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第三百二十三章自由奢华的汴梁53 事……

苏叶无语,“谁告诉你我是山间精怪了?”

她这么大一美人,哪里像精怪了?

可老者却觉得,就这姑娘的气势,和行动间轻飘飘听不到一点声响,哪一点都像那些法术高强,落地无痕的精怪。

且这种大雨天气,一个漂亮的年轻姑娘,出现在山顶宽大的石屋里,怎么想都不像正常人。

苏叶翻了个白眼,“实话告诉你,吾乃……柳华山山神,和那所谓的精怪自是不同。”

恶趣味上头,她竟然真的给自己套了个神神鬼鬼的壳子。

当然了,也是因为这老者明显很相信这个,这有利于她更好的劝人活下去。

别动不动就寻死,命只有一条,或者这辈子就一次活着的机会。

至于下辈子,走过轮回路,喝过孟婆汤,失去所有记忆,蜕变成稚子模样,你还是你吗?

且这命理之说颇为玄奥,之前苏叶也不知道,是看过《如一神经》后方才懂一点点。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来人世间历劫的,其实也说得通,你可以不是神仙,只是普普通通的人,但在人世间要经历一重重劫数,却是每个灵魂都必须承受的。

贫穷是劫,富贵是劫,幸福是劫,困苦也是劫,这就相当于打游戏通过,每个劫难都不一样,有容易的也有艰难的,可无论多难,但凡你想通关,必须全都经历一遍。

且人生路比打游戏难多了,无法选择,只能跨过去。

如果老者今生经历的一切,就是人生剧本的一劫,那就是他必须克服的。

这辈子没有克服,轻易死了,下辈子还会以另外的形式再来一遍,不行就多来几遍,反正这一劫不度,就永远经历相同的人生,仿佛逃不脱的宿命。

正是因为知道这点,苏叶才劝老者面对,而不是寻死。

死了这辈子是解脱了,可难保下辈子还要经历相同的痛苦,未免得不偿失。

当然了,这种话是不能对老者讲的,要是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活在世上,本质上就是历劫,岂不是叫人毫无生活的希望。

所以有些道理,是真的只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知道的多了,也未必是好事。

如果不是苏叶来自零度,且命理不适用这套理论,估计早就摆烂了。

无论过好日子,还是过苦日子都是度劫,这谁能心甘情愿的承受苦日子。

即便知道,某一世自己也会过好日子,但毕竟不是现在的自己。

说不定他们真的会自杀,然后投胎到能过好日子的那辈子去。

至于苦日子早晚要过,那也不是这辈子的自己过不是?

人总归是自私的,且不会去思考前世和未来,只能关注到眼前得失。

因此苏叶没有和老者讲这些,而是借着老者的话,说自己是山神,这样一来,她之前说的那套因果理论,就有了落脚之处,更令人信服。

只不过,老者半信半疑,“既然您是山神,为何不叫那泥……泥石流停下?”

苏叶闲闲摊手,“为什么要停下?”

“可能……会压到人……”老者讷讷道。

“人的生与死其实和我关系不大,你知道我这山上埋了多少尸骨吗?”苏叶反问。

“那你为什么救我?”老者不解。

“哦,你不是我救的,是一个叫展昭的俊俏小郎君救的,”苏叶眨眨眼,理直气壮道,“他长得好看,还愿意对我笑,笑得可好看了,看在他的面子上,我才照顾你的。”

老者噎住,不知道说什么好。

“行了行了,”苏叶故作不耐烦的摆手,“你还没说为什么要上吊呢,真是的,磨磨唧唧的,一点也不干脆。”

见山神发话了,老者连忙回话,“小老儿姓周名增,原在五柳县开了一家茶楼,生意兴隆。三年前的冬天,大雪纷飞,我本打算关门休息,却见一年轻男子,穿着单薄,艰难的从雪中行来,一时心有不忍,就招呼了他进来喝茶。”

当时,周老见这人冻得瑟瑟发抖,步履蹒跚,这要是找不到地方歇歇脚,可能就要冻死了,于是发了善心,请人进来。

而这名年轻的男子,自称郑竹,相当有礼貌,即便被他邀请,即便已经冷的全身发抖,依然站在门口,询问他是否可以进来。

周老见这人如此懂礼,心下更欢喜几分,不仅请了进来,还收留了人住下。

而郑竹也表示,自己不能无端受人恩惠,必是要报答的,于是非常勤快的帮他打扫卫生,收拾茶具。

另外,周老还发现,这郑竹不仅识文断字,算术也极好。

询问后方知,郑竹原也是富裕之家出来的公子,可无奈家里出了事,父亲被人蒙骗,帮人做担保,向本地的乡绅和百姓筹借了不少钱粮。

后来才知道,这人竟然是骗子,为了还债,家产全赔付了出去,就连母亲的嫁妆,也尽数拿出,可依然不够。

最后无法,祖宅都变卖了。

为此,父亲之后吐血,活生生气死了,母亲也生了病。

郑竹想要找人借钱给父亲下葬,给母亲治病,可他家的事,本地人都知道,没人相信他有偿还的本事,都不肯借给他。

郑竹求爷爷告奶奶,却一文钱都借不来。

还是一个同窗好心,告知他一个治病的良方,不过那同窗也是贫寒学子,拿不出多余的钱财来,方子上的药材,只能自己去山里采。

同窗好心,陪着他去采,可大少爷哪里爬过山,直接没踩稳,摔断了腿,还是同窗背着他回去的。

这下好了,母亲的病没了着落,他自己腿又断了,正是万念俱灰之际,就起了寻死的念头,想着干脆放一把火,一家人团团圆圆下去吧。

当时的郑竹仿佛魔怔了,真的放了一把火,要不是那同窗过来送药材,拼命把他从火中救出,他已经死了。

但因为火势太猛,同窗只来得及救他,母亲被活活烧死。

因为这个缘故,他被剥夺了考中的童生功名,至此不能再科举。

郑竹悔不当初,在父母坟前守孝三年,就开始了流浪,一切都是为了赎罪。

他过分苛责自己,惩罚自己的不孝。

周老知道后,心生怜惜,变了花样来劝,却不想,劝出了一只白眼狼,给自己招来了终身悔恨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