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退后,我要开始装了

第一轮是说联语,也就对对子。

出题的是一个清倌儿,姿色也不错,口才甚好,还会抛媚眼,她的作用更像是主持人。

“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请诸位公子对出下联。”

题目刚出来,下面就传来一阵轻呼声。

这个上联听起来涩涩的,且内在逻辑与结构并不是很难,若仔细回味,倒也玄妙,不容易对出下联。

“单木是木,俩木是林,仨木是森!”

安静的大厅内,一道声音悠悠传出,第一个对出下联。

众人循声看去,竟是郑家大公子!

此时郑森正享受着帝王般的待遇,身边四个女艺人捶腿捏背,又是端茶倒水。

出题的清倌儿露出职业化的笑容,对着郑公子一阵吹捧。

其实不管对的如何,只要能对上来,就得使劲的夸,这是青楼不成文的规矩。

才子嘛,出来玩都是要脸面的,至于水平高地,自有别的才子评判。

“这家伙没看出来啊!”潞王朱常淓愕然看去。

他自诩才华横溢,却没想到在文化上被一海盗儿子压了一头。

朱以海笑了笑,安慰道:“他名字带森,表字又是大木,第一个抢答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难怪他这下联对的也不怎么样。”朱常淓点头。

当下满堂才子,郑森的下联只能算一般,自然是不够水平的。

因为“单俩仨”对应“一二三”并不算工整,前后的意思重复了,虽然在格式上还是一样的,但是在水平和境地上,就显得要低过上联了。

在场诸人,自诩才华过人,但此刻都是一头雾水。

想要对出工整的下联,又要意境相等,不容易啊!

潞王朱常淓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合适的下联,脸上浮现焦躁。

周王和崇王二人,压根没兴趣对对子,他们喝着酒,目光全程没离开珠帘后若影若现的绝色美人卞玉京。

朱以海只是笑笑,他虽然想到了,但没有参与的意思。

对出来又如何?又不是卞玉京出的题,而且这么快对出来,容易遭人恨。

俗话说文人相轻想出风头也不是这种出法。

就在这时,中年文士吴伟业站起身来,朗声道:“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此下联一出,顿时鸦雀无声,随后就是一阵喝彩声!

这副下联的妙处在于,数字七加上单人偏旁就是化字,八加上单人偏旁就是仈字,九加上单人旁就是仇字,这与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有异曲同工之妙!

满堂喝彩,连卞玉京都忍不住侧目看来。

吴伟业脸上的笑容扩大,颇为受用。

朱以海一脸郁闷,暗骂自己,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要藏拙?

我来此不就是为了轰动江南文坛、为自己攒声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