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相互吹捧

综合下来,张老大人还是很满意的。

于是,在工作的交接上,也就更加上心了几分。

毕竟,接任工部尚书的,是老牌阁臣陈循老大人,他在清流当中的威望以及在内阁的经验,都是张敏十分需要的。

刚巧,陈循老大人久在清流,对于工部的这些庶务,也不算是特别拿手。

于是两个人通力合作,各取所需之下,近段时间关系也算是融洽的很。

朱祁钰接过来奏疏,大致看了看,果不其然,上头是两人的联名奏疏。

陈循以工部尚书的名义上奏,后头是张敏的副署。

匠户改制不是小事,朱祁钰又仔细的看了一遍,方道。

“二位卿家辛苦了,这套方案详实可用,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着实不错,过了这个年,便可逐步尝试实行了。”

陈循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拱了拱手道。

“谢陛下赞誉,此皆张阁老之功,老臣不过是捡了个便宜罢了。”

这倒是实话,匠户改制,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允许匠户捐银这么简单的。

大明定户籍制度,是为了保证朝廷在随时需要各种人才的时候,能够保证有足够的人手。

这是朝廷安定的根本。

要推行改制,必须要在保证这一条的大前提下进行,哪些地方能改,哪些地方不能改。

改了之后,如何保证官家作坊以及大规模营建的效率和质量,还有原本负责这方面的官员调动。

方方面面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非是张敏这种工部老手,根本不可能在这区区两个月的时间里头,拿出这么一套完整详实的方案出来。

因此上,陈循说自己捡了个大便宜,倒是真心的。

他接任工部尚书的时候,这套方案基本上已经完全敲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些细节的修改。

要说,张敏自己上奏,把功劳揽了去也不是不行。

但是张敏没有,虽然说是打着自己的小心思,但是这个情,陈循还是要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