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大移民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69 字 2022-09-11

李思明大手一挥:“移民!必须移民!至少也得往东北移民一千万!”

袁世凯吓了一跳:“移民一千万?我的老天爷,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一千万人口啊,光是他们吃喝拉撒就得花多少钱了?”

李思明撇嘴:“我又没说是在三两年之内把这一千万人丢过去!我们完全可以分成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来做嘛,这样一来,一年只需要移民三五十万就可以了,别告诉我连这个都做不到!”

袁世凯这才松了一口大气。一年移民三五十万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事实上打从东北开边之后,每年从河北、河南、山东拖家带口地北上去闯关东的老百姓都有二三十万之多,这还是老百姓自发性移民的结果,要是官方再出台一些优惠性政策,移民会更多,一年搞个三五十万人过去,也不是很吃力的事情嘛!

“我们之所以会丢掉外东北,还被沙俄和日本将整个东北当成战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北的人口实在太少了。”李思明说,“像这么肥沃的土地,一旦形成人口真空,外国人口必然大量涌入,最后彻底丢掉那片地区。我们必须加大移民力度,将东北建设起来,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袁世凯拍着胸口说:“包在我身上!光是我河南、河北就能移民好几百万了!”

河南河北当然可以移民好几百万,尤其是河南,让黄河折腾得够呛,光是把黄河为患最为严重的地区的人口迁走,就可以得到两三百万移民了。

李思明说:“山东也可以抽出两三百万人口去填充东北。”

孙先生歪着脑袋想了想,还是放弃了从南方抽调人口去填充东北的念头。东北确实是很肥沃没错,南方人口很多这也没错,但南方有更加理想的移民方向,那就是南洋。想劝说南方人放弃气候温暖、经济颇为发达的南方,跑到冰天雪地的东北去开发东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何必浪费这个力气?

李思明和袁世凯当即便兴致勃勃的制订了一个开发东北的框架。他们要集中全力去开发辽河平原和兴凯湖平原,花十年时间把这两块平原变成中国的粮仓。辽河平原是目前整个东北开发程度最高的平原,东北人在这里种植小麦、玉米、高粱,收成颇高,又有大量野生动物和鱼类可以提供肉食,算得上是移民东北的首选了。至于兴凯湖平原,那是整个黑龙江的精华地带,前面我们说过,占东北平原总面积三分之一的三江平原被松华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给灌成了沼泽湿地,难以进行耕作,而兴凯湖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里的土地是比较的,又有好几条大河注入兴凯湖,不过是引水灌溉还是排水都非常方便,这样的好地方不开发,开发哪里去?

其实李思明还是有点纠结,纠结着要不要对三江平原下手。那可是十多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平原哟,继续泡在水里未免也太可惜了一点。黑龙江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大粮仓,区区一省的粮食总产量就能排到世界第八位,靠的就是那肥沃的三江平原————那可是整整七千多万吨的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