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第四百四十七章红楼潜龙在渊61 既然……

既然苏合已经投诚,那就没必要像看管俘虏一样绑着了,他部落的人也被放开。

对外的说法是,他们愿意保护商队这一路上的安全,以抵偿之前的犯下的错。

商队毕竟不是军队,没有那杀俘的必要,加上苏合部落的男人真是好手,各个雄壮勇猛,且对地形又熟悉,总能带他们找到更合适的人。

在展现用处后,其余人自然而然接受了,反正领队是韩腾,带人拿下这群鞑靼人的是苏叶,两人都同意,其他人没有反对的理由。

于是哈尔乌部落在商队中得到了更好的待遇,给他们提供的食物和其他人一样,有水,干粮和肉干之类的。

总之,每个人都能吃饱,这让苏合松了一口气。

安顿好自己人,确定他们不会因为受伤而出问题,就来找苏叶询问,“我该如何做?”

“不急,”苏叶咬了一口被加热后,愈发干的饼子,就着热汤一点点吞咽。

等到整块饼子下肚,感觉到微撑,才停下来,天气冷,还是需要多储存一点能量的,“我要先见到阿茹娜,了解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针对性的提出策略。”

不过在此之前,也不是什么都不能教苏合。

他和戚十一不一样,家学渊源,天生对打仗有着敏锐的直觉,又熟读兵书,更屡次实践过。

苏合长到这么大,除了打猎外,做的最多的就是跟着部落四处游走,一边逐水草而居,一边躲避苏德部落的追捕。

这样的经历叫他相当有韧性,武力值不低,且打猎训练出来的本事用在打仗上,也有一定的加持作用。

但这不代表他就能成为一员猛将了,或许做个急先锋,突袭是可以的。

可更重要的战略部署,和统军作战能力,要欠缺一点。

如果苏叶让他现在去投奔戚十一,一定能成为戚十一手上最好用的刀,披荆斩棘,不在话下。

但他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作用,按照苏叶这番谋划,一定能加速鞑靼王庭的瓦解,就在瓦剌部被歼灭后,等不到他们提升实力,就把人搞死。当然会比对方打赢瓦剌后,利用抢来的资源提升实力后更容易。

这可比正面进攻,真刀真枪去拼节省时间。

因此这一路上,苏叶要培养他领军作战能力,至少给他科普一些兵法,弄一个速成训练。

苏合没辜负她的期待,以极快的速度成长着,很快就形成了自己一套理论。

有了理论作为指导,再加上之后上了战场后的实践摸索,相信他很快能成长为一代名将。

苏叶并不担心他成长起来后,会生出更大野心,进而想要效仿成吉思汗吞并整个草原。

因为相比之下,他只是将才,不是帅才,而戚十一这个未来统帅整个蒙古草原的人,才真正是横扫千军的人物。

苏叶此时把苏合培养起来,是为戚十一输送人才,也是等将来事情成了,分戚十一的权。

戚十一这个人,她暂时还没有完全看透,持保留意见,但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已经决定了合作,还许诺了婚约出去,那在对方没有生出其他心思前,她会全力配合。

要是之后戚十一想法变了,她也有办法置他于死地,而苏合就是暂时接管戚十一手上军权的人。

当然了,分权这种事,苏叶会提前安排好,不会让苏合有背叛她的机会。

如果戚十一没变,依然是现在的想法,那就更需要一个从始至终都效忠她的武将,代为震慑整个大漠。

倒时戚十一就不适合留在草原了,将会和她回到朝堂,平分天下。

相比戚十一,苏合这个人更好掌控,说效忠就是效忠,除非他效忠的对方死了,不然这人是个认死理的。

基于这点,苏叶才对兵法倾囊相授,另外历史上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西域,打出的各种著名战役,她也一一拿出来与苏合分析讲解。

这是将来更适合他的方法,可以借鉴一二。

在这种有理论有实战例子的讲解下,苏合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成长着。

同时他的性子也悄然发生一些改变,不再是之前那种野性难训的模样,仿若孤狼一般,多了沉稳,也学会了隐藏,不再把攻击性放在明面上。

在这种学习中,他们终于走到了苏德部所在的扎布汗河附近,这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部落,因为哈尔乌部落的存在,由他们代为先去交涉,很快就和部落首领达成交易目标,少了互相试探的过程,让交易变得更为高效。

且哈尔乌部落毕竟是鞑靼人,比他们更为了解鞑靼各部落驻扎情况,带路是一把好手,让他们找到了以往没接触过的几个部落,卖出更多货物。

等抵达苏德部,商队一半的货物被交易了出去,这一行算是相当圆满,只要把剩下的货物和苏德这个大部落一换,都不用再去别的部落了,可以直接打道回府。

对于他们的提前到来,苏德部的人很意外,但因为是韩腾带队,也没有怀疑。

韩腾已经和他们交易好几年了,非常讲信用,带来的商品也都是急需且价值不菲的。

甚至苏德还偷偷让韩腾带过一些违禁品,比如盐铁,韩腾虽然为难,却也偷渡了一些给他,只是分量比较少罢了。

但苏德已经很满意了,把韩腾视为了朋友。

这么多年交往下来,他乃至整个部落都对韩腾有了充分的信任,因此允许韩腾商队进入他们领地,而不是双方划定一个范围,只允许在某个地点交易。

因此苏叶跟着韩腾大摇大摆进入苏德部。

当然了,军营和战马所在地,他们不允许过去,只能在生活区活动。

这已经很可以了,算是自由度很高。

商队的人只为了赚钱而来,自然不会去触碰别人的雷区,因此即便没被看管,也都在一定范围内活动。

他们选定好了地点,先把蒙古包支起来,然后铺好麻布在地上,把自己的商品摆出来。

一个接一个简陋的摊子就这样出现,不过相比这简易随便的市场,上面的商品一点不简单,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且重复的很少。

可见韩腾在选商队的时候,也是精心挑选过的,把做相同生意的人剔除了,免得出现竞争,不好抬高价格,即便有一两样差不多的,样子也有区别。

这样一来,鞑靼人就得接受他们的开价,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除非不买。

这边摊子刚弄好,就来了不少鞑靼人,有男有女,有老人小孩,大多数是来看热闹的,也有人急需某样物件,带着家里的毛皮牛羊过来换。

没错,草原上依然盛行以物易物的风俗,尤其是底层百姓,他们拿不到金银,最值钱的就是自家养的牛羊和马了。

但马不能卖,就只有牛羊,以及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比如羊毛,骨刀之类的。

苏叶看到其中一位老者,用自家的羊换了三十斤盐,然后用盐分别和同族人换了食物,羊皮和一头小羊。

盐虽然在大楚,已经是低到廉价的程度,但因为盐出关的税很高,因此在草原上价格依旧很高,且作为草原上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通常都用来交换牛羊。

大家热火朝天进行着交易,苏叶没有参与,拿出纸笔,并叫来懂鞑靼语的翻译。

让他代为传达询问,众人都缺什么商品,需要什么商品,做足了一个初出茅庐,调查市场的富家少爷模样。

至于她会鞑靼语这种事,当然不会表现出来,不然一个明显是汉人的公子哥,竟然学会了鞑靼语,肯定第一时间怀疑她包藏祸心。

因而必要的遮掩是需要的,且她问的内容都很安全,大致就是什么商品好卖罢了。

通过这样简单至极的对话,苏叶搜集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她询问,“大楚有一种能美白的胭脂,你们这里的姑娘会需要吗?”

然后引来一阵嘲笑,“除了住在东边那群贵人,其余姑娘哪用得上美白哟。”

“就是就是,我们草原上的姑娘,当然以健美为主,黑黑的还能保护皮肤,白了连蒙古包都出不去,会生病的。”

此时的人早已认识到皮肤病与日照之间的因果作用,黑一点是为了保护皮肤不被太阳晒伤。

但这不是重点,苏叶听到了女性,贵人,住在东边等字眼。

又通过其他话语,她基本确定了苏德部有权有势有地位的女人们分布。

这么说吧,把苏德所在的王帐作为中心,向西不远处是正妻索布德居住的蒙古包,两人之间相隔不远,算是整个苏德部的最核心区域。

离索布德住处不远,散落着六个大小相似的蒙古包,其主人都是索布德生的孩子,四男二女。

长女已经出嫁,两个大儿子也已成婚,各自的妻子和其余女人子女也在那一片。

也就是说,那一片几十个蒙古包,都是索布德这一系的。

而向东则是苏德的女人和女儿们,儿子在另一处,有权有势的男人,就没有不好色的。

苏德也不例外,除了索布德这个正妻外,他有名分的女人还有六个,没有名分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六个女人当中,其中有两个是带着娘家的支持嫁过来的,也就是说,她们各自的娘家,也是她们的势力,在苏德部发展的不错,虽然比不上索布德,却也在苏德部有话语权。

最后还有一个女人乌日达,是苏德所有女人中最老的,比苏德自己还要大上十二岁,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了。

乌日达是个寡妇,长得也不好看,粗壮有力,是草原上极其典型的女人形象。

苏德和她之间,是合作关系。

乌日达有能力,在丈夫死之前,掌握了其一半权利,可偏偏丈夫死的早,当时她的儿子只有三岁。

可丈夫的长子已经成年,部落分为两派,一部分支持长子继承,一部分自然是支持乌日达儿子的。

双方闹僵起来,谁也不让谁,长子想掌握全部权柄,于是按照草原上的传统,向乌日达逼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