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窃国者诸侯5

绝对主角[快穿] 嬴天尘 5280 字 2022-09-06

只可惜两百多年过去,这座皇城的主人越来越荒于嬉戏,连万里河山都袖手不管,何况是这一角小小书阁?这里自然也就被人冷落下来,就连守阁的太监也松懈了。楚肆初次过来时,阁中的桌椅都断了脚,书柜上也落满了灰尘。

不过楚肆多来几趟之后,藏书阁中却是大变模样。上好的黄花梨木做的桌椅,桌面上文房四宝摆放得整整齐齐。紫毫笔,白鹿纸,松烟墨,澄泥砚,样样皆是珍奇上品。书架上刚刚被晒过的书籍按照特定排列方式排布得井然有序。甚至旁边的偏房里还有小太监随时等候,端茶送水。

楚肆就舒舒服服在桌前坐下来,翻阅着一本本泛黄的古籍,暖风习习自窗外而入,手边茶水未凉便有人殷勤添置,简直是无比舒适的享受。若是再加上一两名绝色婢女在旁研墨,那简直就是让无数书生羡慕不已的“红袖添香”之景了。

远隔半个皇城的御膳房中,掌厨太监不错眼地盯着红炉上的老鸭汤,时不时就要关注一下火候,生恐出现一点瑕疵。

他新收的假子做完了安排的工作,便也跟着帮忙盯起来。嘴上好奇问道:“干爹,这好像还没到平日里皇上用膳的时辰,咱们这是给谁做的汤?”

掌厨太监眼神不动,一只手摆了摆,五根手指头舒展开:“还能有谁?自然是那位。”

“那位不是失势了吗?”小太监惊呼一声,又赶紧捂住嘴,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看来这些日子流传的消息是真的,那位不声不响又起来了。”

“你知道就好。”掌上太监小心翼翼将熬好的老鸭汤端出来,语气颇有几分泛酸,“你可知道那张进忠自到了那位身边,短短时间已是赚了多少身家?都足够在城西买下一栋三进的宅子了。”

小太监立时捧场地倒吸一口凉气。

掌膳太监更是自得,谆谆教诲起来:“十年前那场意外你是没见过!当时那北元大军还没兵临皇城呢,这资阳城里就已经乱糟糟一片了,那些个文官平日里一个个装模作样的,照样吓得魂不守舍!”

“便是那顶顶尊贵的……”他伸出手指向皇帝寝宫方向指了指,“那人也是跟无头苍蝇似的……打那时起咱家就知道,这宫里的权势都是一场空,还是白花花的银子和自家性命更要紧。”

“而这位五殿下,就是既能给你白花花银子的活财神,也能随时扒出所有把柄要你命的阎王爷。你说是不是该小心伺候着?”

“还是干爹有见识。”小太监立刻捧了一句,“咱可得跟着干爹好好琢磨琢磨。”

皇城底下这些宫人的变化自然没有引起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察觉。他们的目光可从来不会放在这些不起眼的宫人内侍身上。有这份时间,他们更愿意去追捧最近资阳城中新出现的时新玩意儿,比如那巴掌大小、光可鉴人的琉璃镜,小小的一块就能卖出千金不止,更别说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奢侈品。这些时兴玩意儿不单在资阳城广受追捧,那幕后的神秘商家甚至还打通了几家大商会的路子,将东西一路卖到了北元都城去。

普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了,自然没有余力消费,但两国权贵却是非常捧场,成日大把大把的金银撒出去,都流进了幕后之人的口袋里。

有了银子开路,那张隐藏在暗中的大网同样也越结越深。

深藏功与名的五殿下每天的笑容愈发灿烂,让每一个见到他的宫人都能感受到那份好心情。至于那些帮助五殿下打通了资阳城门路的内侍们,也是数着白花花的银子合不拢嘴。当然这其中若是有谁敢搞些小动作,自然也会尝到来自五殿下的雷霆手段。

宫中这些内侍欢喜得像过大年的同时,皇帝在乾元殿中却是大发雷霆。

厚厚的一叠奏折被摔在地上,旁边上好的青瓷杯也砸了个粉碎,一群大臣跪在阶下瑟瑟发抖:“陛下息怒!”

“息怒?你们这么逼迫君上,还要叫朕怎么息怒?”皇帝阴沉的脸上不见笑容,手指颤抖指向群臣,顺手又甩了一本奏折,“眹不过是欲立三皇子为太子,尔等竟推三阻四,还拿谶纬之说来牵强附会,试图污蔑未来储君,又该当何罪?”

所有人身体匍匐得更低:“陛下恕罪!臣等纵万死也不敢逼迫君上。”

“只是如今河北道发生雪灾,流民四起,不时便有叛军兴风作浪,实在不是立太子的最佳时机,否则外界流言纷纷,那些流民说不定也会生变……”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倒也头头是道,有模有样。

皇帝心中却是厌极了他们这副样子。

自他登基以来,整个大魏天下便一直天灾不断,早年他刚刚继位时,还被这些文人唬得不轻,真以为是自己德行不修以至于昊天降怒。

但这二十多年来他却是看明白了,自己修不修德,老天爷都是一个样,天下的灾祸也没有因此发生变化。既然这样,自己为什么要受苦受累做什么明君,不止活得不痛快,一旦天灾降临,还得被这些文人推出去背锅,白白背上骂名?

领悟到这个真理的皇帝就此放飞自我,这些年来向着昏君路线一路挺进,过得真是快活无比。

此刻,哪怕群臣苦苦哀求,自以为已经看透了朝臣嘴脸的皇帝,对他们的话依旧是丝毫不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三皇子文武双全,又乖巧孝顺,真是一等一的储君人选。这些朝臣之所以如此反对,还不是暗藏私心,看不得皇贵妃一家独大,想要扶持其他皇子谋取一个从龙之功?

就在皇帝和朝臣争执不下之时,天下形势也在急剧变化。雪灾越来越大,将整座河北道尽数席卷。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在有心之人的汇聚下,甚至掀起了起义的大旗。尽管负责镇压各地叛乱的北焰军及时出动,却有三座郡城被洗掠一空,还有不少残党四处逃散。

一旦涉及到江山和自己的皇帝宝座,皇帝总算稍稍清醒,不再因为立太子之事继续与百官僵持。他连忙责令户部,颁下了赈灾的银子和米粮,只不过经过层层盘剥克扣,最终能到灾民手中的是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皇城之中,距离皇帝寝宫最近的钟粹宫里,宫女内侍们跪了一地,一个个神情惶恐,低头不语。

“陛下真是这么说的,兹事体大,立太子之事容后再议?”

皇贵妃方氏斜斜靠在软榻上,一身衣裙描彩绘凤,配上她那张美艳无双的脸,直将整间内殿都照亮起来。但此时这张绝色容颜上却蕴满怒意,四周冰冷的气势让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喘。

身后正给她捏肩的小宫女一个不慎手上一抖,皇贵妃方氏“啊”地痛呼一声,反身一巴掌将小宫女扇到地上:“没用的东西,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她语气凌厉,也不知是不是想起了那群连鼓噪喉舌都无法做到的三皇子党。

小宫女结结实实摔到地上,不敢辩解一句,只是不断磕头请罪。

皇贵妃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当即便有几名内侍上来,嘴一堵,将之拖了下去。很快殿外传来不绝的惨叫声。

发泄出心中一股邪火,方氏的脸色缓和许多。想到之前已经暗暗谋划了那么久,结果事情还是不尽如人意。她那双潋滟动人的桃花眼里泛起森冷寒芒。

她本是舞姬出身,却独揽圣心坐到如今高位,在世人看来或许已是传奇。但若是不能让儿子继承皇位,更进一步,将来新帝登基,那些被她打压的妃子当上太后,如今的她有多风光,将来就会有多凄凉……她绝不允许自己落到如此地步!

定了定神,方氏轻声吩咐道:“来人,去请陛下。”

……

一月底,雪灾犹自绵延。皇帝突然下令,要举行一场祭天大典,以此安定人心。

而这场大典的主人公,居然是三皇子。

自古以来能代替皇帝祭祀者非太子莫属,如此在百官看来,皇帝分明是一石二鸟,间接暗示了三皇子的身份。天灾之时祭天自古已有,众臣也无法反对。

然而这祭天大典却偏偏出现了意外。

深夜,皇城。

风雪簌簌,一道人影踏雪归来,等候在侧门边的几名太监立刻迎了上去,一个殷勤地扫去对方肩头落雪,另一个则撑起一张黑伞遮挡在对方头顶,还有人奉上暖呼呼的暖炉,余温犹热的羹汤。实在体贴周到到了极致。

沿途巡逻的卫兵对这一行人视而不见,任由他们在深夜里穿过了重重宫禁,没有一人上前询问。

一路回到秋芜殿,楚肆脱去黑色大氅,现出大氅之下颀长纤瘦的身形,几片雪花在他鸦羽般的乌发上点缀而下,少年唇边勾起一抹惬意微笑。

察觉到一路走来皇城之中似乎处处戒严,守卫比往日严密许多,楚肆开口问道:“今日发生了什么事?”

张敬忠恭恭敬敬奉上一盅热茶,这才低声说道:“殿下,是乾清宫出了事。”

“哦?”楚肆来了兴趣,目光投过去。

张敬忠倒也知趣,当即竹筒倒豆子般说了出来。

原来是有贼人趁着今日的祭天大典混进了宫中,行刺皇帝。幸好护卫及时,皇帝只受了轻伤,但那个刺客也在混乱之中杀出重围,趁机逃脱。因此皇帝下令封锁宫门,大搜各宫,务必要将那个刺客抓到。

原本还颇感兴趣的楚肆当即没了兴致,百无聊赖走到软榻前坐下。经过上个世界的熏陶,他对这类套路实在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是某些狗血电视剧中,接下来的剧情多半就是刺客闯入秋芜殿这类偏远宫殿,与女主来一出因缘聚会了。

他兴致缺缺问道:“抓到人了吗?”

“这件事倒也挺巧。”张敬忠连忙笑道,“那人在宫中躲躲藏藏,被下面的一个小宫女发现了形迹,立时层层报了上来。奴婢自作主张,吩咐人将之关在了地牢里。”

他所说的地牢,其实就是秋芜殿的一间暗室,也不知是哪年哪月被人挖下的。

人都已经被抓了,楚肆自然不可能不管不问。他起身向着后殿走去,张敬忠跟在旁边继续说道:“殿下,那刺客年龄虽小,武艺当真不俗。若不是受了重伤,只怕还不会如此轻易被抓。”

正因如此,他才自作主张将之扣住,没有上交给皇帝。若是这人愿意归降自家殿下,倒也相当不错。

暗室之中,一点光亮也无。只有一个人剧烈起伏的喘息声不断响起,还伴随着“哗啦啦”链条拖动的声音。

很快那扇窄小的门被人打开,一缕光线照射进来,不疾不徐的脚步声缓缓响起。

精致的皂靴,玄色绣暗纹的衣摆,躺在地上的刺客抬起眼,视线自下往上扫去,很快就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少年简陋的木制面具在火光中略显暗沉,淡淡的目光居高临下扫视而来。

两人四目相对,神色都有些意外。

“是你?!”

“哗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