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8. 第四百四十八章红楼潜龙在渊62 阿茹……

当初租的客栈院子还在,春来在里面等着,因为教全城人制作蜂窝煤的关系,他们的房钱已经被客栈老板免了,甚至表示出想住多久住多久,院子一直为她保留的意思。

苏叶自然推辞,她以后不太有机会再来这里,留着也没用。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当她成为女帝后,来过西平府,住过这里的事被挖出来。

这平平无奇的院子瞬间出名了,成为无数后世学子来西北必打卡的圣地。

此时春来收拾的摆设装饰,一直保留到后世,让人见识了这位杀伐果断女帝风雅的一面。

甚至有人争论,或许风雅的不是她,是她身边的春来女官,那是林家婢女出身,从小受到熏陶。

看林家那位大楚第一才女就知道,是把风雅刻在了骨子里。

她家的婢女肯定不一般,以至于女帝走到何处,何处就留下了风雅的传说。

当然了,这话也有人不同意,女帝虽然是徒家血脉,却也在林家长大,还是当成嫡长子培养的,怎么可能不受熏陶?

至于她和她丈夫荡平亚洲,杀人如麻这事,都是皇夫做的,和她女帝有什么关系?

屠夫不配成为女帝配偶,可惜他军功太甚,女帝不得不把人关进自己的后宫,免得放出去继续杀人。

胡说!戚军神哪里待过一天后宫了,明明和女帝日出临朝听政,夜则同寝安枕,天天待在一起。

每次提到女帝和皇夫的话题,总能掀起一番骂战,唯粉,cp粉,事业粉,历史粉,甚至毒粉,都会反复横跳,立场相当不坚定。

因为两人做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了,功绩太大,总有一点能戳中你的心。

以至于每次两人相关,都能上热搜,就更不用说他们住过的地方,吃过的东西,穿过的服装,说过的话,欣赏过的风景了......

苏叶不知道,这个小院居然在自己走后,真的无人再居住过。

她此时只觉得客栈老板倒是个有良心的商人,会因为她帮了城里百姓,就免费出租院子,颇有西北汉子豪爽大气的作风!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正式接待张简仨,这次张简次没来,因为大楚和瓦剌的战争兴起,榷场那边的学院正面临搬迁的问题。

谁知道战争一旦开始,会带来什么不可预料的结果?

万一瓦剌人跑到西平府城外来了呢,不要说没可能,按照苏叶的计划,很有可能!

所以张简次打算组织学院搬走,搬入西平府是不可能了,毕竟大多都是外族人,谁知道有没有包藏祸心的。

可放在外面也实在不安全,不管是学院夫子,还是里面的学生,都是宝贵资源。

那么搬到哪里合适呢?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好像去哪里都不合适,学院很大,从夫子到学生,超过六百人。

这么多人吃喝拉撒睡,自然是想掩藏都掩藏不住的。

最后没办法,只好把人都迁往张掖郡,那是大楚掌握河西走廊最西边的一个城市,往东还有一个武威郡。

两地都修建了城墙,有军队防守,瓦剌骑兵来了,只要人不太多,带着攻城器械,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且要是学生中出现问题,也只有张掖郡出事,后面还有武威郡作为防线。

这个方案只能算退而求其次,但是没办法,总不能让学院就地解散,学生各回各家吧?

要知道现在解散了,等战争过去,这群学生能回来的一半都不到。

张简次花了大力气培养他们,不是为了让人学个半吊子,似懂非懂,囫囵吞枣,然后直接停学,浪费已经学到的内容。

而是等将来大楚真的能打下大漠和西域,用来管理这片区域的。

以前的教化确实是为了羊毛计划服务的,通过商业掌控草原经济,再通过思想教育,让他们认同大楚文化,进而汉化成自己人。

可随着苏叶的到来,戚十一的野心,计划悄然改变。

打下来的地盘需要治理,就得对大楚文化深深认同的官员来干。

大楚朝廷考出来的进士们,是不可能来大漠或者西域就职的,这对他们而言,相当于流放,除非犯错,不然没人愿意。

而前期又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怎么办?只能就地培养了。

因此张简次的教育不仅不能停下,还得加快速度,争取赶上戚十一打地盘的速度。

为了争分夺秒培养好城内城外两个学院的人,他放了十二分心思在里面,直接跟着外院迁去了张掖,至于西平府的内院,暂时交由同伴来负责。

说完了张简次的去向,张简仨转移话题,说起了戚十一此战的后续。

在带着人突袭两个大部落后,戚十一没有消停,直接带人清扫了锡林郭勒草原南部的各个小部落,有些望风而逃,而有些想要反抗,全部被斩落马下。

此一战,打出了戚十一的威名,也迎来了瓦剌部落的疯狂报复。

他们直接从呼伦贝尔大草原进发,召集了十万骑兵,誓要碾压戚十一,把他杀了祭旗,然后直接攻进东北草原。

既然之前的计划行不通,那就直接打吧。

反正他们自认为自己积蓄够了足够实力,不惧打仗!

且瓦剌王庭还有余力调集五万骑兵,镇守在肯特山脉山脚,防备鞑靼人打过来。

这番布局不算错,是最稳妥的做法,起先他们确实成功了,戚十一带着那千人骑兵,直接望风而逃,把到手的战俘都扔下了。

这些女人,孩子,老人,牛羊,除了马匹,全都成了最先奔袭而来的瓦剌骑兵们的战利品。

先行骑兵获得了大量物资,为保这些不损失,他们不得不停下不去追击戚十一,这就给了他们逃跑的机会。

可戚十一怎么会逃呢,他只是把战俘扔下而已,等那些瓦剌骑兵停下,他们就折返回去,时不时骚扰一番。

等到人家骑上马,打算追击的时候,又立刻望风而逃。

小股骑兵的作战优势在于,跑得快,即便对方的战马速度和他们一样,战士的精力也一样饱满,可跑着跑着,一定会分出前后,从全体突进,变成一小部分在前。

这时,戚十一就会带人折返,吃下冒头的骑兵,砍杀一个来回后,眼见后面的骑兵追上来了,再次奔逃。

这样的骚扰突袭来了两三次后,那些瓦剌骑兵再也不敢冒头,变成齐头并进,一旦戚十一折返,立刻形成包抄。

这次戚十一真的跑了,直奔西拉木伦河的方向而去,好似打定主意回老家避难。

他只有一千人,而瓦剌一万骑兵在追,怎么看都实力相差悬殊,加上他们已经想到了克制戚十一突袭的方法,虽然速度慢一点,但也一直追着戚十一屁股后面跑。

他们相信,早晚能追上戚十一的,因此不知不觉越追越深入,直接越过了大兴安岭和燕山山脉的关口。

紧接着,他们就中了埋伏!

早有一支三万人的部队埋伏在这里,在戚十一成功突袭后,戚家已经带着训练过的大楚士兵和临时招募来的女真人开拔进入锡林郭勒草原。

但他们并没有前去和戚十一汇合,接手他获得的战俘和物资,而是一直等在这里,等到戚十一把一万骑兵引过来,打一个开门红!

是的,戚十一从来没想过吞下那些战俘,只是诱饵罢了,诱惑瓦剌人南下。

事实正如他所料,瓦剌人以为他只有一千多人,其余部队还没赶到,可以提前占领西拉木伦河。

正好钻进了戚十一布置好的圈套,这一万瓦剌人三千被歼,七千被俘,一个都没逃出去,而他们的战马,也成了戚十一的战利品。

之后戚十一换上瓦剌人的战马,瓦剌人的铠甲,带上一万人,压着一千‘俘虏’,施施然回到瓦剌军营驻地。

瓦剌从未想过,一万对一千还会失败,因此远远看到‘自己人’回来,一点都没防备,就这样被他们靠近了。

在将近千米差不多能看清之时,戚十一果断发起冲锋。

于骑兵而言,千米转瞬就到,不等巡逻兵示警,他们已经奔袭到围栏附近,直接冲开了营地大门,趁对方没来得及上马,就杀到了核心地带。

这一战,从早打到晚,再从黑夜打到天空破晓,瓦剌人的气势彻底被瓦解,死了两万余人,俘虏四万人,只有三万人逃走了。

至于原先的战俘和物资,再一次落到戚十一手里!

这一次后续部队很快赶到,陈兵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瓦剌王庭遥遥对峙。

俘获的瓦剌人已经分批运走,有的留下打散,充入各个军营,训练过后成为戚十一手下的兵,有的送到东北东部去开荒,有的则运到燕山去修建道路。

此一战,戚十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获全胜,打得酣畅淋漓!

张简仨讲述的时候,都忍不住语气激动,听的人也跟着热血沸腾。

苏叶不由露出微笑,“动作很迅猛啊,接下来他的计划是什么?”

连续奔袭两三个月,又是打仗又是逃跑的,铁打的人都吃不消吧?

“鞑靼人果然忍不住,哈丹巴召集十万人,打算和瓦剌人正面较量,对战肯特山脉脚下。其中他自己部落四万人,苏德部落两万人,苏德掌握的一万人和阿茹娜的那一万,由苏合统领。其余部落共计四万。”张简仨道。

“这么少?”不应该啊,这可是绝佳机会,鞑靼难道不想一举吞并整个瓦剌?

“出了一些小小的意外,”张简仨叹道,计划总是赶不是变化,这也是没办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