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古代女军医5

“听你大哥的。”姜望拍拍女儿的手,起身跟李芳娘商量收拾带走哪些东西。

姜宓看眼姜越:“大哥,我随你回家跟大伯、二伯说一声。”

“先去医馆,跟你师傅通个信。”姜越起身道。

“好。”

近来镇中巡查的严,去医馆的路上全凭姜越的腰牌,两人才一路畅通无阻。

到了医馆,杨大夫跟六叔带着仆人正在收拾东西,早在半刻钟前,他们已收到巫齐送来的征招令,明早前往平城配合姜宓制药教学。

“云初啊,”杨大夫放下手头整理的医书,笑呵呵道,“因为你,我也算享受了番军医待遇。”

“给老师添麻烦了。”姜宓躬身行礼。

“焉知不是机遇?”杨大夫乐观地笑道,“家里也要收拾、按排吧,行了,赶紧回去,明日还要赶路。”

姜宓再次躬身施了一礼,这才随姜越步出医馆,朝大伯家走去。

“云初,”姜越就着手中火把的光茫,打量眼身旁低矮瘦弱的二弟,“你早先随人学过医?”

“看过一些医书。过来后,家中生活困难,阿爹、大妹和小菁又相继病卧不起,云初想承担一二,就拜在杨大夫门下,随他学习诊脉开方施针。”

“你跟他学习月余,医术却已远在他之上。”姜越孤疑且目带审视道,“这个怎么解释?”

姜宓展颜一笑,双手负于身后,悠然道:“大哥相信有人过目不忘,记忆超群吗?”

姜越瞠目,继而激动得一把扣住姜宓的肩胛:“你的意思是,你过目不忘,记忆超群?!这、这要是读书科举……”

想到他姜家的罪名,还有三代不许科举,姜越颓然地松开姜宓,一拳击向路旁的拴马桩。

“喀嚓”一声,拴马桩折成两断,撞向前方的土墙,引得巡视的兵士奔来查看。

姜宓躬身解释了番,又取下姜越的腰牌给人看过,两人才被放行。

姜越由着姜宓拽着衣袖走出半里,方才凄然道:“云初,你不该回来。早知你聪慧过人,记忆力这么好,拼尽我姜家剩余的人脉,我和你大伯也会帮你置办一份农家子的户藉……”

“大哥,我不喜四书五经,不喜八股文,唯独对学医尚有几分兴趣。”

姜越瞬间哑然。

姜宓松开他,笑笑:“天下万物,三百六十行,不是只有科举一途才能救我姜家。你看,今天我不就凭几张药方,入了巫将军、卫军师的眼。”

“来年,你又焉知我不会带领姜家走出这西南边境?”

“可医者终是……”姜越看着姜宓脸上的笑颜,闭了闭眼,喃道,“贱业!”

巫家昱、卫成贯带人过来,没有瞒过姜信的耳目,当然,巫家昱也没想瞒谁,小小姜氏一族他也没放在眼里,若不是这儿有一个姜宓,这一生他都不会踏入。

姜越带姜宓到家,堂屋里已经坐满了人,张氏冲泡了壶姜茶递给坐在门口的一位旁支侄子,正由他挨个儿给大家斟茶。

很多族人还是第一次见姜宓,他们打量着身形单薄削瘦的小子,心情激动而又不敢相信,就是这么个弱冠的孩子,几张药方完成了他们奋斗二十年都没达成的目标——入得边疆参将的眼,进入军中,挣得几分军功,让后代脱去身上的罪责,堂堂正正地走出这里。

该说的,先一步过来的姜望已经说过了,姜宓过来,姜望便让姜越领着她,从里到外挨个儿认认人,随之姜信拿出族谱在众人的见证下,添上她的名字。

为了让姜宓出外行走名声好听,大家一致让姜信把她记作嫡子,写在姜望和李芳娘名下。

姜腾,字云初。

“云初,”犹豫了很久,庶出的姜泽还是顶着姜信、姜庭、姜望的目光,硬着头皮道,“要配药是不是需要好多人,你看能不能把你堂弟带去……”

“老五!”姜信脸一板,喝道,“方才我说的话,没听见?”

“大伯,”姜宓叫了声,躬身冲大家团团施礼道,“大家不用担心,打仗前,姜氏一族我肯定要全部安排妥当,只一点,还请给我点时间。”

姜信蹙了下眉,倒底没阻止。

姜泽一愣,起身托起姜宓:“好孩子、好孩子,我们年纪大了,入伍也能混口饭吃,就是放不下家里的孩子……”

“五叔放心,云初明白。”

送走诸人,姜宓往姜信身旁一坐:“大伯,明天巫护卫来了,我希望你和大娘,还有二伯、二娘,能跟我们一起走,后面,各家各户我再做安排。”

姜信瞅眼妻儿,摇摇头:“你们一家先去,族人这里你不用担心,我和你大哥来安排。”

姜宓见他这样,知道不看到他们一家在平城站住脚,是劝不动他的,遂便没在说什么。

回到家,李芳娘带着姜灵、姜菁已经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只一点,姜宓已经女扮男装改为“姜腾”,但明天却必须有一个女版的“姜宓”跟他们上马车。

姜宓想想:“做一个木头的假人吧,明天用被子包着抱上马车,就说夜间受凉病了。”

姜望颔首。

两人忙了大半夜,天蒙蒙亮时,一个似模似样的假人才做好。

装上衣服鞋袜,戴上一家子各剪一缕头发拌着黑线制成的假发,用被子一裹,若不是近身接触还真发现不了。

与之同时,参将府的姜明珠接到丫鬟传来的消息,说是巫将军一早派人来找老爷,为军户姜氏一族审请一纸迁移证。

姜明珠正坐在梳妆台前,由婆子梳头簪花,闻言,手中小巧精美的玻璃镜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碎得稀巴烂。

“哎啊姨娘,你这是做什么?”丫鬟心疼地忙蹲下去捡,“府中总共得了两面,夫人那里一面,这一面你好不容易跟老爷求了又求,才求来的。”

姜明珠也心疼,却瞧不得丫鬟一副没见过面的眼浅模样,抬腿一脚将人踢开,不耐地斥道:“滚——”

丫鬟捧着黄金镜柄,镜子碎片忙不跌跑出门去。

“迁移证?!”姜明珠染着豆蔻的长长指甲一下一下敲击着桌面,不明白,自己明明让人把京城来的梁太医敲折腿拦在平城,阻止了姜宓拜师,她怎么还是入了巫家昱的眼?

摆摆手让梳头的婆子退下,姜明珠起身去西厢的书房,提笔写下一行字,待墨干了,卷巴卷巴塞进一批布里,拿包袱皮包好,另取了个荷包装上二两散碎银子。

“来人。”

一个哑婆悄默声地走了进来。

“给我娘送去。”

汪氏接到消息赶来,李芳娘正背着假人上车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