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 第四百五十六章红楼潜龙在渊70 苏叶……

原因无非利益取舍罢了,魏夫人娘家在朝中很有权势,入朝的官员也多。

相比之下,安家只有安延远,新帝怎么提拔,也不过一人罢了。

贤妃的二皇子想要争夺皇位,还要靠舅舅家支持,不然他们很难斗得过手握兵权的陆家。

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而安孟文不是魏夫人所生,又太年轻,不能成为贤妃的助力,自然是被放弃的存在。

但他毕竟聪明,这么年轻就成为了进士,陆家也舍不得放弃这样的人才,互相妥协之下,他就被流放到这偏远山区了。

没有意外的话,在魏夫人娘家魏家倒台前,安县令都只会是县令。

他短短十八年的人生,可太精彩崎岖了,可这不足以让春景露出那副表情,真正叫他讷讷不敢言的,是安孟文入前后的变化。

变化的时间点是在安孟文十岁,被送到书院的时候。

在这之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聪明的孩子,读书能读的进去,可因为身体不好,也算不上多优秀。

也因此魏夫人对他并未重视,就这副身子骨,进了考场真的能活着出来吗?

之后安家把他送到以严厉著称的书院后,魏夫人就更是收回了全部关注,一心扑在自己的幼子上。

然而到了书院之后,安孟文的表现就全变了,从一个懵懂体弱的孩子,逐渐蜕化成身体健康,思维敏捷,天才般聪慧的学子。

短短三个月时间,他不仅养好了身体,还从初级教授四书五经的丁字班,升到了以考秀才为目标的丙字班。

性格也从沉默寡言,怯懦胆小变得落落大方,爽朗大气,夫子同窗都很喜欢他。

前后变化何止天翻地覆,就仿佛完全两个人。

只不过安家把他送走后,就再也没管过,随身跟着的小厮,也在他进入书院的几天后,‘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被书院赶了出去。

而书院离京城比较远,在通州一带,虽然也有京城来的学子,和安家以及魏家都没什么交集,并不知道安家长子是个什么性子。

在信息互相不流通的情况下,谁也没发觉他的变化如此之大。

可春景专门找人去查了,就知道这变化有多奇怪。

他不由想到了自小就妖孽的公子,不敢往神异的方向猜测,怕连累到公子。

苏叶看到这里,也大致看明白了,这丫就是一穿越者,至于是什么类型的穿越者,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她接着往下看,安孟文每年回一次家,有意识装成病弱怯懦的模样,借此迷惑安家人。

两年后,他借口书院要求每位学子都必须参加童生试,以积累经验,征得安家人同意。

这家书院是这样的,本就是为了培养专门科举的人,不光教学严厉,还会要求他们参加每一次科举。

考不中没关系,你去试一试,发现不足才能查漏补缺嘛!

因为他回来这段时间,表现的脸色极为苍白,成功蒙混过魏夫人的眼睛,让她以为这个庶子真的身体很差,想着这样体弱,说不定就病死在号房里呢,于是并没有阻拦。

好在安家祖籍不在京城,必须赶回福州安县考试,安孟文去了之后,直接连考三场,中了秀才。

捷报送到京城时,安家还不敢置信,这就考上了,这么简单?

就在魏夫人不高兴,打算使绊子的时候,另外一个坏消息传来,从考场出来,安孟文就病倒了,此时已然起不了身,需要珍贵的药材救命。

安家忙准备了许多珍贵药材,然而在送出去前,魏夫人偷偷做了手脚,换成了药性全失的坏药。

安孟文自然不会吃这些完全没药性,甚至还可能有毒的药,他本来也没病,不过是骗他们罢了。

在安县待了一年,名为养病,其实是在等乡试的到来。

之后他一举夺魁,成为本地的解元,风光无限。

这消息传回京城,魏夫人几乎咬碎了一口银牙,到现在她要还想不明白,就是真的蠢了。

她必须做点什么,给那个该死的孽种一点教训,不然他如此优秀又狡猾,岂不是威胁到她儿子的地位?

这时,京城的安祖父和安延远同时收到一封信,信里也没写什么,只阐述了夺嫡的危险性,先太子的事才过去多久,结果历历在目。

除了新帝的外家,其余皇子外家全都遭殃,无一幸免。

他们怎么就敢肯定未来二皇子一定会登上皇位呢?

长子怎么了,先太子还居嫡又居长呢,妥妥的嫡长子,又是名正言顺的太子,不照样落得个那样凄惨的下场。

二皇子比之先太子,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所幸他的对手们质量也不高,完全比不上父辈皇子们,这才让二皇子有一争之力。

可夺嫡之路,艰难重重,危险系数太高,安家和魏家都卷进去了,他们真希望安家跟着被一网打击吗?

安家需要留下后路!

基于这点,安延远在和魏家谈判的时候,没有妥协,让安孟文顺利参加了会试。

但是,授官时,两家同时出手,把他发配到这种偏远之地。

安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庶长子得保下,不过家族资源只会留给嫡子。

安孟文和安家的关系,彼此对立,不是东风压到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

他一定很想二皇子夺嫡失败,进而安家魏家跟着完蛋,倒是一个可拉拢的对象。

不过,苏叶表示还是要再观察观察,但凡穿越者,都有雄心壮志。

看着安孟文之前的表现,也不像没心计的,相反,拿捏安延远和魏夫人是一把好手。

按理来说,他对付安家,应该手到擒来,再不济投靠二皇子的对手,三皇子和五皇子都可以。

身为穿越者,或许对王嫔所代表的王家存在疑虑,三皇子和五皇子却没这个顾虑不是吗?

可资料上显示,安孟文竟真的安安稳稳待在这里当县令,并没有去掺和夺嫡。

哦,对了,他还开了一些作坊,但并不是为了赚钱,是专门用来引导改善当地百姓生活的。

就比如松墨作坊,本地有一种非常好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上好松墨,但这里并没有人懂制墨。

他不仅懂,还手把手教导匠人,并对工坊进行流水化管理,招收一批当地百姓,开的工钱和江南的其他工坊也不差什么了。

除此之外,还有修路,修房子,疏通河渠,建立码头,开放商业贸易限制等等,桩桩件件都是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称得上一句父母官!

苏叶好奇,是真的喜欢基建,还是另有所图呢?

通常这样有能力的穿越者,只有两条路,一是凭借功绩,位极人臣,名传千古。

而另外一条,自然是一步步发展势力,最终走向争霸之路,比如她苏叶。

如果是后者,那两人之间必有一番较量。

苏叶希望是前者,这样自己就可以收服一个能干且充分领会她意图的下属,想来未来改革之路,必将事半功倍。

合上资料,她露出感兴趣神色,“走,我们去会会这位优秀的县令。”

三人从客栈出来,走到大街上,发现众人纷纷朝着一个方向去,面上全是兴奋好奇。

春来拉过一位大婶,“婶子,你们这急匆匆的,做什么去?”

“诶,你是外地来的吧?”那大婶被拉住也不恼,反而兴奋道。

“是,你如何知晓?”春来笑着道。

“嗨,我们本地人都知道,走走走,和我一起去,有热闹看了。”大婶说着,拉着春来就往前冲,边走还不忘解释,“肯定是又有女子向我们县老爷示爱,这事每几个月都要发生一回,我们都习惯喽。”

“安县令?”三人对视一眼,春来继续询问。

“是是是,我们县老爷长的可俊了,还是进士老爷,又有本事,是个大大的好官,我们本地百姓可喜欢他,更不用说那些姑娘们了,谁见过这样英俊的郎君啊。之前就有一位苗族姑娘,一眼就看中了咱们县令大人,叫人抢回去成亲。那女子身边跟着的,都是五大三粗的男人,县令文文弱弱的,一看就不是对手。”

“那后来呢?”苏叶感兴趣提问。

“后来?”大婶摇摇头,“不知道我们县老爷和他们说了什么,两天后就被送回来了,也没成亲,之后那苗族姑娘就嫁人喽。”

“哎,”春来遗憾叹气,这要是成功了该多意思啊。

大婶也跟着叹气,“后来县老爷每次出门,都会带着侍卫,那侍卫身手可好了,唰唰几下就把人打倒,那些姑娘再不敢抢人,只能当街表白了。”

“哈?”春来大感兴趣,“所以......这是又有人向县令告白?走走走,我们一起去看。”

这种热闹,在江南可从未见过,新鲜极了。

苏叶也觉得有意思,扇子一打,不紧不慢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