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江北四镇

如果说鲁王朱以海是在享福,那么弘光帝朱由菘,简直就是神仙生活!

南京紫禁城,武英殿。

四名宫女浑天香汗淋漓,手中大扇抡得都快冒烟了。

弘光帝安坐龙椅,吃着时鲜瓜果,摇头晃脑地听着梨园戏曲《鸣凤记》。

朱由崧,小字福八,年号弘光,业余爱好:喝酒,听戏,玩女人

他是万历皇帝之孙、崇祯皇帝的堂兄,崇祯十六年袭封福王,封藩洛阳,老福王被贼首李自成所杀。

朱由菘的亲爹,也就是传闻中被李自成烹杀,与梅花鹿混在一起做成福禄宴的福王。

(根据各种史料记载,福王被闯军杀死后,尸体仍存,“福禄酒会”是杜撰的故事。)

“皇爷,马阁老求见。”

“嗯”

不等弘光帝宣见,一个身穿绯色官袍的官员已经步入殿内,正是内阁首辅马士英。

凭借着定策之功,这个老阴逼终于混成为了王朝的首辅,走向人生巅峰,不到百日连红袍都套上了。

首辅穿着逾制,弘光帝不以为意,仍然目不转睛地看着咿咿呀呀唱戏的角。

南京城内,有两个著名的戏班一个称“兴化部”,另一个叫“华林部”,此时参演的正是华林部戏班。

马士英站了一会儿,待戏唱完,他挥手屏退戏班:“以后换个剧本,别老唱这个《鸣凤记》。”

戏班是好戏班,戏曲也是好戏曲,就是这个戏的主题唱的不符合马阁老心意。

《鸣凤记》是隆庆年间的王世贞所创作戏剧,讲的是嘉靖朝杨继盛、邹应龙等八人,先后向皇帝弹劾权臣严嵩,受到迫害,最后斗倒严嵩,清算严党罪行。

这种以政治斗争为题材的代表作,文人和老百姓都爱看,唯一不喜欢的就是内阁首辅了。

严嵩当年是内阁首辅,现在马士英也是,看这种戏总觉得是在针对自己

“马阁老可有事?”弘光帝笑吟吟说道,命人斟满酒。

马士英这才躬身作揖道:“陛下,臣有四款大计奏,还请陛下静听。”

“嗯,你说。”弘光帝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马士英道:“此一款,圣母流离,可密谕高杰部下将卫迎。”

“其二,皇考追尊位号,当迁梓宫南来。”

“其三、皇子未生,即敕慎选淑女,早定国本。”

“其四、诸藩失国,恐有奸宄挟之,不利社稷,宜迎置京师。”

这几条建议,都是站在首辅大臣的角度为皇帝考虑,确保弘光帝皇位稳固。

第一条和第二条,迎回太后,追封先王,事关皇帝的孝道。

第三条为皇嗣传承,事关国本。

弘光帝三十七岁迟迟没有子嗣,必须第一时间纳妃,可劲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