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 18 章

郑父站了起来,看向站在一旁,脸色苍白的姜舒兰,“姜家丫头,你、你……”

想说她狠心吧,可是又没立场。

儿子是个泼皮,他也管不住。

到最后。

郑父化为一抹深深的叹气,最后将目光移在周中锋身上,“算了,你们好好结婚吧。”

郑母不甘心,儿子被姜舒兰害到这个地步。

名誉扫地,甚至,连命都快没了。

她想要说些什么却被郑父给摁了下去,他拉着郑母,背着郑向东就准备离开姜家门口。

只是,明明都彻底昏迷的郑向东,似乎知道要离开姜家了一样。

他紧闭的双眼,突然睁开,直直地朝着姜舒兰的方向看过去,“姜舒兰……”

声音轻到极致,仿佛下一秒就要消失。

姜舒兰是郑向东的执念,他生他记挂着姜舒兰。

他死,他还是记挂着姜舒兰。

他这辈子,上辈子,就活了姜舒兰三个字。

姜舒兰看着这样执着记的郑向东,又想到他未来可能没有几年可以活头了。

姜舒兰抿着唇,半晌,终于做出决定,她走到了他面前,低声道,“郑向东,你回去好好看病。”顿了顿,思量再三才开口,“你以后、做个好人吧!”

这话一落。

郑向东的眼睛睁大了几分,下一瞬,他头一歪,彻底昏迷了过去。

不省人事。

姜舒兰不知道他听没听见,她只是尽心所为。

至于,郑向东能不能活下去,全看他的造化。

别人可能没听见,但是周中锋却是听见了的,他动了动耳朵,看向姜舒兰莹白如玉的面庞,他眼里藏着担忧,却并未说出来。

姜舒兰这是心软了吗?

倒是,许城兵看了这么一出闹剧,他忍不住道,“老周,看来漂亮媳妇不好娶啊!”

这早上多了个小情敌,要抢媳妇。

中午又多了个大情敌,还是来抢媳妇。

周中锋看了他一眼,反问,“那如果你有漂亮媳妇,你娶吗?”

这下,许城兵卡壳了,这哪里能不娶呢?

男人嘛,嘴里说得好听,娶个贤惠的妻子,但是骨子里面,谁不想娶一个漂亮媳妇?

许城兵也想,但是这不是没遇到吗?

被喂了一肚子气许城兵,嘟嘟囔囔去坐在席面儿上吃席去了。

他娶不到漂亮媳妇,还不让他吃回来了?

等许城兵一走,没了碍事的人。

周中锋才将担忧问出口,“还好吗?”

姜舒兰目送着郑向东一家三口彻底离开后,她想了想,小声说,“我、”也不知道。

她心里闷闷的,说不上来的感觉。

周中锋微微拧眉,语气认真了几分,“那我提一个建议,你要听吗?”

姜舒兰点头。

“咱们直接去领证吧?”

他开始没把郑向东放在眼里,但是这接触下来,他才发现,郑向东这个人疯是疯,但是他太痴情了。

痴情到让他产生了一股危机感。

还是早点把结婚证领了,去海岛好了。

这样,也能转移了姜舒兰的注意力,不让她在把精神放在郑向东上。

哪怕周中锋明知道姜舒兰,从来没喜欢过郑向东,心里却还是有一丝异样感和紧迫感。

周中锋这话,让姜舒兰惊讶了一瞬,他们原本计划是打算办完席面儿。

下午再去领证呢,这还是上午呢!

要提前啦?

不过,对于姜舒兰来说,早领证和晚领证都是一样的,反正家里已经办酒了。

他们已经是正式夫妻了。

姜舒兰问,“现在去吗?”

周中锋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掐着点,“现在去,赶在中午他们下班之前把证领了。”

姜家人父也跟着道,“对对对,现在就去领证,舒兰家里你别招呼了,你直接和周同志去民政所吧!”

其实,姜家人有些担忧,郑向东这么闹一场。

怕周中锋不高兴,毕竟,哪个新婚的丈夫遇到妻子,往日的爱慕者来上门抢亲的。

都不会高兴吧!

所以,在周中锋主动提出来说要去领证的时候,姜家人着实是松了一口气。

跟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

姜父还特意叮嘱了一句,“舒兰,公社给你开的结婚证明记,记得带上,你妈给你准备的户口本,一起拿上,别漏掉了。”

这东西,姜舒兰早有准备,她点了点头,“我都装着呢。”

姜父又看向周中锋,“周同志你呢?”

周中锋看了一眼姜舒兰,轻咳一声,“在我和姜舒兰相亲那天,我就已经电话到部队打结婚报告了,走的是特殊特办,已经审批通过了。”顿了顿,又说,“户口本我一直是随身携带的。”

可以直接去领证了。

因为他经常出任务,需要有身份证明,有些时候,军队的证件不方便拿出来,户口本倒是成了最方便的存在。

一听这话,姜舒兰都有些惊讶了,她但是没想到,周中锋不声不响就把部队结婚报告给审批完了。

姜父听得直点头,“那就成,你们现在去,家里这席面儿,我们来看着。”

等目送着这两位新人离开后。

姜家老大看着那摆在院子门外的自行车,缝纫机以及手表盒子时,才敢问出声,“爹,娘,那这些东西怎么办?”

郑向东上门拿很多,走的时候却一件都没带走。

姜母和姜父对视了一眼,迅速做了决定。

“老大,你和老二一起,把这东西都给搬回去!”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让郑家人来个人,把门口的卡车也开走。”

别放在他们姜家门口,他们嫌弃晦气。

姜父可没有什么软心肠,觉得郑向东痴情,就要把闺女嫁给他。

他是大夫,更能明白郑向东的疯病。

不止根治不了不说,连带着下一代也带着遗传性。

真要是孩子也有这种病,这不是把他闺女害一辈子吗?

上面照顾丈夫,下面照顾孩子,这发起病来,他闺女日子还要不要过了?

这简直就是把他闺女后半辈子泡在苦水里面。

没看到那郑母肝肠寸断的,郑父随身携带治病帕子那熟练劲儿,当父母地看到孩子这样,哪里能不心疼呢?

更别说,舒兰要是和郑向东要是成了,舒兰以后可是一拖二。

想想就让人头大,姜父抽了一口旱烟,瞧着舒兰和周中锋去领证,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把闺女嫁出去,等于了解了他最大的一块心病。

民政所处在平乡市最为热闹的地段,街道上人来人往。

最明显的两个摊子,一个是公家修车铺摊位不大,但是摆放着几个自行车车轱辘格外惹眼。

还有一个是老汉儿卖烤红薯的,面前摆着一个半人高的油漆大桶,在最上面摆放着一圈发黑却焦黄的烤红薯冒着白烟。

散发出极为香甜的味道。

路过的人时不时寻着味道看过去,但是,却没几个人舍得去买。

一个烤红薯要四分钱加2两粮票,有这钱再加两分,都够去国营饭店买一个宣腾腾的白面馍儿了。

谁吃这红薯来着?

在香甜,还不是杂粮来着。

姜舒兰刚一下车,凛冽的寒气与香甜的烤红薯味一起扑面而来。

她下意识地寻了过去,看了一眼,想到还要领证是正事,她便收回目光,朝着周中锋道,“咱们快些进去吧!”

周中锋看了下时间,还是来得及的,“等等我,马上来。”

姜舒兰记一怔,就见到周中锋快步朝着那烤红薯摊子走去,声音清朗,“同志,给我一个八两重的烤红薯。”

这老汉儿揣着袖子,本来一上午开张的次数也不多,他不由得抬头看过来。

好俊儿的一个小伙子,当看到不远处等他的姜舒兰时。

老汉儿站了起来,笑得极为慈祥,“同志,带着媳妇来领证?”

周中锋点头,“是。”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挑个软和点的,甜点的,最好是烫点的能捂手。”

这话,让老汉儿忍不住抬头,看了过来,接着朝着姜舒兰道,“丫头,你没嫁错人。”

他在民政所外面卖了二十年红薯,难得见到男同志这般细心的。

站在一米开外的姜舒兰,忍不住红了脸,看了一眼周中锋,又羞得把头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