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一个个来

当然,难听归难听,理却挑不出什么错来。

严格意义上说,首倡册立,出阁,冠婚之功,从龙,扶立之功,实质上都是对天家有恩,所以论功的时候,其实是天家酬谢。

既然是天家酬谢,那么就得出手大方,不然的话,还怎么让底下的臣子,继续为天家效命呢?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可让王文说出来,就莫名的带着浓浓的火药味。

果不其然,这话说出来,就连天子的脸色也不大好看,忍不住轻轻咳嗽了一声。

这一下,王文才算是收敛下来,拱着手道。

“陛下,臣口不择言,请陛下降罪!”

朱祁钰轻轻的瞪了王文一眼,随后看着一脸难看的于谦,道。

“兵部正值整饬军屯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从兵部抽调官员,的确会有碍朝廷大政,于先生的顾虑朕明白。”

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个时候,作为天子,就不得不当这个和事佬了。

先是安抚了于谦两句,随后,朱祁钰话锋一转,道。

“但是,天官说的也有道理,首倡出阁之功,非同小可,若是不予擢升,外间不免有所议论。”

“既然天官说,让沈敬到东宫做少詹事,诸卿也没有什么意见,那便如此办理便是。”

“不过,为了不影响整饬军屯的大政,可待此事结束之后,再令沈敬入东宫,在此之前,先让他兼任詹事府的府丞,如何?”

这算是个折中的办法,虽然还是不情愿,但是,天子都开了金口,再拒绝就是不识抬举了。

因此,于谦也只得拱手道。

“陛下圣明。”

其实说白了,沈敬的官职,最难之处在于,既要予以擢升,又不能调离兵部。

这中间就有一个巨大的冲突,那就是,兵部之下,除了侍郎之外,便是四个清吏司。

考功司郎中是正五品,可侍郎却是正三品。

首倡之功虽重,可也不至于连升四级,还要横跨一个四品到三品的大槛,历朝以来,有这种幸运的,就只有前段时间,被羡慕嫉妒恨的项文曜。

但是,这位项侍郎,可是扎扎实实的在郎中的位置上干了好几年,加上考课是上等,又有了种种机缘巧合,在朝廷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掉了个大馅饼。

然而即便如此,项文曜在朝中,还是颇受非议,许多人都觉得他是幸进之辈。

而如今,朝廷已经渐渐从土木之役的巨大冲击之下恢复了过来,这种超擢自然是不可能再有复制的。

不能提拔为侍郎,那么,想要擢升,就只能往兵部外头掉,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天子的这个法子,算是平衡双方,但是,本质上还是支持了王文的意见,要将人调去詹事府。

只不过是先兼任五品府丞,然后待兵部事情结束,再行擢升而已。

当然,沈敬的问题,还是小事,更难处理的还在后头!

说到底,沈敬虽然功劳最大,但是,他算是天子党,无论如何,天子都是不会亏待他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沈敬的赏赐重了轻了的,都不会得罪天子。

可后头的两个人,朱鉴和朱仪,一个比一个不讨天子欢心。

朱仪就不说了,这位小公爷,简直是胆大包天,先是春猎上明目张胆的站队太上皇,春猎结束后,又拉着胡濙阻拦东厂进南宫。

这段日子以来,东厂可没少找这位小公爷的晦气,这其中,若是没有天子的默许,众人是决计不信的。

至于朱鉴,天子对他的观感大抵也算不上好。

虽然说,他没有公开为太上皇说过话,甚至于,当初遣派他出京迎回太上皇,也是天子的圣意,但是,这位朱阁老,在回京之后,表现的实在太拉胯。

没见到人家李实和罗绮,也是凭迎回太上皇的功劳提拔的,但是,罗绮就老老实实的,而李实更是被当做天子的亲信。

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朱鉴回京之后,上蹿下跳的实在有点厉害。

先是处处和身为次辅的俞士悦作对,将内阁闹得鸡犬不宁,后来,又在朝廷上主张为东宫备府,这就算了,到最后,还被戳穿这么做是为了谋求詹事府,最终闹得鸡飞蛋打,名声尽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