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 第四百零七章红楼潜龙在渊21 书信送……

更何况陈景轩就没有靠山吗?虽然义忠郡王是个奶娃娃,但还有太上皇在啊。

看太上皇目前的态度,那是对陈景轩恩宠有加,他们的靠山不一定敢得罪陈景轩。

听到平太爷的话,立马有人跟上拍马屁,“郡王爷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是郡王了,想来陈大人惦记外甥,给他攒钱呢。”

这是为陈景轩脸上贴遮羞布,敛财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郡王。

这样即便以后有言官知道了,弹劾于他,也可以借着义忠郡王让太上皇心软。

陈景轩皱了皱眉,冷飕飕的眼神看了那粮商一眼,语气冷淡道,“郡王有太上皇和皇上恩宠,不会也不可能参与商贾之事,以后莫要传如此不靠谱的谣言,污了郡王的名声!”

那粮商被敲打,立刻讪讪坐回去,不敢与之对视。

陈景轩的视线转了一圈,轻轻把杯子搁下,在如此安静的氛围里,发出闷闷一声。

这仿佛敲打的举动,让众人心下一跳,平太爷的后背冒出了冷汗,原本就躬着的身子更弯曲了几分。

“平老先生坐回去吧,”陈景轩淡声道,“想来是我没说清楚,我并无做生意的想法,齐国公府几代人的积累,已经足够我用了,犯不上沾染商贾之事。”

“那您的意思是?”平太爷擦擦冷汗,见陈景轩的表情不像刚刚那么骇人,忙询问道,不再自以为是了。

陈景轩看了他一眼,“粮食,关系到大楚安稳,是一个不能忽视,必须重视的问题。我知道在江南有盐田,有织造,还有繁荣的商业,大部分税收都出自于此,田税反倒是最少的。就是因为如此,许多百姓都不爱种田了,纷纷跑去经商,或者把良田改成桑麻,赚取更多的利益。但江南作为大楚的粮仓之一,不能忽视其粮食的重要地位。江南的粮食不说供给全大楚,至少一半的百姓要靠它。在此基础上,你们身为江南的粮商,借着这份便利,赚的盆满钵满!”

众商人齐齐变色,还以为是在针对他们,一个个都惊慌起来。

陈景轩没理他们,敲敲桌面,语调不疾不徐,“经商靠的也是本事,只要你们不违法乱纪,不行贿受贿,不压价百姓,逼得他们活不下去,不使一些下作手段,不......”

他一连说了十多个‘不’,说得众粮商面如土色。

这里的好几条,他们都有做过,比如行贿。

这不很明显吗?他们都是被自己投靠的官员指示来的,投靠不就是官商勾结?

虽这是官场的普遍现象,那个官员身后没有几个投靠的商人或乡绅?

不然就以他们的俸禄,哪里过得起那么奢侈的生活?

大楚给朝廷官员的俸禄不多也不少,养家糊口没问题,甚至偶尔还能接济族人,但想要过得富贵,像那些勋贵一般奴仆成群,挥金如土,绝无可能!

但大部分考上进士的官员,即便是最低等的七品县令,都能买房子置产,呼奴唤婢,穿金戴银。

主要来源就是这些商人的孝敬,托庇也好,委托办事也罢,总要送上大把大把的银钱。

江南富庶,不代表官员俸禄也高,虽则都是一些有背景靠山的,才能来此膏腴之地做官,但这个靠山也不会一直提供他们挥霍的金钱啊。

江南有一半的官员是科举出身,有那世家大族出来的,也有寒门出身,被师门提拔。

但现在几乎看不出他们的区别,因为大家都有钱了,而幕后的功臣,当然就是在场这些,以及这次没有来的商人们了。

这就难怪他们越听越惊慌了,这简直就是直接向他们下手的节奏啊!

陈景轩扫视一圈,话锋一转,“你们都是众位大人推荐给我的,想来必不会是此等奸佞,虽则做生意,但也奉公守法,且有仁心。我听完他们的介绍,非常满意。成立商会要的就是这份仁心和大度,才能顺利施展开来。”

他话说的漂亮,然众商人却不敢再轻易应承了,生怕说错了什么,自己成了出头鸟,被抓出来杀鸡儆猴。

没错,陈景轩既然把众人都召集起来,肯定要借助他们的手,达成某种目的。

那就是需要用到他们,可这不代表陈景轩就要低声下气了,以他的身份地位,只需要杀只鸡,震慑其他人就够了。

陈景轩很满意这个效果,刚刚的话没白说,喝了一口茶水,不疾不徐道,“我也不废话了,不妨直接告诉你们。成立这个商会呢,虽则对你们有利,但我真正想要帮助的,还是老百姓!”

“那些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到最后落得个一干二净。丰收年因为粮食多,价格降低,只能咬牙低价出售,攒不下什么积蓄。灾害年又减产严重,吃都吃不饱,更是没有粮食可卖,又是一年无所出。因着这些原因,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多年辛苦也攒不下一点家底,娶媳妇嫁女儿都很困难。这就不怪他们把良田改成桑麻之地,人都是要养家糊口的。”

“我作为按察使,巡视的时候,看到江南粮食的危机,很可能危害到整个大楚的粮食安全,自然要管上一管,也不枉费我来江南一趟,担任三品官职,总要对得起皇上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

这就相当于在明示了,我需要政绩,所以你们老实点配合!

“但是呢,”陈景轩的语气没什么变化,却让众人神情紧绷,“我不是父母官,种植什么作物都不归我管。按理来说,按察使的业绩,应该是查出多少贪官,巡道时发现多少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呈报给圣上。”

果然这个‘但是’让人难以承受,这岂不代表着,整个江南官场都危险了,陈景轩就像一匹饿狼,随时盯着他们?

那些官员出事,他们这些依附人家的商人,也只有跟着倒霉的份,千万不能让陈景轩把此当成业绩!

平太爷当即作为代表站出来,“还请大人明示,成立商会后,我等该如何行事,才尽可能扭转那些百姓想法,让他们多种粮食?”

这就是当你想要开一扇窗的时候,就说要拆屋顶,那众人就能接受开窗了。

要阻止陈景轩对官员们下手刷业绩,他们就得乖乖配合陈景轩捞取别的功劳。

“成立商会后,我们可以统一定价,把粮食的价格固定在一个区间内,当粮食丰收的时候,价格不能过低,免得叫老百姓卖不上价,去种更能卖钱的桑麻了。多余的支出,你们完全可以把粮食运到更远的地方去售卖,而不是在周围乃至京城打转,比如西北边缘,再比如更南方的山里,那样就能卖上价了。要是担心运费的问题,可以商会内部解决嘛,大家合作一下,尽量降低成本。”

“等到了粮食减产的年份,你们也可以一个不那么离谱的高价,购买到粮食,虽然赚得少一点,但胜在安稳。要是提前签订了合同,又没有收到足够的粮食,就会想要以高价的收购到粮食,免得违约赔付一大笔钱,这样一来大家都卷起来了,为了不在灾难年被挤兑破产,你们势必要支出更高的价格。这对你们来说,也未必是好事,不是吗?”

“成立商会后,大家就可以商定好价格,谁也别越过这个底线去,不存在恶意竞争,岂不是更安稳?”

这话倒也不错,虽然少了投机带来的高收益,但也少了种种意外以及互相打压带来的危机。

他们略微有点心动,唯一的问题是,其他人可靠吗?

他们互相看看,觉得除了自己,别人都贼眉鼠眼的,好像并不值得信任!

陈景轩微微一笑,“眼下正有一件事,让你们通力合作,培养深厚情意。事成之后呢,你们即是利益相关,也是利害相关,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人出事,其他人也会被拖下水。这样就值得交付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