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 第四百六十四章红楼潜龙在渊78 不过……

不过苏叶也不是没收获,把这些人的来历经历都搞清楚了,通过与他们交谈,对即将去的一些地方,有了区别于书面资料的了解。

像苏禄出产的南洋珍珠,被誉为珍珠之王,它硕大,圆润,纯净,金色如落日熔金般奢华璀璨,银白如月华含霜温润典雅,比之大楚人最崇尚的东珠还要华贵几分。

这样完美的珍珠很少见,不仅稀少,采集也非常困难,至今只有苏禄和爪哇等地渔民有机会捕捞到。

可他们一旦捕捞上来,立刻会被上面人拿走,渔民只得到稀少的打赏,还不如捞鱼更赚钱,且那些珍珠所在的水域通常也比较危险,因此渔民们都有意无意避开。

几年前,有大楚商人无意中发现这种珍珠,被本地某位贵人做成珍珠衫,各个圆润饱满,华贵温润,顿时惊为天人,花了大价钱和人换来,献给太上皇。

太上皇自然欢喜,下令嘉奖这位海商,不仅给了皇商的位置,命他负责采买之事,还封为紫薇舍人。

只因献上一件宝物,就被封了官,从此改换门庭,其他商人听闻都嫉妒坏了,疯狂搜罗各色宝物,尤其是这南海珍珠。

他们不惜大价钱购买,让苏禄和爪哇的人见钱眼开,花大力气去搜罗,并强令渔民们下海捕捞。

但生产这种珍珠的贝类,极为敏感稀少,捕捞难度很大,因此也没增加多少,反倒使得渔民们的日子越发艰难,不少脱离家乡,跟随船队,进入大楚沿海生活。

对此,苏叶不好说什么,只静静听着。

无论哪个年代,无论哪块土地,永远上层贵族奢侈成风,下层百姓挣扎求生。

“那左兄此行,是为了搜罗南海珍珠?”刘姓商人询问道。

“是,也不是,”左商人偷偷瞄了苏叶一眼,“南海珍珠可遇而可不求,我确实打听到一些消息,只不过那人不肯轻易便卖,估计是有什么诉求吧。”

苏叶低头轻啜一口茶,心里明白,这是冲着自己来的。

不紧不慢拂了拂茶叶,品味这先苦后甜的独特香味,她微微一笑,“左先生这茶着实不错,以前不曾尝过。”

左商人闻言一喜,知道事情有门,忙道,“我是福建人,这是我家茶山产的,味道不错,就是难登大雅之堂,京城的贵人不怎么喜欢。”

懂了,不是什么名茶,被京城那些附庸风雅的人拒之门外,自然就卖不上价格。

“我看这茶回甘味清,不失为一款好茶,先生不妨找那京中的黄大监试试,兴许能被列为贡品,”苏叶笑着道,完全不去接茬。

左商人闻言面上一僵,摇头叹气,“黄大监那样的人物,岂是我这等低贱商人能攀得上的。”

黄大监原是太上皇身边的太监,年老成精,专门负责评定贡品这一块,哪些东西能成为贡品,除了往年的例,新商品都需要经过他审核。

最重要的是,这人贪财,相当贪财,东西再好,你没给够银子,就连评选的环节都进不去。

当然了,即便银子给够了,要是东西差一点,这老家伙也是不会给开后门的。

他倒是不枉法,就是贪财的厉害,每年靠着这定品,少说赚十来万两银子。

其中一半孝敬给太上皇,因此这差事一做就是几十年,新帝想换人都没法。

这位左商人估计是没门路搭上这位黄大监,也舍不得那个钱财。

苏叶笑笑,不再言语,她的门路,且也不是那么好进的。

左商人心中泄气,本以为林公子年轻,说说好话,再拿那万中无一的南洋珍珠讨好讨好,就能成事了,没想到这竟是个油盐不进的主。

和他一起来拜访的商人,眼观鼻鼻观心,同时心里暗暗自醒,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解元,何等天纵奇才,又是林家那书香门第出来的嫡长子,家学渊源,真不能小瞧了。

再说,这等人家金尊玉贵养大,岂是那等眼皮子浅的,估计那珍珠弄回去,也不过是磨成粉罢了。

左兄还是太想当然了点,他抬眼瞧了苏叶一眼,只见她嘴角含笑,温文可亲,目若朗星,湛然有神,不由心中叹服。

林家,果真好福气,竟生出这般少年俊杰,想来百年富贵是不愁的。

苏叶感受到打量的视线,微微侧头,“刘先生可是有事?”

“不敢不敢,只是羡慕林大人好福气,有您这般出色的孩子,实在叫人艳羡,”刘商人真诚恭维道。

苏叶莞尔,知道他是在为左商人找台阶下,也不为难,将此事轻轻揭过,说起别的话题。

一时间客舱里恢复热闹,众人言笑晏晏,直到夕阳落下方歇。

左商人和刘商人离开二层,去甲板上散步。

刘商人见他摇头叹气,满脸郁郁,不由劝说道,“林公子没有强硬拒绝,就是还有机会,你不妨把那南洋珍珠弄了来,兴许事情就成了。”

左商人摇摇头,“我倒是想,就是没那个本事。你不知道,那苏禄商人手里有上千颗,各个圆润饱满,一般是金色,金灿灿的,剩下银白,粉色,淡金色,玫瑰红都有,我当时就镇住了。可任我怎么求,价格一抬再抬,人家都不肯卖。”

“收集了这么多,定费了相当多功夫,所求甚大!”刘商人断言道。

“可不是,人家看重海盐的买卖,”左商人撇嘴道。

刘商人恍然,“怪不得你知道那位是巡盐御史家的公子,会那样激动呢。”

这年头,做盐买卖,还有比讨好林家更便利的方法吗?

可惜的是,林家世袭列候,书香门第,压根不缺钱,更不缺清贵,轻易不会收受贿赂,为人办事。

那点子南海珍珠是珍贵,可与林家来说,也不是得不到。

不说别的,爪哇已经成为大楚地盘,派来的官员听说就有林家及姻亲家子弟,想来收集一些南洋珍珠不是难事,犯不上为了这些,破坏原则。

“我愿想着,朝廷也给外面的商人发放盐引,想来这是林公子一句话的事,没什么难得才对,”左商人垂头丧气道。

随着宋将军的水师在南海和大西洋取得突出成果,周边这些国家对大楚都是毕恭毕敬的,不仅老老实实上贡,还请求允许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其中有关于盐这方面,就有官方贸易,即来朝贡的藩属国指定自己国家的商人,来向大楚买盐,运回去卖。

他们拿盐的价格会比大楚商人更贵一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拿自己国家有,而大楚比较稀少的珍贵物资换。

其实朝廷还是占大便宜的,可为了节制国外商人,每年打出去的盐引,不足五十张,那么多国家分,大多数国家只有一两张。

因而盐引在这些国家是极为重要的物资,不仅能带来确实财富,也有着象征意义。

就刘商人知道的,淡洋曾有一位商人,从别的渠道得到盐引,因此获得了本国贵族头衔。

所以那苏禄商人所求,绝对不是一件小事,或许对于林公子而言,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但这句话却可以决定一个人,乃至一整个家族未来的命运。

这些世家的能量,不外如是。

刘商人轻轻叹息,把这件事说给左商人听。

他恍然,“原来如此,原是我见识浅薄,怪不得那位林公子含笑不语。只是他小小年纪,竟对海外之事如此了解,世家的教育......”可真叫人高山昂止啊。

“听闻林家及姻亲贾家在爪哇国有子弟当官,”左商人提了一嘴,没再多说。

近几年,大楚就像开了挂一般,打下了大片地盘,北方有东北平原辽阔的土地,大漠有大漠王倒不需要操心,但西域又在年前打下来了。

光这一片,就需要足足上百人的官员队伍。

紧接着爪哇和东夷国,南邵那边好似也并入不少土地,扩张的脚步到了瞠目结舌的地步。

朝中原本候缺的进士同进士,都有了去处,就连那些勋贵子弟,有门路的统统找了机会往各地去为官。

按照林家和荣国府宁国府的权势,两家是不需要让子弟去这偏远之地的,估计是为了历练吧。

左商人听完,只有羡慕的份,这些世家子啊,好似到哪里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哪像他们商人,每到一地,都得各种讨好打点。

“已经好很多了,现在大楚对商人的态度放宽松了,要是以往,我们哪能明目张胆出海经商,”刘商人乐呵呵道,他还是很满足的。

只这两年出海,赚得就是以往身家的好几倍,给每个儿子分一分,都能过得富足。

“那刘兄,你不如教教我,该如何向林公子赔罪啊!”左商人觉得他比自己看得清。

“这个,”刘商人沉吟一瞬,“我其实觉得,你与其想通过林家的关系,和黄大监搭上线,还不如直接请林公子帮忙呢。”

“什么意思?”左商人不解。

“你大概不知道,这位林公子已经名满天下了,作为十二岁的解元,林公子被称为天下第一才子都不为过。听那姑苏钱商人说,林公子诗画双绝,文墨备受追捧,更是主持出版《历史故事》等书籍,天下文人莫不读其大作。这样一个人,但凡他在文会上,称赞一句你家的茶叶,立时受到追捧,被文人所喜爱。”

“倘若有人愿意为这茶叶作赋,那就更了不得了,你想想那文侯纸,慧纹,都是怎么从寂寂无名,到天下吹捧的,可不就是受到这些文人喜爱,价值才节节攀升的嘛。”

左商人恍然,“是了是了,可不是我着相了嘛,有现成的财神爷摆在面前,我竟视而不见,多亏刘兄提醒。”

刘商人笑着摇头,“左兄何必和我客气,当初在那座海岛,要不是你一力主张说见到浓烟,我还不知道要在荒岛待多久,救命之恩,在下一刻不敢或忘。”

两人相识于一次海南,刘商人第二次出海,就遇上了风暴。

当时他生意比较小,资金有限,只能上一些小型船队,原只想在近海跑一趟,积累资本。

没想到就是那么凑巧,在不该有暴风雨的区域,遇到了暴风,船被刮得东倒西歪,触碰到礁石。

他意外流落到荒岛上,命大没死,却也惶惶不安,那岛上有一些吃的,比如椰树和芒果树,还能捞到鱼虾贝壳,就是一个人待在荒岛上,日日心忧,生怕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