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愈肆凶恶,增设爪牙,倾残善类,此义士同悲,忠臣共愤!”

“迹大铖之阴险叵测,猖狂无忌,罄竹莫穷,其恶愈甚,其焰愈张,举此数端,而人臣之不轨无过是矣!”

“杀阮大铖,天下始得安宁!”

都察院大堂外,各道御史和翰林院、国子监的清流文官几乎都到齐了。

群情激愤,人声鼎沸,只看见一张张愤怒的脸,四处宣扬阮大铖的罪状。

因为人多嘴杂,都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了。

大堂公案旁,一名御史正在奋笔疾书,又有几名翰林围在他旁边,慷慨激昂地在口述。

富有才华的弹劾奏章一经写好,文官们立即争先恐后涌进大厅。

公案旁,文官们排成队,依次在奏疏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武英殿。

御案上,堆满了弹劾阮大铖的奏章,还有一道长长的奏疏,正文后面是密密麻麻一大片签名。

阮大铖站在御案前,略显激动地解释着。

首辅马士英在一旁随意翻阅奏疏。

弘光帝百无聊赖地听着,忽然打断阮大铖的话,问:“老马,这帮言官太过凶悍,朕该如何应付?”

马士英道:“他们的奏疏您一概留中,就当是鸟叫!”

“好吧,一群禽兽之音,扰得朕都没心思听戏了。”

阮大铖一听,立刻道:“臣近日新写了曲子,现在让梨园入宫来演?”

弘光帝面露焦躁:“不听了,说说鲁王的事,朕打算让他滚出去就藩。”

“鲁王指使王府护卫与朝廷军队械斗,这是谋反!”

阮大铖抓住机会就是一顿输出,想要置朱以海于死地。

被一堆弹劾奏章闹的心烦,弘光帝语气不耐道:“朕已经下旨申饬了,此事就此作罢。”

这时,传旨太监回宫复旨,一进武英殿便跪倒痛哭,控诉在鲁王府的遭遇。

“什么?鲁王居然摔了圣旨?”

阮大铖狂喜。

弘光帝专注地听着,手中那份奏章被他下意识地越捏越紧,皱成一团。

他沉声道:“鲁王真这么说?”

太监泣泪道:“皇爷,奴婢句句属实,鲁王亲口说,老子只想在封地里混吃等死,这么简单的要求你他娘又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