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当引以为戒啊!

除非山下文想坐以待毙,否则,他就唯有强攻浊漳河防线这一条路。

日军战机编队的抵达,其实也是说明了山下文的决心,他要借助己方的空中优势,来一招鱼不死网要破。

说白了,山下文就算如此被中方设计,但他依然骄傲,认为光凭一条小河,中国人无法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683旅此次投入的兵力是旅部直属警卫营、771、772两个主力团外加一个补充团,新编成的独立团尚未形成战斗力,被921师部留在对阵16师团的防线后方做预备队,饶是如此,全部兵力也高达8000人,6000人在各路侧的个高地上忙乎,投入到阻挡日军主要防线上的人手反倒是只有2000人。

倒不是说这条依河而建的防线不重要,而是程旅长不能将有限的兵力消耗在日军战机的威胁下。

而日军侦察

机之所以观察到浊漳河沿线上有近万中人正在疯狂构筑阵地,那是因为他还是飞得太高了些。

如果他有足够胆量,再将高度降低个300米,拥有望远镜的日军侦察机飞行员或许就会发现,阵地上那些影影重重的灰色人影稍微有些不太对劲。

他们,实在没必要在他的飞机呼啸而过的时候还要站的笔直。

咋的,秀军姿呢?

那些,都是木头人。

是683旅在山中潜伏的时候,就命令全军,至少每两人,用山中藤蔓绑一个木头人出来,头上戴的伪装和官兵们一样不说,为了更逼真,不少官兵连自己平时都舍不得穿的新军装都套在木头人身上。

所以,在高速掠过的日军侦察机飞行员眼中,下方的中国人正犹如一群群勤劳的小蚂蚁沿着河边挖掘战壕。

本来,由东边呼啸而来进入战场的日军飞行员们还有机会改正这一错误,毕竟,看到他们来了都不跑,这不合理。

但很悲剧的是,他们的指挥官是中方军民的老熟人。

是的,百战不死的佐佐木大尉他又来了,或者说,在已经持续达10天的晋东南战役中,佐佐木大尉已经参战超过6日,每一次他都无一例外的提心吊胆吓得小脸苍白,但每一次他都率领麾下毫发无损的回归机场。

为此,他甚至得到方面军陆航总部的点名表彰,如果晋东南战役荣获大胜,再次晋级不是不可能。

升为陆军航空兵少佐,可是大队长级别的人物,除非是重要战役,几乎可以不用亲自驾机上阵,完美达到佐佐木大尉的梦想----活到战争结束。

就他这个一年之内由少尉连跳三级直升少佐的晋升速度,别说在日军,就是因战功晋升速度最快的四行团,也只有唐团座能与之相匹敌。

你就说,牛掰不,别人是靠战功升级,佐佐木大尉纯粹是靠命长。

按道理说,遭遇这种天上不断掉真馅饼的美事儿,是个人是不是都得飘一飘,但佐佐木大尉不这么想,他将此都归功于自己只要坐进机舱就高度警惕的个人特性,他实在是见过太多前任乃至前任的前任因为一时的松懈被中国人的机关炮打成火鸡的真实案件了。

所以,日军机群高速俯冲进入战场的高度,是1200米!

之所以说还要俯冲,那是他们之前的高度一直保持在3600米。

就这高度,别说什么高射机枪机关炮了,就是号称地表最强防空高射炮的德国88高射炮,估计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足够的高度,给了日军飞行员们足够安全感,但相应的,他们对地面的观察也就近乎于无,不然的话,他们如何发现不了地面上清晰的不行的烟柱?

当然了,就算发现,估计日军飞行员们也不会太在意,这里是战场,烟火滚滚的村庄他们这几天见得多了,那或许也是步兵们干的好事儿。

16架日机分成4波,从东面的群山中俯冲进入投弹区,先将沿河的宽阔地带变成一片火海。

然后,还尤未满足,对着河边的群山中,也投下了近十枚航空炸弹。

虽然没法看到山中有中人活动的身影,但靠着军人的直觉,包括佐佐木大尉都认定,附近的山林里一定藏着数量不菲的中国人。

因为,要阻挡第二混成旅团,光靠一条河是决计不可能的。

只不过,在佐佐木大尉看来,他所率领机群已经胜利完成任务,侦察机标注的区域,都已经被摧毁完毕,位于其中的中国人就是再顽强,也没法躲过重磅航弹的气浪席卷,必然是伤亡惨重。

这是机群中两架已经投完所有炸弹的九六战机又下降200米进入战场观察得出的结论。

干好自己的事儿,没必要节外生枝,活着比啥都重要,这是佐佐木大尉的理念。

可惜,佐佐木大尉终究是升职太快,用中国古话解释就是根基太浅,不是所有人都服他这个大尉的。

就比如他麾下就有位陆航中尉吉野小洋,那是为准备此次晋东南战役,陆航特地从平北城机场调过来的资深飞行员中的一员。

资深这个词吧!听着是个褒义词,但身为资深人员没有一个喜欢的,比如资深美女,你一听就知道,美或许是美的,但老也是老的,在军中所谓资深,其实就是资格老却升职慢的代名词。

一个年近30的中尉,看到比自己小了四五岁军衔还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家伙,而且还是传闻中靠祭战友获得的,你说能服气嘛?

吉野小洋固执的认为,陆航得为友军做更多,不应该将剩余的十余枚航弹再丢在已经满目疮痍的黄土地上,而应该丢在附近的山林中,也许会对藏于其中的中国人大量杀伤。

对于这个才来战场数日的麾下,佐佐木大尉很难在战场上向他解释所谓战场凶险,只能默许。

因为要向山林投弹,那也不是夏基霸投一气就完事儿,少不得要降低点儿高度,能看到藏人最好,就算看不清好歹能确定一下那里能藏人,比如山谷中又比如山坡上。

于是,吉野小洋率领尚有炸弹的三架战机,将高度下降了4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