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 第三百二十九章自由奢华的汴梁59 河……

自从他决定追随包大人,成为四品带刀侍卫后,就被许多江湖朋友责怪和谩骂,认为他沦为了朝廷的鹰犬。

即便他们都清楚,包大人是个好官,依然接受不了展昭类似被招安的行为。

有些性格耿直的,甚至还会上开封府向他挑战,打着为武林清理‘败类’的名义,想要靠赢得比武迫使他离开开封府,不再为朝廷办事。

而这些人,有的曾是他的朋友,有的是敌人,更多的是陌生人。

因为接收太多曲解和误会,展昭已经没了解释的心思,只坚守本心,不为言语所动。

这还是第一次,他碰到的江湖人不仅不指责他,甚至羡慕他。

展昭当然不认为卢方是羡慕他的官身,卢家豪富,他又一身好本事,不说别的,哪怕凭着这本身去参军呢,也能官运亨通。

可卢方却没有这样做,那他羡慕展昭的理由,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卢方也敬佩包大人品格,想要追随左右,为伸张正义尽一份力!

这个想法在脑海里成型,展昭喜不自胜,这次的目的看来没有悬念了,卢义士肯定愿意帮忙。

一行人进入大堂,分宾主落座,因为时间紧急,展昭没有多寒暄,直接拿出白玉堂的书信。

卢方接过,看完后大惊,觉得这信中的内容简直匪夷所思。

可他又明白,五弟的性子绝不会在此等大事上胡闹,更何况这信还是展昭亲自送来的。

上面还盖有包大人的私印,只能说,这事千真万确!

卢方站起来,在大厅里转了几圈,然后对着展昭拱手行礼,“此事我待兄弟们应下了,等他们回来,立刻安排下去,展大侠您?”

展昭站起来,郑重一礼,“感谢四位义士相助,这些丹药请收下,里面标明了用法,此事凶险,还请万分小心。”

这可涉及到鬼怪,如果不是有苏叶那些神奇的丹药,他是不敢让其他人去冒险的。

武林中人虽然有武功,但不代表他们就能对付邪物,相比之下,还是僧道更为擅长一点。

可一时之间,他们也不知道哪些僧人和道长是有真本事的,因此只能出此下策。

卢方可不觉得这是下策,反而认为这是个好机会。

就像展昭认为的那样,他一直有报国志士的念头,苦于没有好机会,只能一直搁置着。

他也想和展昭一样,找一位像包大人那样为民请命的好官,然后辅佐保护他。

可惜啊,包大人这样的好官清官,目前也只有这一个,其他人都比不了。

现在能帮着包大人做事,还是这么重要的,可能动摇国本,牵连整个天下百姓的大事,他卢方如何会拒绝?!

当即,他郑重接过药包,表示自己和兄弟们一定会小心再小心,请展昭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们。

交代完这件事,展昭当即站起来告辞,连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立即就要出发了。

走到门口,展昭突然想起一事,“我……未婚妻苏青禾同我一道来了华亭县,不过在路上我们碰到一位上吊的老人,她医术好,留着处理此事。要是她来陷空岛找我,还请代为转达,展某去了灌江口查看异常。”

说话的同时,他耳背微微泛红,语气也不自觉轻了一些,颇为不好意思。

两人并没有完全定下婚约,可阿叶已经许了婚,就是他的……未婚妻子了吧?

要不是情况不允许,他恨不得立刻带着阿叶回去,拜堂成亲。

卢方愣了愣,随即哈哈大笑,“这事我记下了,会吩咐下去,必不叫苏姑娘错过了展大侠的消息。”

丁家兄弟对视一眼,同时想起了当年的传闻,据说苏青禾苏姑娘是江湖第一高手,和南侠展昭的关系很好。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没想到再次听到苏姑娘消息,竟然已经成了展昭的未婚妻。

两人心中遗憾,因为他们当时听闻比武传言后,就对天下第一的苏姑娘有了别样的好感。

奈何当时年少,才只有十二三岁,家里管的严,不能随意出门,也就不能领略天下第一女高手的风采。

但这事在他们心里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甚至想着,如果未来妻子是苏姑娘这样的,那该有多好。

可惜,等他们稍稍长大,可以出去历练了,却很少听到苏姑娘的消息。

两人也去霸刀山庄询问过,可苏姑娘从未回去,里面的管家和管家夫人,也从不肯透露自家小姐的行踪,他们只能遗憾而归。

不承想,展昭的未婚妻竟然是她!

一时间,还真有点滋味难言,不过随即,两人就打起精神,这只不过是年少一场梦,还是目前的事更重要。

告别卢方后,三人没有了后顾之忧,直接以最快的速度往灌江口赶。

在内力的加持下,他们船行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赶到灌江口。

越是接近这里,越是能感受到狂风大雨,河面波涛汹涌,比海上还要危险。

一层层波浪被大风卷起,以倾倒的姿势把小船淹没。

如果不是有苏叶的定风丹在,他们别说赶到这里了,早早就被掀下了船。

这定风丹颇为神奇,放在船头,就能让船只平稳地在河面航行,有浪花来了,也会随着水势上下翻飞,但身处船上的人,却依然觉得平稳,甚至晃都不晃一下,仿若站在平地。

也正因为有它在,三人才敢不管不顾直接闯入灌江口,即便到时刹不住船,直接冲入了海里,也不担心危险。

瓢泼大雨的下午,即便还没有天黑,依然是昏暗的,能见度很低。

三人有武功傍身,视力较一般人好上许多,依然看得不远。

丁兆兰从船舱里翻出一盏琉璃灯,固定在桅杆上。

全琉璃制品,把外面裹得严严实实,阻挡了风雨吹灭里面的蜡烛。

可即便有亮光,也不能改变什么,而这琉璃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他们看得更远一点,而是万一落水,能及时发现船的存在。

暴雨倾盆,周围黑压压一片,唯一的亮光就是河中心的一叶扁舟。

它随着水面起起伏伏,到这里三人已经不用内力了,而是任由水势推着船走。

因为很神奇的,到了入海口,虽然依旧波涛汹涌,却不是冲向海里,也不是倒灌回灌江,而是两股水流相向冲击后,又各自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