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曲子虽然好听,但真的听够了……无论多好听的曲子,被当做闹钟放了半年后,都会变成心理阴影的。

两秒后,清脆的叮咚声响了起来,熟悉的旋律开始在苹果店中回荡。

“……是D大调卡农啊。”路西法放松了一些,闭上眼睛开始欣赏这有一阵没听过的曲子。

来这个世界后,别说听音乐了,听人唱个歌都难,这个世界的教会朴素到连唱诗班都没有,大家最熟悉的歌是流传下来的摇篮曲,然后是一些传统的情歌用来互相表达心意……

倒是古代为了方便传颂史诗还有一些流传在各地的传说什么的,吟游诗人这个职业以及七弦琴也都出现了,把这些内容编成了歌曲传播,大家对音乐倒也没什么偏见。

只是现在有报纸了,吟游诗人的作用也和商队合并了,人们觉得没必要为了音乐再单独搞出一个职业,上面的人也不好意思花钱请人专门弹琴唱歌什么的,音乐界就这样被耽误了下来。

《D大调卡农》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个时期的音乐更多地追求纯粹的美感而不怎么追求浪漫主义时期的私人情感,因此,当《D大调卡农》那优美的旋律响起时,哪怕一直受到过好的音乐熏陶,听到的人们也依然能够欣赏,并且承认这是非常好听的曲子。

一时间,本来还有着“碰!”、“吃!”、“要不起”以及小组讨论异教徒杀争执之类声音的一楼,不知不觉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聆听音乐,生怕错过了什么。

《D大调卡农》演奏完后,停顿了两秒,又开始演奏《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这次旋律更加朗朗上口,放了一会儿后,就有人小声跟着哼哼了。

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演奏完,之前放进去的穿孔纸也走到了尽头,说明这个八音盒就只有这两首。

路西法就把八音盒停了下来。

嗯……好的音乐果然能够带给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路西法听完八音盒,原本有些不愉快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抱歉,打扰了。”一位戴着帽子的绅士站在门口,他摘下帽子走进来,好奇地问道,“请问,刚才的音乐是从这个盒子里出现的吗?”

路西法心说不会来了个音乐家吧:“是啊,想看的话可以看。”

“失礼了。”中年绅士立刻把帽子放到一边,然后小心翼翼地抬手把八音盒举到自己面前,打开了上面的盖子。

如果这个八音盒是最传统的靠凸起一堆点点点的旋转的音板来拨动簧片的话,看一眼就知道原理了,但偏偏这是个穿孔纸八音盒,虽然原理是一样的,但构造就没那么清晰,中年绅士左看右看,又拆了一个盖子,露出更内部的构造,他才确定了心中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