衰老期,没有那么受欢迎了。

可现在,她为乔治大公这么费心,卡列宁更是被拖延了行程,还沾上了这次政治事件,出钱又出力。

那他们怎么能不收回利息呢?

之后的几十年,列支敦士登一直作为中立国,没有被接连两次世界大战波及,往后更是成了避税天堂,经济越来越好。

那她在这里置办下一份属于伊戈尔家族的产业,未来传给子孙,也是一项不错的前期投资。

目前的列支敦士登最好的产业都掌握在王室手里,剩下的也都归了贵族们。

苏叶这个俄国人不好虎口夺食,那从王室手里买总可以吧?

其他人上位,自然不会和她合作,那就把乔治大公推上去。

他们这么尽心尽力帮忙,他好意思不表示一二?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洗清乔治大公嫌疑,这不是大问题,总有操作的空间。

其次是铲除他的竞争对手,比如尼克劳斯侯爵。

最后还要逼得列支敦士登议会修改律法,允许平民成为王后,让乔治得偿所愿。

而基拉的性格想要坐稳王后之位,就不得不依靠苏叶,如此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

原本还乔治大公清白摆在第一位,人还在牢里,说什么都白费。

可尼克劳斯侯爵主动撞上来,调换一下顺利也未尝不可。

苏叶拿出几份报纸,指着上面某几页报道,“尼克劳斯侯爵似乎对奥利地很不满,曾不止一次公开抨击过奥地利对列支敦士登的禁武装措施不合理。”

这件事由来已久,算是无头公案。

原本列支敦士登重新立国后,想要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可他们属于欧洲内陆公国,资源非常匮乏,尤其是煤铁等资源。

想要发展,这些是少不了的,只能从瑞士或奥利地进口,其他国家行不通,因为两国都不会允许大批战略物资运进来。

万一列支敦士登发展起来,侵略自己国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