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要重开东江镇?

大明祖孙 晴空一度 1334 字 1天前

沈廷扬深深叹了一口气,略带羡慕地说道:“光是赚钱以外,郑家拥有的水师力量也堪称第一,他麾下拥有三千艘船只和十余万大军,据说南洋所有的船只都必须要向郑家进贡一部分金银,才能在船头上挂上郑家的旗号,便可横行南洋。若是有人不挂郑家令旗,那么就会成为南洋海盗们的目标。”

朱慈烺听到这里,轻声道:“郑家虽然是海上的庞然大物,可是并不是没有其自身的弱点,至少他们眼下从名义上还是我大明的人。”

崇祯元年,郑芝龙打着‘剪除夷寇、剿平诸盗’,向福建巡抚熊文灿表示投诚,并且被授予了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而当时郑芝龙麾下还有三万余人,船只一千多艘,还没有到最鼎盛的时期。

一直到崇祯六年时,荷兰人度联合其他势力合取郑芝龙,却反而被郑芝龙在金门海战中击溃,从此郑氏彻底垄断南洋海贸巨利,以此富可敌国,甚至还自行筑城安平镇,一时间‘八闽以郑氏为长城’。

到了如今,郑芝龙的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无论是汉人、日本人、朝鲜人都在为郑家效力,成为了海上的霸主。

在这种情况下,郑家之于大明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

如果郑氏真打算出兵援助大明,反而会让朝堂上的崇祯和大臣们担忧,因此无论战局到了多么不利的情况,都未曾向郑氏发过请援的要求。

请神容易送神难,即便是朱慈烺本人,他也不想把这个海上霸主招惹过来,不管郑家是不是出了一个郑成功,可是眼下当家做主的可是老奸巨猾的郑芝龙,这个老海盗心里从来没有所谓的忠诚信义可言,有的只有利益的盘算。

当然,朱慈烺明白虽然眼下不能同郑家关系拉得太近,但是有限度的海上贸易合作并没有什么问题,至少无论是铁矿还是匠人,都可以让郑家帮忙搜罗,而且到时候朱慈烺还能构建一条海上贸易的通道,具备非常重大的意义。

“殿下,对付这种人,还是要小心谨慎一些。”

沈廷扬轻轻摇了摇头,道:“如果陛下想要通过海贸来获取利润,暂时可以给郑家一个名头,到时候他们也多少会卖个面子。”

说白了,这是朝廷非常传统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眼下拿郑家没有什么办法,可是郑家也不敢贸然得罪朝廷太深,双方彼此互相给个面子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