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

都是惯熟的活计,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只不过这口谕一宣,在场的一众大臣,便都松了一口气。

不论外间如何流言,朝廷上下,如今最害怕的,还是因此事耽搁了太子出阁的进程。

有了天子的这道口谕,他们便可将心放到肚子里了。

只不过,不知为何,王翺总觉得,这道口谕宣出来,所有人都一副意料之中的样子。

难不成,这内阁当中,只有他一个人沉不住气吗?

而且,这件事情流言汹汹,仅仅一日的时间,便舆论四起,可见这背后必定有人推手。

如果再结合各种猜测的指向,无论真相如何,但是至少现在,已经有诋毁天子名声的迹象出现了。

这种情况下,以天子从不吃亏的的性格,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的算了,可着实是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要知道,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也足够他们这些人获取详细的情况了,那个梃击香亭的内宦,当场身死,明显是早有准备,想要从他的身上追查,只怕不易。

既然如此,天子如今还按下此事不再提起,难道说,真的就是任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又或者,如此状况,天子也只能通过继续仪典的方式,来挽回影响?

心思一阵纷乱,待王翺醒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其他的一众大臣,都已经各自回到自己的公房中,开始处理公务了。

夕阳斜下,天边晕染出一片灿烂的云霞,踏着落日的余晖,老大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下衙回府,准备参加第二日的仪典。

和其他的阁臣一样,朱鉴下衙之后,乘着轿子离开了东华门,但是,他却没有直接回府,而是朝着城东的某处行去。

在一处巷子前停下,朱鉴下了轿子,很快,远处便来了一辆马车,摇摇晃晃的停下,马车上下来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人,对着朱鉴拱了拱手,道。

“见过明公。”

“嗯,路上说吧,莫误了时辰。”

见到此人,朱鉴点了点头,开口道。

随即,他和此人便先后上了马车,朝着西城一路行去……

“圣旨的事,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马车外头看着普通,但是内里却舒适的很,朱鉴坐在软榻上,开口问了一句。

对面的中年人立刻答道。

“知道了,除了詹事府,各处衙门,应该也已经收到了。”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的左春坊大学士,徐有贞!

这段日子下来,这位徐大人作为为数不多的东宫属官,亦是繁忙的很,但是,繁忙之余,徐大人也不忘做好自己的编外工作,除了按时参加太上皇一党的例会,就是跟朱阁老联络感情。

本着都是文臣的原则,这些日子下来,朱阁老已经将徐大人视为了自家后辈,关系亲近的很。

“唉,我当初就说过,陛下不会因为区区此事而如此冲动,拦下太子殿下出阁,可是,这些人被迷了眼,硬要这么做,如今,闹得东宫不宁,朝野纷乱,老夫倒要看看,他们还敢不敢继续冒头!”

提起此事,朱鉴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轻轻哼了一声,口气中带着几分嘲讽。

梃击香亭一事,别人不知道真相是什么。

但是,他却是知道的。

这背后,就是张輗那一群勋贵,在捣的鬼,其目的就是,想要借此机会,搅动朝局,好为成国公府复位。

而之所以他清楚这件事情,原因就在于……

“明公息怒,毕竟是太上皇的旨意,违背不得,学生也觉得此事不妥,但是,为大局计,也不得不为。”

马车虽然看着摇摇晃晃,但是内里却稳的很。

徐有贞低了低头,拱手开口,道。

一件事情,真相往往有很多种,人们往往自以为自己知道的就是真相,但是大多数时候,却未必是全部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