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红楼29

没错,是她自己,而不是原主。

原主纵然从小进学,又天资聪颖,可她是个姑娘,又身体不好。

桑疾给她安排的课程,除了《弟子规》,《幼学琼林》,《千家诗》等启蒙书籍外,只通读了一遍四书五经,并没有深入了解。

然后原主读了史书,桑家家训,读史可以明智,所以桑家无论男女,都是要读史书的,最后是女四书。

没错,即便桑家这么开明,原主还是要读女四书,以及针线,管家等女子需要学的内容。

桑语理清了原主的记忆后,再对比自己会的,就知道差异有多大。

她精通琴棋书画礼御射,诗酒茶,调香,雕刻等等等等,学问上,她精研四书五经,会写八股文,能诗会诵,这真是……有够奇特的。

所以她给两个小家伙上课绰绰有余,她甚至还能教他们到中进士为止。

桑语一手教案,一手教鞭,给两个小家伙讲历史故事。

历史可以是深奥的学问,也可以是浅显的知识,只要里面的道理不变味,那换一个小孩子能理解的方式,也没什么大不了。

诚哥儿和谚哥儿就很喜欢听她讲故事,每次都目不转睛,炯炯有神。

说完了《公羊传》里的一则小故事,桑语停下来,“都听懂了吗?”

两个小家伙连连点头,眼睛里闪耀着星星,奶声奶气的道,“听懂了。”

“那么,请桑城重复一遍。”桑语放下手,笑着坐下。

诚哥儿大大方方站起来,开始复述,和桑语讲得有八分相似,最后还说了自己的理解,虽然有点偏差,但能独立思考,已经非常不错了。

桑语纠正了他一些小错误,就笑眯眯地让他坐下,开始询问谚哥儿,“谚哥儿你呢,可以复述吗?”

“姐姐,你应该叫我桑谚,”谚哥儿奶声奶气的道。

“那么,你是不是也该叫姐姐夫子?”桑语笑着道。

“夫子姐姐,谚哥儿会。”谚哥儿从善如流,只是白白嫩嫩的包子脸,一点也看不出严肃的样子,而是可爱极了。

“好的,那么现在请桑谚复述。”桑语忍着笑道。

谚哥儿毕竟还小,记忆力比不上哥哥,但复述的内容前面是对的,后面就有点混乱了。

桑语纠正了他后面的错误,再让他重复一遍,就有九成正确了。

可见这两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如果桑家的孩子都像他们一样聪慧懂事,那难怪族长迫不及待地现在就开始铺路了。

讲完故事,桑语看了一眼时间,差不多快到午餐时间了,上午一共上了两节课,一节每个时辰,也就是一小时。

一节读蒙书,一节讲历史,虽然是以故事的形式,但要让两个孩子都记住,也耗费了不少精力。

桑语让人带两个小家伙下去用膳,午休过后,谚哥儿可以玩耍一会儿,诚哥儿就要开始练字了。

他已经五岁了,练字不能麻烦,即便现在写不好,也得养成习惯。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桑语养孩子养得兴起,桑度等人就回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黄淮那边已经平稳下来,桑度他们的任务也完成了,回京后打算接上诚哥儿和谚哥儿回姑苏。

桑语有点不舍,“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度叔不多待一段时间吗?这些天你们一直忙,都没有好好逛过京城。”

桑度摇摇头,“都已经深秋了,再过段时间就要入冬了,天冷了出门,我怕两个孩子受不住。”

桑语有点遗憾,但也没说什么,让管家为他们准备行礼,以及给桑家族人的礼物。

这期间有很多都是给两个小家伙的,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桑语还挺喜欢他们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以后就是孤儿了,虽然叔伯会照看,但哪里比得上亲生父母,桑语难免多操心了一点,给他们准备了往后两年都用得上的物品。

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缘分,桑度就没有阻止,而是耐心地换了一艘更大的船,能放下桑语准备的这么多东西。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出发的前夕,一件事打破了他们的计划。

先是李府送来帖子,说李六娘出了孝,要举办一场出孝礼,请他们去观摩。

桑语没去,也没告诉两个孩子。

他们好不容易忘记了来自母亲抛弃的伤痛,往后数年都不可能见面,现在又何必纠缠呢。

可就因为这样,李六娘在出孝礼上闹出了事。

以往见不到还好,可之前见过一次孩子,李六娘就落下了心病,日思夜想。

一边是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一边是可爱懂事的两个儿子,哪边她都舍不得,哪边她都想要。

一会儿觉得自己再嫁是应该的,本朝那么多寡妇再嫁,凭什么她就要守节?

一会儿又觉得为了富贵抛弃孩子,她不是个好母亲,要受到别人的唾骂。

日日天人交战,让她心力交瘁,等到出孝礼时,偶然间听丫鬟提到,府里给桑县主送了帖子。

她就暗暗期待着,不知道是期待见到两个孩子,还是期待孩子能原谅她这个母亲。

总之,她就是认定了两个孩子会来。

可惜的是,李家并没有这个脸面,让桑语带着两个孩子前去。

浑浑噩噩举办完出孝礼后,李六娘当下就绷不住了,心里翻来覆去都是,两个孩子没来,是怨恨她这个当母亲的。

愧疚感让她后悔了,说出不嫁的话来。

本来第二天是西平郡王府的管家过来送聘礼,日子选定在半月后,再是侧妃,那也是纳妾,有聘礼和正式的日子,就已经是王府看重了。

更何况人家还等待了你守前夫孝结束,本该是功德圆满。

可因为昨天的事,李六娘心里的愧疚占了上风,管家带着聘礼来时,她一口回绝了。

这下子就把两家的脸面往地下踩,原本说好的事,你居然中途变卦,管家当家脸色不好,带着人把聘礼抬回去了。

可这么一来,李六娘又后悔了,尤其是李家主和李夫人不高兴后,给她的待遇一下子没了,她就更觉得浑身难受。

西平郡王那边,或许是很久没有这么合他心意的寡妇了,又等了一段时间,没得到就很上心。

他还特意跑了一趟李府,送来了珠宝首饰,绫罗绸缎。

都是寡妇了,李家也没有避嫌的意思,就直接让西平郡王见到了李六娘。

李六娘原本就隐隐后悔,见到年满五十,却依然风度翩翩,富贵满堂的王爷,心里不由就更有了偏向。

不过她是聪明的,至少有一点小聪明,见西平郡王一脸温柔小意,当即哭得肝肠寸断,“我是个坏女人,我不是个好母亲,怎么能为了想要嫁给王爷,就抛弃两个孩子。呜呜呜,对不起王爷,辜负了您的厚爱,可我实在不能放弃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呀,呜呜呜。”

西平郡王原本也不排除女人带孩子进门,当下立刻安慰道,“那有什么,你不想抛弃两个孩子是对的,我就喜欢你这样善良的女人。”

“谢王爷体谅,可惜我无福,不能再嫁给王爷了……”李六娘心里一跳,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在脑海里成型,不过嘴上却依然说着推拒的话。

“很不必如此,王府不缺两个孩子的饭吃,以后他们进了王府,我待他们会像亲生的孩子一样,所以你大可以带着他们嫁进来。”西平郡王觉得这不算事。

“可是,呜呜呜,可是桑家不会同意的,他们不允许我把孩子带走。”李六娘哭着道。

“桑家?哪个桑家?”西平郡王是个老纨绔,一辈子都在吃喝玩乐,也很少关注京城发生的大事,也就不知道这所谓的桑家是哪个。

他身后的小厮凑上来道,“就是前不久被皇帝下旨褒奖是耕读之家的那个桑家,对了,他们家还出了一位县主,据说和瑞王和四皇子关系都不错。”

西平郡王微微眯起眼,能当纨绔,还不影响到王府,他是非常识时务的,因此就多问了一句,“这两小孩和桑县主的关系?”

“只是在族人而已,”李六娘忙道,“桑县主是二房那一支,我们只是七房,早已出了五服。”

也就是说,桑县主没道理为了出五服的族人,和西平郡王府对着干。

西平郡王点点头,“我会让王妃给县主下帖子,你就放心等着吧,绝不叫你儿子离了你去。”

“真的?”李六娘脸上泛光,高兴不已。

见到美人这么高兴,西平郡王也满意,拉着美人的手,说了好一段情话,这才留下东西,带着小厮离开了。

第二天,桑语就接到了西平郡王妃的帖子,帖子上说邀请桑语去赏花,可以的话,带上李氏两个孩子。

王妃感受到了李六娘不是个安分的,可一个内宅妇人,以后要在她手底下讨生活,敢不安分,她有的是手段治她。

可这两个孩子不一样,背后有桑县主这个族姐,勉强算是靠山。要是他们也不安分,那就是给自己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