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信陵君之殇六

远处的天有些昏暗,浓厚的云层似乎带着些许血红,就如这片大地一般。

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攻秦的路线只有两条。

一条是由长平出兵,一路破数十城,然后来到函谷关前,隔关望咸阳。

这个好处不过就是占着大军大多都在长平的便利,坏处也就是沿途城池过多,又多山多水,大抵是不好走的。???c0

另一条是由自野王出兵,一路破数城,依旧是在函谷关外,眺望咸阳。

前者路途遥远,且攻城拔地的地方太多,耗时大,又不讨好,大抵是无人会选的。

再加上二者都要见函谷,所以大抵赵国伐秦走的都是野王这条路子。

蒙武王翦二人自然也是如此认为,哪怕惧怕信陵君真出奇招从长平入秦,但依旧是不敢真的派重兵防守。

至于联军主力原先驻扎在长平等地,也被他二人认为是之前为了防守秦由长平入赵的手段。

自然,他们这样认为也是有自己的道理。

若是联军从长平入秦,则行军必被延守城池拖了脚步,他们也有回防的机会,甚至是一路返攻也会成为可能。

至于从野王入秦,则要接受他二人竭力抵抗,虽不会击退他们,但是拖延的时间也不会比长平那边的少上许多。

而联军一分为二,两路入秦则更不可能。

联军内虽有信陵君廉颇二人可做领头的,但是各国大都是冲着信陵君的许诺去的,大抵是不愿意接受廉颇作为主帅。

毕竟,若是打胜了,一堆不要脸的东西也能就着这个问题扯上一阵子的皮,说不准还会打起来。

事实证明,他们赌对了,不过却是惨胜一般的对赌。

信陵君率四十万联军攻秦城安邑已有三日。

蒙武第一日上城击鼓助威,被廉颇瞅着了机会,一箭射中了蒙武左臂,余劲又给他带下了城墙,至今未醒。

整个安邑面临沦陷的边缘。

王翦知道仅凭他二人并三万秦卒,就算加上安邑的地利也是守不住多久。

毕竟,外边领兵的是信陵君和廉颇两位名将,一生征战无数的人物,哪里会被他们这种毛头小子拦住?

他虽然内心格外自负,但是还是个能看的清楚自己能力的人物。

城池外依旧是无休止的喊杀,三万秦卒已经折了半数。

安邑又被整个围了起来,出城的路子也早就被尸体堆了个满当。

王翦看着眼前的堪舆图。

那是大秦内部的堪舆图,虽然有些年月,但跟现在的地势、兵力也没甚么多大的变化。

案几旁的油灯烧的火热。

王翦不知道他能不能撤回西河,再慢慢退回函谷,他现在连自己能不能活着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