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

第095章

早前在谢家的时候,傅瑶时常会往书房去,她会避讳着不翻看谢迟的文书,但毕竟朝夕相处,难免会见着些许。

她曾无意中看过一封谢迟写给裴老将军的书信。

当初北狄筹谋许久,刺杀谢迟,骤然发难,致使谢迟昏迷不醒险些没能救回,而裴老将军也身受重伤。傅瑶是从谢朝云那里得知内情的,但这么久以来,从未听谢迟提过半句。

谢迟素来厌恶脆弱的情绪,更不会宣之于口,傅瑶很清楚这一点,故而也没敢多问。

只有在那封尚未写完的,要送往边关的信中,她才得以窥见些许谢迟的心绪。

那封信是劝裴老将军回京养病的。

谢迟说,他老人家年事已高,边关清苦,实在不适合养病,已然鞠躬尽瘁这么些年,如今也是时候该歇一歇了。

除此之外,谢迟还讲了刺杀之事原委,言辞间透着想要撂挑子不干的想法。

那些人想方设法地从他手中夺权,以致出了这样大的纰漏,却还要他来收拾烂摊子。谢迟一边认命地接手,刚醒过来便投入其中,但另一边却还是忍不住抱怨,想着索性撒手不管了。

自身经历使然,谢迟是个极为成熟的人,在裴老将军面前,才总算是有了些这个年纪该有的模样,也不再过多地掩饰自己的情绪。

但他兴许也知道裴老将军必然不会回京,抱怨完,又认命地讲起朝政和军务来。

那信并没写完,傅瑶大略看了眼,随即便避开了。

除却谢迟那有些任性的抱怨之外,她记忆犹新的,便是其中那句“我亦飘零久”。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那是谢迟难得感伤自身。

也是从那时起,傅瑶知道,裴老将军于他而言是如师如父般的存在。

裴将军对谢迟有知遇之恩,若不是他,谢迟当年兴许并没办法那么顺利地回京来,平定叛乱,报当年家破人亡之仇。

他这些年为着那承诺,就算再怎么不耐烦,也始终没有撂挑子走人,任劳任怨地收拾着这烂摊子。

如今裴老将军故去,若无主将坐镇,北境必有动乱,所以他得安排好京中的事情,尽快赶过去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