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辽州

史上最强侯爷 东一方 2775 字 2022-09-11

中军大帐内,众人各自落座。

不过这营帐中,暂时却没有拓跋晨、拓跋无极、拓跋山等人,只有聂封、林余泽、诸葛丰、周子山等一众王奇的心腹。

这是要先议事。

王奇看向聂封,道:“聂封,说说如今的情况?”

聂封道:“回禀陛下,大体的情况,是拓跋晨、拓跋无极同时请和,除此外,他们想依旧维持原样。不过臣认为,如果继续让鲜卑存在,这一战,我们就等于是白打。”

“这一战既然已经打了,不灭掉鲜卑,岂不是白白出兵?如何对得起死去的将士。臣的建议,是覆灭鲜卑。至于拓跋山,这个人有些意思,他杀了很多鲜卑人。”

当下,聂封又详细说了拓跋山的事情,以及如今鲜卑的兵力处置情况。

王奇听完后道:“这么说来,这个拓跋山,倒是可以利用一番。拓跋山屠戮鲜卑的主战派,在鲜卑人的眼中,乃至于在拓跋晨、拓跋无极的眼中,必然是眼中钉肉中刺。在这个前提下,要彻底掌握鲜卑,覆灭鲜卑,还是有很大机会的。”

周子山道:“陛下,如今鲜卑的兵力,既然已经被我们掌控。接下来,那就顺势而为,把鲜卑改革,按照原定的计划,抹去鲜卑,纳入齐国。”

诸葛丰道:“臣赞同。”

聂封激动道:“正该如此,不灭掉鲜卑,简直对不起死去的将士。”

王奇道:“如此一来,朕倒是认为,这个立拓跋山,可以重用一番。鲜卑所在区域,如今再设立一州,州牧人选,由朝廷派遣精干之人来担任。”

“至于拓跋山,则担任辽州长史,担任副职。”

“有拓跋山在,涉及到对鲜卑的调整,就有人背锅了。尤其拓跋山熟悉鲜卑事宜,有他在,这鲜卑地区改建的新州,一切能顺利推进,不至于难以安排。”

“当然鲜卑建州后,还需要建立以弹汗山这一区域为核心的城池。在此筑城修建城池,让所有的鲜卑百姓,渐渐定居下来,不再离开。”

“陛下圣明!”

周子山、诸葛丰等人,齐齐回答。

周子山道:“陛下,涉及到对鲜卑所在地区的调整,建立一个什么州呢?”

王奇思虑一番,道:“就命名为辽州,原本鲜卑所在的区域,就是在辽东、辽西地区。辽州区域,下辖鲜卑境内,至于详细的边境版图,再慢慢调整吧。”

周子山道:“辽州牧的人选,还是需要早些定下才是。”

王奇想了想,道:“子山、兄长,你们两人都是在朝中任职的,熟悉朝中的情况,你们可有举荐的人选?”

周子山道:“陛下,臣举荐一人。”

“谁?”

王奇开口询问。

周子山道:“臣举荐诸葛青山,担任辽州牧。关于诸葛青山的履历,他是极好的。一开始诸葛青山在地方上担任县令,其后又担任琅琊国的国相,主持我们一开始的大后方。”

“不论是红薯,亦或是土豆等的推广,还是对于地方上教育的推进,诸葛青山都有极为丰富的经验。再者,诸葛青山在齐国建立后,调入吏部,担任吏部侍郎。”

“他对于官员的调整和使用,也有丰富的经验。”

“这样一个有地方经验,也有朝中执政经验的人,到辽州来任职,很快就可以组建起辽州班子。所以,臣建议让诸葛青山来任职。”

诸葛丰听到后,有些诧异。

没想到,周子山举荐的人竟然是他诸葛家的人,这一时间他就不好表态。

王奇听到后,看到诸葛丰的神情,笑道:“兄长,聚贤不避亲,你也不要有什么担心的。另外,诸葛青山的确是有治理地方的经验,尤其我们新的辽州,恰恰需要这样的人。这一事情,就这么定了,朕传书回长安,让朱善长调诸葛青山来任职。”

“陛下圣明!”

诸葛丰立刻就回答。

王奇先把诸葛青山的事情安排妥当,然后道:“如今,那就是涉及到辽州长史拓跋山的安排。这辽州的第一座山,是诸葛青山。第二座山,是拓跋山。他的存在,可是比拓跋晨都更重要。聂封,你把人带上来,朕先见一见拓跋山。”

“是!”

聂封当即安排了下去。

士兵去带人,不多时,拓跋山进入了营帐中,他推金山倒玉柱一样,直接就跪在了地上,行礼道:“拓跋山,拜见皇帝陛下,愿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

王奇摆了摆手。

拓跋山站起身,老老实实的站着,大气儿都不敢出。

他屠戮十余个要反抗王奇的鲜卑部族,按理说,算是立下了大功。可王奇才是君主,一切是王奇说了算,王奇认为拓跋山很不错,那就很不错。一旦王奇不认可拓跋山,那么他所做下的所有事情,都是不值一提。

王奇看着拓跋山,道:“你有倾慕齐国之心,有为齐国效力的忠心,朕很满意。如今你为齐国效力,可是内心真打算,为齐国效力?”

拓跋山道:“回禀皇帝陛下,拓跋山为齐国效力之心,天地可鉴。”

王奇道:“你为了齐国,什么都愿意做?”

“愿意!”

拓跋山没有任何的犹豫就回答。

他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事到如今,他已经站在齐国一方,只能为齐国效力。如果还有什么三心二意的想法,那是害了自己。

他如今只能一条路走到底。

王奇道:“拓跋山,你不负朕,朕自然也不负你。如今鲜卑,要归顺齐国,那么鲜卑自此消失,再不复鲜卑之名,所有鲜卑境内的人,都是齐国百姓,都是一样的齐国子民。鲜卑所在的区域,纳入齐国,单独设立一州,名为辽州。”

“齐国安排吏部侍郎诸葛青山,到辽州担任辽州牧。至于你,便担任辽州长史,作为治理辽州的二把手。”

“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