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章

但理智告诉他,苏小满说的话肯定没有别的意思。

果然,下一句,她就道:“我也希望和你们写信,两位婶子、还有幼娘、玉芝姐等等都说好了,要每个月给我写信。”

苏小满的眼睛亮闪闪的,“大人,如果方便的话,能不能让她们的信也跟着你的信一起走?”跟着沈大人走,多有保障啊。

沈知卿心头涌起“果然如此”的感慨。

他竟然没多失望,还有一种这样才正常的感觉。

“没问题,”他想了想,心头突然涌起一个念头,“你说,既然都要送信了,那为什么不干脆组织起一个队伍,顺便帮其他人送信呢?”

苏小满瞪大眼睛看向沈知卿。

果然是状元,果然是沈大人啊,这样一想,就把邮-政给想出来了。

沈知卿回看她:“怎么,你觉得不好?”他觉得挺好的,利人利己。

“不,沈大人,”苏小满由衷感慨:“是太好了。”

小姨夫在边城和京城之间搞物流才刚刚踏上正规,现在沈知卿就想出了一个简易版的邮-政,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她没隐瞒小姨夫那边的情况,不过在说辞上肯定是不可能透露她和小姨夫之间的关系,毕竟他们还没认亲。

“我回来时知道边城有个农场主已经做起了类似的生意,他是和朝廷合作,一起养马,然后在边城和京城之间来回运送货物和信件。”

沈知卿:“竟然有这事?也不知邸报为何没提这事?”

“我猜应该是想摸索出一个模式,让各地都可以参考,建立起这样的运输方式。”苏小满倒是知道真实情况,她小姨夫那边的马数量足够,便干脆一次性到位,把边城和附近的大城池都囊括了进来,铺开的点比较多,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沈知卿对此事很感兴趣,问了苏小满很多相关细节。苏小满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最后,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小村,就算是再偏僻的地方,也需要通信。”

“那此事必定耗费不少,不光是心血,还有银钱和人力。”沈知卿一眼看破背后所需要的支持力度。但是,他跃跃欲试,有种很想做到的冲动。不放弃每一个百姓,这曾经也是他的所想,今日与苏小满的谈话,更让他坚定了这个想法。

“我会努力做到的。”他认真地和苏小满道。

他知道,她一定也希望能这样。

“好。”苏小满露出真心的笑,她很期待这一天。

而无巧不成书,就在第二天,从京城送来的邸报就说了这边京物流一事,边城和京城来回输送物品和信件。

“物流……”沈知卿细细琢磨了一下这个词语,觉得十分贴切。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下昨晚已经写好的奏折,这才送与官差,让官差送呈圣上。

他有预感,这次的奏折,也一定会让圣上的龙心大悦,更会让百姓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次与圣上在辇车里面对面谈话,他能感觉到如今的圣上,作风与先皇很不一样。如今的圣上更注重实务,更为百姓着想,更有贤明之风。

就连皇后,也是一个不同的奇女子。

可为什么,先皇在时,圣上作为太子时,这夫妻两的名气一点都不显?沈知卿不愿深想,皇家的事可不是他能够探寻的。

……

再不舍,苏小满也还是要离开了。

或许是她的理由太过充分,比起离别,这次更像是欢送。

林婶子和杨婶子很细心,再三检查过了苏小满车上的东西,确认即便是没办法在客栈投宿,也能在野外过得很好。

苏小满和二舅姥爷朝大家挥手。

“走吧。”二舅姥爷道。

苏小满点头。

马车动了,苏小满掀起帘子,看到的是沈知卿的侧脸。

沈知卿骑在马上,他今天要去城外查看农事,顺便送苏小满出城,至于这个顺便是真顺便还是假顺便,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木盒子:“这是城外寺院方丈亲自做的解毒丸,如果遇上突发情况,可以一用。”

解毒丸?这不是在武侠片才会出现的东西吗?苏小满接过,好奇地看了看木盒。

“能解百毒?”她说出武侠片经常有的台词。

沈知卿哭笑不得:“怎么可能?剧毒肯定是不能解的,但是,寻常的毒能拖延一段时间,若是在野外遇袭,起码能撑到找大夫。”

苏小满郑重地收下了。虽然小舅和小舅妈派了暗卫保护他们,但能多一重保障也是好的,古代的医疗条件还是不够发达。

苏小满收了这份大礼,想了想,也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

“礼尚往来。”她往沈知卿的方向推了推。

沈知卿没客气,利索收下。

很快到了城外,沈知卿的路在另一个方向,不能再送了。

帘子放下时,二舅姥爷哼了一声,特地让沈知卿听到。他这个过来人隐隐地明白了沈知卿的意图。

沈知卿摸摸鼻子,朝长辈拱手行礼。

苏小满放下帘子,马车里只剩下两人,她询问起二舅姥爷刚才那样做的原因。

二舅姥爷:“你们刚才只顾说话,都不理睬我。”

苏小满好笑地拿出盒子:“您也可以主动跟我们说啊。现在我们来看看沈大人送的解毒丸到底长啥样吧?”

这颗丸子充满了神秘色彩,她很好奇是不是像是电视剧里巧克力球的模样。

二舅姥爷也很好奇,他也没见过。

有了这事,二舅姥爷刚才的话当然是翻篇了。

两人齐齐将视线集中在苏小满手里的小盒子上,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瓷瓶,再扭开,才能看到里面的丸到底长什么样。

倒出来一看,丸子长得圆滚滚的,像是龙眼核那般大小,不过气味很浓郁,草本植物的清香充斥在鼻端。

苏小满赶紧放回去。解毒丸只有一颗,可想而知有多么珍贵。

幸好,这颗解毒丸在路上并没有派上用场,他们一路顺畅地来到京城。来到京城,他们更是如鱼得水,小舅和小舅妈早就打点好了,做市场调查,开店,小舅妈把一部分想要出宫的宫女都送出来了,刚好可以应付上苏小满的职位差缺。

……

十二月底。

京城落下了鹅毛大雪。

沈知卿掀起帘子,望着不远处城门,心头既是感慨,又是雀跃。

“大刚,这就是京城啊。”杨幼娘的声音从后门传来。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见道京城的城门。”

听到那夫妻俩的谈话,沈知卿轻轻笑了。他也好久没见过京城的城门了。

本来苏小满要回府城的,可是京城今年是第一次开店,要趁着除夕和新年搞活动,扩大知名度,实在太忙,苏小满就没回去,而是让杨幼娘带着账册上京城。刚好,他也接到圣令,要回京城述职,于是就把封大刚给带上了。

临近年底,京城更是热闹非凡。

就连沈知卿这个知府,也得排队进城。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可以听到更多关于京城的消息,就相当于补课了。

看着队伍还很长,沈知卿干脆下车走走。

这是一年最热闹的时候,为了揽客,路边的茶摊各出奇招,说书先生都坐到外面来招客了,甚至还辩论起来。

其中一位说书先生道:“要说京城这两天最热门的话题,那必定是南国女王带着南国归顺我朝啊!”

“前两天,南国女王入城,那阵仗,可真是万人瞩目!”

“你们不知道,南国女王身边竟然有一半是女护卫,那些个女护卫,虽然个子不高,但个个壮实得很嘞!”

城外的茶摊,面向的客人都是每天新进京城的人,对京城的消息并不知晓,所以,大家伙都围过来听着,包括沈知卿。

他正想进去这个茶摊坐一会儿,谁知,旁边那个茶摊的说书先生突然爆出了另一个消息。

那说书先生嗤笑一声:“那你的消息可滞后了,我这儿有个新消息。”

沈知卿脚步一顿,和其他百姓一起,转向那位说书先生。

“告诉你们,那位南国女王,曾是我们大旻朝的百姓!”

众人一声惊呼,沈知卿也心生惊讶。

“要不然,她为什么心甘情愿带领南国归入我朝,终究是故土难离啊!”

百姓们纷纷议论。

“这是真的吗?人家可是女王。”

“我觉得是真的吧?要不然好端端当着女王,为什么回来这里啊?”

“我听说,圣上有意封女王为咱们大旻朝的第一位女王爷。”

“还能这样册封?”

沈知卿这两天都在赶路,并不知道京城发生了这么多事。他记得苏小满好像在和南国接壤的丽水镇开设了制糖厂,不过这事应该和她没关系。

正这样想呢,对面的茶摊连续几声锣响:“各位!各位!这次真的是大消息!惊天大消息!”

这可把刚才说话的那两位说书先生气着了,连连喊人回来。可是百姓们就是想听个热闹,自然是哪里有新消息就去哪里。

他不由好笑,京城的茶摊可真是热闹,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过他也着实想要知道消息,就随着众人一起走向了对面。

“诸位!诸位!听我说,我这儿有刚才某位大人府里得到的消息!”说书先生声音嘹亮,一副“你不听就要吃亏”的模样,把围观众人的胃口吊得足足的。

沈知卿站在外围,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到时这副百姓津津有味听说书、茶摊袅袅炊烟景兴旺的模样,让他的心情一阵大好。

百姓不必整日为吃食苦愁,反而有闲心关心各种八卦消息,这才是安乐盛世的模样。

“我刚刚听说,原来南国女王还有一个女儿!”

沈知卿眉头一蹙,扭头看向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