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

因为之前耽误的一年,同学们都感觉到了压力,那么多课程都需要学精通了,所有的人都几乎废寝忘食地学,以至于那一年,大家伙的课外活动都缩减了。

到了这一学期期末考试结束,乌桃拿到了自己的成绩单,在系里她是第四名。

乌桃看着这成绩,松了口气,这已经是非常优秀的成绩了。

她觉得自己并不是特别聪明的,能在这天之骄子云集的清华校园占到这个排名,她甚至为自己感到骄傲,她可以想到,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是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拿到了这个成绩,她也愉快地准备放假了,先去找了孟士萱。

孟士萱就在人民大学,从清华西门,沿着中关村往南去,就几站地,就能到达人民大学的东门了。

乌桃知道这条街以后可能名声很大,坐在公交车上,便特意观察了一番,现在真是看不出什么特别,只有一些破败的四合院,低矮残破的灰墙里面可以看到晾在铁绳上的灰绿蓝衣服,这在北京任何一处都是轻易可见的。

改革开放的口号已经提出,但那只是顶层的号召,从顶层传达到中层,再激发起最底层的能动性,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氛围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乌桃看着这一切,开始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出生于1960年,赶上了高考放开最早的一班车,接受着全中国先进的教育,等她大学毕业就是1983年,哪怕读硕士好了,再晚几年,也是正好赶上改革开放最好的时候。

她想,教育背景就是她为自己打造的人生新起点,她不敢说自己是最优秀的,但也足以凭着自己的起点在这个时代乘风破浪了。

她再次想起那个纪录片来。

她觉得,不管如何,她已经逆天改命了吧。

到了人民大学,去了孟士萱宿舍,一问才知道,孟士萱竟然已经去自己学校找自己了。

她的舍友惊讶地说:“没过去吗?她也就出发没多久,提着一包子东西,说要给你的。”

乌桃无奈:“那估计是走岔了,得,我赶紧回我们学校吧。”

两个人学校距离不算太远,自然经常来往,互相照应着。

乌桃当即赶回去,急匆匆地往回走,生怕万一再走岔了,好在这一次走到宿舍楼下,就见孟士萱正在那里看爬山虎。

她看到乌桃,顿时高兴起来:“你可算回来了,我都饿死了!”

乌桃:“知道你今天也放假,我去你们学校找你了。”

孟士萱:“我也来找你了,我想吃你们学校的饭,你们学校的饭好吃。”

乌桃好笑:“你怎么就想着吃,走吧!”

当下两个人先回宿舍拿了搪瓷缸。孟士萱时常过来找她,所以她准备了一个多余的,这样两个人可以一起吃饭。

孟士萱也把自己的网兜拿出来,里面是一大包点心,还有一些奶糖:“都给你了,给你们宿舍人分分,吃不了的话带回去给阿姨吧。”

乌桃:“你哪来这么多好东西?”

孟士萱得意笑了:“你别管了,我要东西,门路还不多吗?前些天我妈单位还给我送慰问呢!”

乌桃想想也是,也就没问。

孟士萱手头有些钱,在乌桃的劝说下,去年拿出来三千块,买了一处小院子,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但总算是有一个自己的窝了。

她也会来事,她妈单位的领导对她赞赏有加,因为她是烈士子女,对她处处照顾。

她在学校,长得漂亮,参加了学生会,还处过两个对象,反正比乌桃的大学生活精彩多了。

两个人收拾了东西,就赶过去食堂了

清华有好几个食堂,不过按照规定,大家只能去指定的食堂用餐,发的饭票也是指定食堂的,乌桃被指定的食堂就是四食堂,这时候已经有不少同学放假回家了,食堂人不多,大多都是男生。

这边有几个肉食做得不错,比如滑熘里脊,就连孟士萱都说好吃。

正吃着,就听到那边有人喊乌桃同学,乌桃抬头一看,竟然是何锡清。

自从那天晚上何锡清对乌桃说了那番话后,再之后,大家还是像普通同学一样相处,不过或许是因为这个,乌桃对何锡清多了几分关注,明显可以感觉到,何锡清对自己很关照,是那种不会引起人反感,也不会让其它同学多想的关照,不着痕迹,但确实有。

这让乌桃对何锡清有了感激和欣赏,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优秀的。

如果不是乌桃现在实在无心处对象这种事,她一定会考虑一下何锡清的。

何锡清和乌桃打了招呼后,也就坐下一起吃饭了,乌桃也向何锡清介绍了孟士萱。

何锡清热情地说:“是人民大学的才女吧,久闻大名!”

孟士萱听这话便笑起来:“这还久闻大名了,你听说过我?”

何锡清认真地道:“我有个以前一起插队的朋友,就在你们学校,我过去你们学校,看到校报上有你,而且你之前来找乌桃同学,我远远看到过。”

孟士萱:“原来是这样。”

当下大家伙一起吃饭,吃饭间,何锡清却说起一桩事。

现在班里同学也都拿到了成绩单,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加了这么多课程,实在是有些艰难,况且那些教材是才翻译过来的,国内根本没有任何相关的资料,只能对着教材硬啃,有的本身英语基础薄弱,现在一时半刻实在跟不上。

于是何锡清便和大家伙商量了,暑假的时候那些不打算离京的可以成立学习互助小组,到时候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他这么一提议,倒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拥护。

有些距离家太远了,回家一趟不容易,路费不知道多少,便想着暑假干脆留在北京,没准还能找到零工做做,好歹挣一点钱补贴家用,当然也有些距离家近的,或者干脆家就是北京的,可以先回家一趟再马上回来。

何锡清望着乌桃道:“江乌桃同学,现在大概有十几个同学很赞同这件事,愿意参加。你这次跟着老师翻译了教材,应该对这些教材比较熟悉,而且你这次考试成绩很好,你家又是北京的,能不能参与我们的互助小组?”

乌桃自然没得拒绝:“行,本来我们宿舍王云若这次考得不好,我就说回头我们可以一对一帮助,如果有别的同学有这个需要,咱们也应该支持,我暑假没什么事,家距离这里也不远,我肯定能参与。”

何锡清一下子高兴起来:“这个暑假,我安排了不少活动,除了咱们的同学互助学习小组,我还联系了小清河排污活动。”

乌桃:“小清河排污?”

何锡清道:“是,就咱们北边那条河,现在污染很严重,我已经联系了支队,我们义务劳动,治理污水。”

乌桃来了兴致,清华的西边是圆明园,而北边没多远就是一条河,叫小清河,那小清河原本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不过这些年,因为上游的毛纺厂排放了污水,这条河已经远不如当初清澈了,走过的时候总是能闻到臭味,到了夏天,上面还浮着很多脏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