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形势不妙

军心是暂且稳定了,摆在面前的困境却依旧如此。

赵佶为何突然转了性子,张青不用猜也知道。

几方贼王接连“转正”,那赵佶就是心思再大,也不会置之不理了。

至于为何说要孤注一掷面对梁山,大概也是因为自己这头压力最大,才会如此。

这形式,不好啊!

别看张青前头是信心满满,实际也颇有不安。

张叔夜,种师道,这可咋整!

手下大将鲁智深当年只是种师道帐下一“队长”而已!

那是带军在西面打仗的大将!

当世之名将,如何应?怎么应?

更关键的是,这种师道就和张叔夜一样,必然忠与宋廷,非死无降的。

难!

很难啊!

北宋末年最大的问题就是赵佶。

要不是赵佶在手下一众奸臣的带领下一通的骚操作,这大宋朝怎也不能完的这么快。

眼下倒好,这破绽还被自己给整没了!

不过虽说如此,张青相信赵佶性子转也转不了太久,关键还在咋把其给转回来的。

正所谓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眼下不论赵佶心思何时再转,当前的敌人不可无视,张青点起军马,过淄州,齐州,又复杀至郓州边境。???

留林冲、孙安、范直隐镇守青州,其余军马,皆随张青出征御敌。

然虽精兵强将尽出,面对种师道,却实在没那么容易。

平阴。

当年张青大战董平之处,如今却又是狼烟四起。

“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种家军,常年在西北与西夏人征伐,那是百战之师。”

“眼下抛下西夏,来我齐鲁之地,虽是雄武之师,却也有两大弊端。”

“一是劳师远行,必将疲惫不堪。”

“二是西北军多在塞外,风土与我齐鲁之地甚是不同,必会水土不服,使不得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