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 第四百零五章红楼潜龙在渊19 夏日炎……

“无妨,防范于未来,要是没出事,反倒是好事,百姓生计艰难,地动来了,即便人员没伤亡,也会损失财物,让他们的日子雪上加霜。”林如海反倒希望地动是假的,即便他背上一些不好的名声,也好过百姓因此受灾。

“就怕有心人联系到新皇登基上去,”贾敏顿了顿,最终还是把这几日藏在心里的话说出口,“造成动荡不安。”

林如海默了默,“朝廷不会如此不济。”

华夏地大物博,灾情每隔几年都要发生一次,不是这里,就是那里。

朝中已经有了成熟的应对措施,几乎不用思考,按照以往的方法施行就可以了。

更何况这次还是提前预警的,造成的伤亡不会太大,不至于处理不好。

怕就怕有人从中作梗,把灾难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

他在心里叹气,太上皇精明能干,想来不会如此......吧?

他对四皇子不熟悉,但对刚退位的太上皇是了解的,在翰林院的三年,经常作为翰林侍读在御前行走,对于这位权利欲旺盛的陛下有自己的了解。

知道他虽然看重权势,但绝不会为此损害大楚江山,对百姓也是爱护有加的,即便现在退位成了太上皇,想来也不会为了和新帝争权夺利,而不管灾区百姓死活。

想是这么想,可林如海再也睡不着了,只能安慰自己。

贾敏得不到他的回应,还以为睡着了,默默闭上眼强逼自己休息。

夜越来越深,凌晨三点的时候,苏叶突然睁开眼睛,摸了摸自己陡然加快的心跳,立刻出声喊人,“青鸾,青鸢,去通知其他人,地动要来了!”

两人被叫醒,迷迷糊糊接收到消息,顿时吓得整个人都清醒了。

她们当即一人出去大声呼喊,一个人抱着苏叶往外走,离开帐篷的范围。

少女清亮的嗓音高亢,在深夜尤为刺耳,当即把所有人唤醒。

听到地动来了,他们纷纷从帐篷里爬出来。

林如海和贾敏抱着儿子,过来这边,其他人也纷纷聚集。

又等了一刻钟,一阵天旋地转,地动山摇,只听轰隆一声,整个大地开始震颤起来。

贾敏差点站不稳,被林如海一把扶住。

有那不走运的,直接跌坐在地上,在剧烈地摇晃中爬都爬不起来。

小孩子吓坏了,再也忍不住,纷纷哭起来,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哭声,和惊慌失措的尖叫夹杂在一起,听得人头痛。

贾敏想要制止,被林如海拦住了,“算了,紧张了好几天,他们精神都紧绷着,不如让他们好好发泄一下。”

贾敏不再说话,打量一下丈夫怀里的儿子,见他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张望着,竟是一点都不害怕。

“这孩子,”她不由失笑,心情也好了一点。

林如海也去看怀中小儿,见他分外机灵大胆,心生欢喜,一夜没睡的疲惫都消减了。

震动过后,暂时停歇了,有人往外走,想要去确认一下房屋是否毁坏,被林如海制止了。

“再等等,或许还有余震!”史书上记载,地动过后会有大大小小的余震,不得不小心。

又等了片刻,没有其他反应,他才让人把震塌的帐篷重新支起来,先进去休息,等天亮了再说。

苏叶摸着自己的心口,发现已经恢复平静,舒畅自然,看来没有余震,或者余震很小,威胁不到什么。

也就是说没问题了,她舒了一口气,对青鸾两人道,“我要休息了,别打扰我。”

两人点头应下,小心把她放在帐篷里的凉席上。

苏叶闭着眼运转周天,感觉到困意放松心神,渐渐睡了过去。

等她重新醒来,已经是下午三四点了,听到雨水打在帐篷上,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且还不算小,至少是中雨。

她爬起来,打了一个哈欠,懒洋洋靠在枕头上醒神。

青鸢小心翼翼拉开帐篷一角,查看情况,见她醒了,忙转身和青鸾说,自己进来服侍她穿衣。

过了一会儿,青鸾带人送来热水和温粥,几碟小菜。

“太太一直让厨房温着,公子现在用正好,”青鸾服侍她用膳,然后说了外面的情形。

“从上午开始,就一直下雨,且越下越大。园里水池已经漫上来了,要是再下下去,估计要淹到地基了。帐篷里也渗水严重,公子的帐篷在位置比较高的地方没事,有些下人的帐篷已经进水了,晚上不能住了,老爷和太太正愁怎么安排呢。”

苏叶打了一个哈欠,“不会再有余震了,让老爷太太安排住回去吧,屋子还好吧,可有倒塌的?”

“有,东院那边有屋子被山上滚下来的石头砸毁了墙头,倒了一半,另外马鹏和牲畜棚建得不结实,也倒了,花园里的假山塌了,另外就是柴房,被震塌了一个角,雨水全进去了,柴火估计不够用了。”

这算是好的,至少整个园子还有一半可以主人,另外南边地势较高,短时间不用担心池塘里的水漫上来。

“地窖和粮仓呢?”地窖储存了冰和一些食物,其余都在粮仓,难道一点事都没有?那可太幸运了。

“没事,”青鸾摇摇头,“园中粮仓建得结识,没有问题,只冰窖好似渗水了,冰在快速融化。”

苏叶点头,吃下最后一口粥,“带我去见老爷。”

青鸾抱着她去林如海和贾敏的帐篷,禀告了一声,听到里面的应声才掀开帘子进去。

夫妻二人正对坐拿着账本核算,苏叶一眼就看懂了,“可是为开仓放粮之事?”

“不错,”林如海抬起头来,“这次地动规模不小,恐怕很多人家的粮食都来不及运走,怕是有一段时间姑苏城内粮食紧张。”

“谨防有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这是苏叶过来的目的,天灾不可怕,应对得当就能对付过去,可怕的是人心!

林如海严肃起来,“江知府已经写折子,请求向周边城镇借粮,只要能撑过这几天就好了。”

苏叶眼皮子一跳,这次不是预感到不妙,而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

她想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