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坑货二人组

马士英府上,书房。

新任兵部右侍郎阮大铖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毕恭毕敬地聆听。

他年近六旬,身穿三品孔雀补子官服,在马士英面前,却如同学生一般,姿态放的极低。

马士英微闭着眼:“你这些日子一直待在桐城老家?”

“不瞒阁老,下官七日前就到京了,一直在秦淮河畔小住。”阮大铖回道。

马士英眼睛睁开,瞥他一下,复又闭上:“你啊,都多大年纪了,还喜欢去那些地方鬼混。”

阮大铖立即道:“下官不是鬼混,是为创作灵感,每当看到那些红颜知己时,下官就会茅塞顿开,文思如潮,艺术构思神速,创造力高度发挥”

“行了,我知你文采斐然,尤在戏曲一道造诣天下一绝,恰好我们的陛下喜欢听戏,你得发挥好你的长处啊!”马士英语重心长地道。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但阮大铖的文采,说是冠绝天下也不为过,连他的对手们都大加赞赏。

就整个文坛而言,阮大铖的成就,甚至超过了苏东坡、关汉卿等人。

马士英悠悠道:“我早就向朝廷推荐启用你,可史可法和东林那帮人不让,说你是先帝钦定的罪人,还骂我替阉党翻案,险些把我也打成了阉党。”

阮大铖头脑里“嗡”一声,“阉党”这帽子果然不好摘啊,这都二十年过去了,东林党这些疯狗怎么还咬着不放?

他镇定一下,道:“下官历经挫折,得阁老提携方有今日,将来一辈子惟阁老马首是瞻!”

马士英睁开眼,目光盯着他:“集之你大可不必如此,你我二人是万历四十七年会试同年。”

他站起身来,走动几步,停在阮大铖面前:“当初我蒙难,被小人弹劾赋闲在家,是你阮大铖上书朝廷力荐,我才有了机会上任凤阳总督,直至有了今天的风光!”

“我马士英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你于我有恩,本身又颇具才能,我才顶着万方压力,将你拉入兵部,将来还得拉你入阁!”

虽然阮大铖来时心存了企望,但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将来还能入阁,这梗是大大超出他的期待。

当即感激涕零磕头道:“下官当结草衔环,以报阁老再造之恩!”

马士英听他这样说,默默走到窗前,忧虑地说:“你我二人的关系,要什么结草衔环,我只想你来帮我。”

阮大铖本是东林党人,在天启朝还是东林骨干,在阉党的《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

后因升职一事,与东林党发生不快,被魏忠贤笼络,不久又被东林党打压弃官回了老家。

等魏忠贤做大做强时,阮大铖被召至京城,官升太常寺少卿。

阮大铖深知自己是东林出身,又当上了反东林楷模,估计是两面难讨好,从而处处小心。

因心理压力太大,没多久又辞职回了老家,一直观望形势,这段经历颇有晚清时袁世凯的味道。

然而崇祯皇帝上台后,借着东林党之手除掉魏忠贤,阮大铖也难逃制裁,名列逆案被罢官,自此避居安庆、南京,招纳游侠,谈兵说剑,结成文社。

南直隶向来是东林党的老巢,被崇祯帝罢官打压的东林党退休官员,基本都在这里养老,势力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