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时光照进生活里9

用完饭,姜可颂、丁文洋没急着走。

姜宓要配药,姜可颂留下帮忙,丁文洋给于小军补英语口语。

村长还没把诊脉本寄来,姜宓看的病例是他让儿子用手机拍下发来的。

除庆大娘、秋嫂子、小芳,还有五位病人,说是隔壁村的,人家把钱打到小军手机上了。

厨房的洗刷交给于大山,殷月也来帮忙,姜宓根据病例和以往原主给几人的配药记录,重新调整了下方子,然后开始抓药、称量、打包。

姜可颂不用称,他自小就随姜老学医,三岁背药经,四岁辨认药材,十岁给人看诊,什么药质量如何一看就知,一包药哪些药材要几克,随手一抓误差不会超过0.1克。

有两人帮忙,四十分钟八个人一个月的药量就配好了。

一人一箱,胶带封口,只等明天寄出去。

书房,丁文洋带着兄弟俩还在练口语,姜可颂洗洗手,走到茶台前,在姜宓对面坐下:“大娘,你还记得武之善吗?”

那个练习生。

姜宓跟着视频学功夫茶,初见成效,斟了杯给姜可颂:“记得,歌唱的不错。”

“他今天来中医院找我,想让我给他奶奶施针。他奶奶是尿毒症,急需换肾,医院里没有适合她的□□,他想让我用天元九针帮他奶奶激发出身体的机能,提高免疫力,为他寻找□□争取时间。”

“我去看了,肾性贫血已经很严重,而且还出现了酸中毒。就是现在找到□□,没有三个月的调养也不能换肾。我做了个施针方案,想让你帮我看看,”姜可颂说着,打开手机把老太太的病例和身体的各项数据点开递给姜宓。

姜宓滑动着手机挨张看过,招手让殷月拿纸笔过来,然后写了张方子和施针方案给姜可颂:“跟你的对比一下,看看差别在哪里?”

差别啊,有点大。

大娘的施针文案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更完善。

药方嘛,还算温和。

姜宓扫了眼,点点头:“你医药方面学的比我扎实多了。”

姜可颂收起姜宓写的施针方案和改后的药方,笑道:“下周我们医院考核,在这期间你要不要去我姑奶开的宏善堂去逛逛,那里药材齐全,各项规定都是比照中医院来的,闲睱了你也可以帮人看看诊,你不方便开药施针(没证),可以带上殷月,或是我哪天有空过去给你当助手。”

“行,去前我给你打电话。”

两人又聊了会儿,丁文洋教学告一段落,出来告辞。

姜宓招手让他过去,给他号了号脉,叮嘱了几句,起身送两人。

殷月拦住道:“大娘,你今天的卷子不还没做吗,你去书房忙吧,我和小军、小松送他们。”

姜宓微一颔首,跟两人挥挥手,去了书房。

几人出门,按下电梯,等待的空档,姜可颂看向殷月:“有事?”

殷月冲丁文洋使了个眼色,让他带俩兄弟到一边玩,跟姜可颂道:“小松想转学到外国语小学,大娘下午跟学校打电话,对方有些不愿意接收,说是让大娘明天带小松过去看看,我怕人家到时候随便找个什么借口就拒绝了。”

“知道了,这事我来办,你带小军、小松回去吧。郭彤还没抓住,小松上学得有人接送,以后你辛苦点,每月我补你一万。”

殷月瞪他:“我现在跟着大娘学针灸,怎么算也是她第一个收的徒弟,接送小松那不是应该的吗?别忘了,小松还叫我姐呢。”

姜可颂笑笑,过去揉了把俩兄弟的头,叫上丁文洋进电梯走了。

翌日,很顺利,笔试于小松门门满分,面试几个老师都打了优,不等姜宓带于小松走出学校,就接到了校办的电话,让明天来办入学手续。

姜宓挂断电话,抱起小家伙转圈笑道:“我们小松真棒,太优秀了!”

于小松看着奶奶高兴的模样,抿着嘴,红了眼。前世也是如此,小小一点成就,奶奶便为他高兴的不行。

“怎么还哭了?”姜宓笑着将人放下,点了点他的鼻尖,“走,不回家了,奶奶带你吃大餐,咱们庆祝一下。”

“大哥该说你偏心了。”昨天大哥入学,奶奶可没说庆祝,想着,于小松翘了翘嘴角,眼里是藏不住的欢喜。

“叫他一起,还有你小月姐、大山哥。”

拿出手机查了下,附近有家烤肉店,想到上回烤肉没吃成,姜宓今儿高兴,也不嫌贵了,瞅了下时间离小军放学还有一个多小时,先给殷月打电话,让她带于大山过来。

等人的空挡,姜宓带小松走进一家表店,给自己买了款机械表,给小松、小军各挑了款多功能儿童表。

于小军放学刚一踏出教室打开手机,就接到了殷月打来的电话:“小月姐。”

“快出来,咱们去外面吃烤肉。”

“吃什么烤肉,580元/位,贵死啦!”

“小松的学校定下来了,你奶高兴说要庆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