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姐妹

枝玉冷哼,心想我是家里的小霸王,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你多管闲事?你谁啊?

可她却没有反驳金兰。

她甚至贪恋金兰轻轻拍她的那一下。

不久以后,枝堂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专门给他请了开蒙的老先生。

枝堂有什么,枝玉也要什么,她吵着闹着要和枝堂一起上学,祝氏知道她这是故意和自己对着干,气得犯了胃疼。

贺老爷怪枝玉太不懂事,祝氏对她千依百顺,她也该体谅一下祝氏。

枝玉不肯低头。

祝家舅舅很疼她,不想她和祝氏闹得太生分,让她和祝家小姐们一起上学。

枝玉记得每次离家上学的时候,金兰总躲在桂花树后面,偷偷目送她。

金兰多羡慕她啊,每次眼巴巴望着她离开。

时至今日,枝玉还记得桂花树后面那道殷切的、期盼的、写满了羡慕的眼神,那么亮,那么干净,好像在闪闪发光。

金兰从来没有因为羡慕枝玉而生过嫉妒她的念头,金兰是真的盼着她学有所成。

她总是叮嘱枝玉:“妹妹,好好学啊。”

枝玉故意不屑一顾。

金兰生怕她浪费上学的好机会,一次次不厌其烦嘱咐她。

其实枝玉学得很认真。

每当想偷懒的时候,她就会想起金兰羡慕的眼神。

后来,枝玉因为和表哥们比试学问被祝氏责骂,而贺枝堂学问不如她,只因为会背诵几首稀松平常的诗就得到了祝氏的夸奖。

枝玉气得浑身发抖,躲在院子角落里抹眼泪。

金兰找到她,拿帕子给她擦眼泪,喂她吃面果子,软语哄她。

“这不是你的错,妹妹,这不是我们的错。是男是女,是嫡出还是庶出,都不是我们能选的。你这么聪明,这么漂亮,枝堂哪哪儿都比不上你,姐姐最喜欢你了。”

枝玉那时候还小,并没听懂金兰的安慰,只因为最后一句话才破涕为笑——姐姐最喜欢她了!

后来她慢慢懂了。

有一次,贺老太太七十大寿,家里请了戏班子排戏,乡下地方不讲究什么北曲南曲,唱的是野腔野调的武戏。

当时戏台上演的是忠武战神哪吒剔骨还父的故事。

金兰坐在屏风后面,哭得稀里哗啦的。

枝玉就爱黏着金兰,看她哭了,忍不住逗她:“哭什么?这是在唱戏呢,都是假的。”

一面嫌弃金兰,一面想:哎呀姐姐怎么这么多愁善感啊?真是一身毛病。以后我得好好看着她,不让其他人欺负她。

金兰朝枝玉笑了笑,泪花闪烁。

枝玉那时候只顾着心疼了,没有多想。

后来她才一点一点理解金兰那时的心境。

金兰是庶女,从小到大,所有人告诉她,她是“婢养女”,和其他被嫡母暗暗折磨的庶女比起来,她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

诚然,祝氏没有苛待过金兰。可贺老爷这个生父呢,他可曾为金兰做过什么?

在其他人看来,贺老爷和祝氏只要养活金兰就是尽到父母的责任了。金兰的心酸苦楚,不值一提。

天底下千千万万的孩子,不论嫡庶,不论男女,高贵如皇太子朱瑄,卑微如金兰和枝玉,即使受到父母不公正的对待,也只能默默忍受。

这是孝道。

朝廷律法,子女杀死父母是忤逆不孝,要判凌迟,罪无可恕。就算情有可原,也不过是把判决从酷刑凌迟改成杀头。

反过来,父母杀死子女,往往不会判死罪。

哪吒是神仙,是传说里的人物,他可以剔骨还肉,和父亲划清界限,凡夫俗子怎么能这么做呢?

所以金兰才会哭。

……

枝玉是嫡出的,她和金兰的处境不一样。

但她们却能理解彼此的矛盾和苦楚。

金兰一遍遍告诉枝玉:妹妹,这不是你的错。

枝玉花了足足一年的工夫才相信金兰的话。她开始正视自己,一点一点接受自己。

她恨祝氏偏心,所以任性妄为,她胡搅蛮缠,她叛逆霸道,然而她所做的一切不能挽回祝氏。

她不能因为祝氏的偏心和长辈的不理解就毁了自己。

……

枝玉复杂敏感的心事,贺老爷不懂,祝家舅舅不懂,祝氏也永远不会懂。

只有金兰理解她。

所以,枝玉入选秀女的时候,金兰虽然担心她在宫里吃苦,依然毫无保留地支持她。在遇到危险时,首先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害怕会影响她的前程。脱险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庆幸不会牵连到她。

那枚差点划破金兰喉咙的簪子,经由剪春的手,现在正躺在枝玉的枕头底下。

姐姐最喜欢我了。

枝玉脸上泛起甜蜜的笑容。

我也最喜欢姐姐了。

“娘,我是女孩,生来不如枝堂,姐姐是庶女,生来就该受煎熬,爹娘给我们什么,我们就得受着……这些我们认了,爹娘的养育之恩,我们不敢忘。”

祝氏愣愣地望着女儿。

枝玉转过身。

“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至少我们可以选择以后的路怎么走,我不愿嫁入平常人家相夫教子,姐姐也有她的坚持,不管将来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我都会努力走下去,姐姐也是。”

赐婚的旨意打乱了她们的生活,那又如何?

这是她们的人生,她们会一步一步走下去,努力抛掉身上的枷锁,活出真正的自己。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