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第三百五十三章豪奢的巨轮19 回到房……

苏叶现在跳出来说,这艘船必定会出现海难,不仅得不到重视,还会引来责难。

即便她运作得当,让人重视钢材的问题,可不是泰坦尼克号,就不会有其他船吗?

苏叶很怀疑,按照这个时代人类自信的程度,他们几乎觉得自己可以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在泰坦尼克号成功后,不会再建造一艘更大,更豪华的船?

会的!

这毋庸置疑,只要白星公司成功了,别的航运公司也会紧跟其后,比如卡纳德公司。

他们和白星公司可是死敌,白星公司本就压他们一头,如果泰坦尼克号成功了,卡纳德就算为了市场份额,也得加紧建造更大更豪华,载客量更多的轮船。

商场如战场,不进则退就是这个道理。

但这个时代的钢材,是真的有问题,可所有人都不觉得那是问题,即便指出来了,也不会有人觉得韧性有什么重要,还是硬度最叫人重视。

而且重视了就有用吗?相比硬度的问题,钢材韧性的问题才最难攻克!

现在的钢铁行业属于最赚钱的行业之一,那些商人们已经靠钢铁赚的盘满钵满,能舒舒服服躺着赚钱,何必费时费力去研究什么韧性?

除非灾难发生,让人知道巨大的工程,必须要更坚硬又更具有韧性的钢材去建造。

在没出事前,这就不叫问题,没人会花钱研究没用的东西。

但在一次次扩大轮船规模的情况下,韧性不够的钢材,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海难必定会发生,不是这一艘,就是下一艘。

这一艘出事,苏叶还知道,能及时做出应对,至少她能想办法把所有人都救下来。

而不是不知道的哪一艘出事,在茫茫大海求救无援。

另外,苏叶选择暂时不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谢菲尔德伯爵似乎和白星公司的副总有点关系,他估计在泰坦尼克号上也投了钱。

能让谢菲尔德伯爵倒霉的事,多多益善!

她决定去把泰坦尼克号的模型买回来,先研究一番,争取在出事后,把所有人解救下来。

当然了,她也知道,模型只是模型,不可能和原船一模一样,但那模型是按照设计图一比一建造的。

即便真正的轮船在建造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大致应该也差不多,到时候去船上走一圈也就是了。

在勒戈夫的保护下,她们一行人顺利上了火车,顺利出发。

因为时间门已经很晚了,上车后,各自回房休息。

苏叶来到自己的车厢,相比之前伦敦到巴黎的列车,这一趟的一等包厢就要简朴得多,只一张床,一个衣柜,一个浴室。

浴室内还没有浴缸,只能淋浴,索性热水是够的。

简单梳洗完,她就上床休息了。

和来的时候惊心动魄不一样,这一趟格外安静,没发生任何意外。

早上6点,苏叶从沉睡中醒来,看外面的景色已经进入了夏天。

意大利的气候比法国还要好,大清早就有了阳光,稍稍打开一点窗户,外面的风灌进来,不仅不冷,还舒适惬意。

苏叶坐在窗边,欣赏着一路上的绿意盎然,时不时有独具意式特色的建筑,或远或近飞越而过。

和法国的浪漫不同,意大利的建筑会更古朴,也更庄重,这或许是罗马时代留下的印记。

这个庞大的帝国,以各种方式深深影响着整个欧洲,但其影响最深的,还是意大利。

毕竟这是号称罗马最正统的后裔,对其祖上辉煌的历史,相当推崇。

也因此他们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习俗,都残留着浓浓罗马的烙印。

这种感觉越接近意大利的中心,会愈加的浓厚。

不过威尼斯是不一样的,这座水上城市深受水的影响,展现出独特旖旎的风情,它婉约,静谧,流动的风情,蕴含的情绪,都迥异于意大利其他城市。

这座城市的特别,体现在方方面面,从建筑到绘画,到雕塑和歌剧等,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

下火车后,苏叶等人先是坐汽车,然后换船,最终来到了威尼斯最豪华的酒店之一,位于圣马可广场附近的拉布拉多酒店。

而船舶展览就在附近,第二天五人早早起床,收拾一番,在9点赶到展览举办的地点。

此时,对这种展览感兴趣的人不少,尤其是在威尼斯这样的地方。

大家日常出行都靠船,这几乎是家家必备的交通工具,因此他们对于世界上各式各样的船,以及船类发展史都如数家珍。

苏叶曾经做过出海挖宝藏的美梦,因此对船相关有过了解,对于船舶的发展史,不说了如指掌,也差不多了。

但每个世界不一样,很多东西都不同了,虽然科技发展的程度差不多,但出来的产品还是有区别的。

就比如在夏洛克的世界,就没有发生过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事。

而这个世界很多出名的船只,也是那个世界没有的。

比如卡帕西亚号,这也是一艘大型轮船,不过远远比不上泰坦尼克号,相差一大截。

即便是模型,两个放在一起能直观对比出差距,泰坦尼克号就是大了将近一倍。

负责展览的工作人员,把两个模型放在一起,对比强烈。

而与其他模型相比,卡帕西亚号又比其他船大一点,也更好一些。

因此围在这两个模型前面参观的人格外多,工作人员卖力地介绍着,甚至小心翼翼把一部分拆开,介绍里面的情况。

整个泰坦尼克号模型,有6英尺长,0.7英尺宽,很多零部件都可以拆开并组装,做的十分精细。

苏叶非常满意,询问了价格,得知仅这一个模型,就需要56英镑。

她毫不犹豫下单,由于模型只有一个,只能在展览结束后,再送到她入住的酒店。

娜特莉在参观完所有展览后,并没有购买真船模型,而是买了那种概念艺术船,比如传说中加里比海盗的船只,神话中的诺亚方舟等等。

苏叶很肯定,这些可不是费里德会喜欢的,他那样一板一眼的个性,还是更欣赏紧密不出错的模型。

而不是这种一看靠幻想而生,完全造不出来,或者造出来不能下水的梦想船。

但管他呢,既然是娜特莉亲自挑的,想他也不会不喜欢!

至于其他三人,只格林小姐挑选了一些小船模型,带回去送给家里年幼的弟弟,作为玩具。

即便这个玩具略贵,但她们这种家境,也不是消费不起。

在完成这件事后,剩下的时间门,就是在威尼斯参观游玩,以及参加各种各样的舞会了。

相对来说,威尼斯是个独立的城市,不仅独立于欧洲的流行,也独立于意大利的风向趋势,或者说,很多对美的独特追求,由这里出发,经过不同的传播,最终在其他城市形成风尚。

也因此,威尼斯人很为他们自己的流行和审美感到骄傲,很少去追寻其他地方的时尚。

他们要的,是属于意大利的精神,都属于威尼斯的美。

这里的装扮有着独特的风格,在这个环境下,热烈的太阳下,以及蜿蜒曲折的水道边,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无论多么大胆的着色,在古朴又婉约的威尼斯街道,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又合群。

在尝试了一次五颜六色的拼接之后,姑娘们彻底放飞自我,开始选择那种特别大胆,特别神奇的颜色搭配,衣服款式,以及独特的妆容。

就连苏叶,都没忍住诱惑,狠狠花了一大笔钱,就为了购买这里的各种艺术品,以及衣服搭配。

当然这一多半也不是为了现在打扮自己,而是存放在空间门里。

她感觉,很多东西未来都用得上,可在其他地方,买不到这么原汁原味的意大利风情,和威尼斯的味道。

在威尼斯半个月,她花了将近上万英镑,之后又去了米兰,佛罗伦萨,都灵等城市。

直到一个月后,她收到了来自伦敦谢菲尔德府邸的一封信,才不得不结束这趟行程。

伦敦的来信不为别的,谢菲尔德伯爵在信上表达了安妮夫人对她的思念,以及对她安全的担忧,最后表示,如果可以的话,请她在半月内还回伦敦。

苏叶对此嗤之以鼻,打开另外一封信,是未来管家布鲁斯写来的。

不,这封信末尾续的是迈克的名,所以这是未来管家迈克写来的。

迈克在信上说了一件事,半月前美国来了几位年轻公子哥。

有钢铁大亨霍克利家的独子卡尔·霍克利,也有世界首富,美国的实业家,人称‘纽约地主’的阿斯特四世约翰·雅各布·阿斯特。

以珠宝起家,在整个美国都很有名的斯坦科继承人,博林·斯坦科。

总之一句话,这些人都有钱,且没有结婚。

谢菲尔德伯爵这封信的含义不言而喻,无非是想要苏叶回去钓金龟婿。

另外迈克的信上还隐隐透露一件事,那就是卡尔·霍克利在舞会上一眼就相中了露丝?迪威特?布克特,布克特家的大小姐。

不过布克特夫人明显更看重阿斯特四世,毕竟虽然都是美国来的暴发户,可和父亲崛起的富二代卡尔·霍克利不一样,阿斯特四世明显是更老牌的有钱家族,还是世界首富。

这个名头,会让贵族们忽略起‘没有爵位’的事实,只关注其有钱,第一的焦点。

卡尔·霍克利还差一点,差就差在不是首富这一点上。

苏叶好奇,那么谢菲尔德伯爵看重的又是哪位?

以及,未来管家好上心,还没有就任,就已经在关心她的终身大事了,是不是该发信表示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