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天心莫测

军屯?

于谦皱眉思索了片刻,眼前顿时一亮。

这件边境军屯的糜烂,朝廷当中很早就有过讨论。

早在互市之前,天子和他,还有杨洪,范广等人,也曾经论及此事。

于谦还记得,当时天子还跟他说……

“陛下的意思是,望臣能去整饬私垦田,恢复军屯?”

这番领悟力,朱祁钰还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

“不错,太祖曾言,大明养兵百万,不费百姓粒米,先生饱览史书,当知洪武之时,我朝岁入尚不及如今,但边军例银耗费,却不足现今军费的十之一二。”

“其根源,便在于防线收缩,私田滥行,军屯废弛,将领腐败,如此重重积弊,致朝廷军费逐年递增,而底层军户的日子,却越过越苦。”

“朝廷不可能无限制的拿出银两支持边军,所以想要支撑起九边的建设,要从边军自身入手。”

于谦愣了片刻,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丝叹服。

这位陛下还真是……圣意难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边境的防线构筑上。

甚至于他,在得知被召见的时候,心中也隐约怀着一丝希冀,觉得天子可能是来拉偏架的。

但是,没有。

天子的想法,永远能想到所有人的前面。

到了这个时候,于谦忽然能明白过来,天子刚刚让户部维持边军每年的例银水平,究竟用意何在了。

诚如天子刚刚所言,洪武之时,大明的军费数量,占不到每年岁入的十分之一。

其核心原因,就是依靠于屯田,民运,开中等方式,让边军基本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那个时候,朝廷给予的京例银,更多属于赏赐性质的锦上添花,而非维持生存的必须。

但是,随着国家的安稳,当然,最重要的是塞王体系的破坏,京军边军轮守制度的确立,加上将领的腐败,私垦田的泛滥等种种原因。

军屯逐渐废弛,仅靠民运和开中,已经难以支撑边军庞大的靡耗,只能由朝廷出手来补足。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够整饬私垦田,重新恢复军屯,完全是有可能,让边军每年省下来一大批的银两。

如此一来,在户部维持原有京例银拨付不变的情况下,多出来的银两,完全可以用于九边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