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谢迟(五)

年少足风流(五)

没有了前世那些变故,谢迟如今的名声可谓是好极,科举状元郎入仕,这些年来将分内之事办得很好,待人处事更是周到得很,进退得宜。

他俨然成了满京城世家子弟的标杆,被不少人拿来教育自家儿子。“你看看人家谢迟”,算得上是纨绔们深恶痛绝的一句。

傅珏自小就勤恳好学,爹娘倒是从未说过这样的话。

只不过这日,傅侍郎见过谢迟之后,晚间一家人用饭时,也忍不住夸了谢迟几句。

先前与姜从宁闲聊时,傅瑶听她提起,说是自家小弟因着母亲夸赞谢迟,还曾翻脸闹过。如今见着这情形,心不由得提起些,偏过头去看向自家二哥。

傅珏却并未因此介怀,反而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我今日下学回家时恰巧遇着了谢公子,他帮我解决了这几日来纠结的困惑,还说今后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大可以去问他。”

他神情中满是钦慕,感慨道:“谢公子讲得深入浅出,比夫子还要好些。”

颜氏见他态度诚恳,甚是欣慰道:“毕竟这可是咱们大周百年来最年轻的状元郎,自是超凡脱俗。”

傅瑶听着家人们轮番夸赞谢迟,唇角不自觉地翘起,忙不迭地点头。

像谢迟这样年少有为的少年郎,是最讨长辈们喜欢的。颜氏感慨了一番,又向傅瑶道:“我怎么听说,你今日是乘谢公子的车回来的?”

傅瑶点点头:“我被大雨困在了外边,谢哥哥凑巧路过,便顺道将我给捎回来了。”

“你竟认得他?”颜氏疑惑道。

“先前凑巧见过几面,”傅瑶如实说了,又趁机夸了句,“谢哥哥人很好,见着有难处的,总会帮一帮的。”

傅侍郎颔首道:“他的确很会做人。这般年纪能有这个心性,实在难得。”

年少有为的人不算少,但正因此,总难免恃才傲物,身上带着些轻狂气。可谢迟却不同,他身上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甚至可以说是“圆滑”。

但这个圆滑与那些官场沉沦多年的老油子又不同,恰到好处,并不会招人厌烦。

他能与清贵们谈风雅,也能与“俗人们”打交道。

傅侍郎在朝为官数年,深谙其中的门道,眼见着谢迟两三年间入了中枢,便知道此人前途无可限量。虽不知为何,谢迟对自家的态度要格外友善些,但他并不介意顺势结个善缘。

傅珏倒并未考虑这么多,只是记下了谢迟那句话,后来再有疑惑不解之处,当真寻了个机会请教他去了。

而谢迟的态度也证明了,那并不是一句敷衍的托词,不仅为他答疑解惑,甚至还将自己早些年写过的文章都整理出来,送给他参考。

几次下来,傅珏俨然已经成了谢公子的忠实拥趸,提起来便赞不绝口。傅瑶偶尔会往二哥书房来,兄妹两人聚在一处,最常做的就是一道“吹捧”谢迟。

日子久了,两家之间的往来也渐渐多了起来。

傅瑶某次到别家赴宴时凑巧遇着了谢朝云,她正犹豫着要不要去搭话,朝云便先找了过来。两人脾性相合,聊起来也很愉快。

谢朝云很喜欢这个生得好、性情又可爱的妹妹,甚至有些相见恨晚,再过生日之时,专程邀了她来自家玩。

谢迟已经有些日子未曾见过傅瑶,骤然在自家见着她,惊讶之余,也难免心情愉悦。

朝云将两人之间的交流看在眼中,等到晚些时候送人离开之后,向自家兄长意味深长道:“说起来这么些年了,我还是头一回见着你对哪个姑娘如此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