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第75章

空降热搜 颜凉雨 5813 字 11天前

再回横店,又是一月。</p>

上次《落花一剑》杀青,冉霖就是一月份离开的,这次《凛冬记》开机,冉霖又在一月份回来了,兜兜转转,正好一年。</p>

横店还是老样子,忙忙碌碌的剧组,熙攘奔波的群演,做生意的小商小贩。这个冬天还没下过雪,于是青石路依旧是青石路,黑片瓦仍然是黑片瓦。仿佛昨天他才离开这里,等到太阳一出,雪化了,他便悠然而返。</p>

不过上次的拍摄大多在影视基地自搭的实景中,各种亭台楼阁,游廊水榭,着力打造《落花一剑》的古意江湖。但这次的《凛冬记》大部分场景都需要后期,所以实景拍摄的少,摄影棚里拍摄的多,而且实景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在横店拍摄,而是会在横店拍摄内容结束后,再辗转广东、张家界、新疆等地去拍真正的外景。</p>

横店的摄影棚基地已经很完善了,无论是山林、洞穴、水下,抑或剧组自行设计的特殊场景,如架空的仙境,宫廷,深苑,甚至古墓等等,都可以在棚内完成,然后拍摄的时候周围拉上绿幕,</p>

冉霖第一天进组的第一场戏,就是在小石头和阿堇在高崖下面救起教书先生。</p>

饰演阿堇的姑娘是圈内新生代的小花,江沂。还在电影学院念书时,她就参加了很多电视剧的拍摄,积累了不低的人气,后来毕业的第一部戏就是一个口碑票房双爆的电影的重要女二号,至此彻底进军大荧幕,再没拍过电视剧,而是靠着几部电影稳扎稳打,成为小花里难得有人气有票房有演技的三有新人。</p>

《凛冬记》是江沂的第五部电影,也是她担当主演的第二部电影。</p>

在此之前冉霖从来没和这位女演员打过交道,只是在得知搭档是她时候,曾上网查过一些对方的信息,除了正常宣传通稿之外,还有一些爆她耍大牌、脾气臭、背不下来台词等黑料。这些谣言没有真正形成风评,江沂的团队也没有对此发过辟谣声明一类,所以只是在一些黑粉或吃瓜群众中的捕风捉影中,时不时传播一下。</p>

冉霖从来不会通过网络信息对一个人进行评价,何况这个人还是马上就要合作的,究竟对方如何,与其听网上的,不如相信自己看见的。</p>

昨天的开机仪式是第一次打照面,可惜没说上几句话,所以今天的拍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认识”。</p>

冉霖提前半小时抵达摄影棚,上完妆出来,现场四周的绿幕已经围好,道具也已经摆放到位,只剩灯光师和摄影师还在调试。</p>

冉霖环顾四周,一眼就看见了导演,立刻走过去打招呼:“黄导,早。”</p>

黄导正在和助理说话,闻言回过头,先是上下打量一下他的造型,末了满意点点头:“早。先去那边休息一下吧,再过半小时才能开拍。”</p>

冉霖点点头,不再打扰导演工作,转身往场边的演员休息区走。没等走到跟前,冉霖就看见一个娇小的身影正坐在演员休息区的椅子上看剧本,周围再无其他人,甚至都没见到她的助理。</p>

“早。”冉霖先出声打招呼。</p>

女演员从剧本中抬起头,微微眯了眯眼睛,直到冉霖来到跟前,才好像刚刚看清似的,放下剧本起身,笑靥开朗:“你好,小石头。”</p>

江沂的模样与电影中几乎无差,甚至真人比上镜还美,标准的鹅蛋脸,因为人比较瘦的缘故,脸部线条少了些丰润,多了些精致。柳眉星眼,鼻梁不算特别挺,但反而和五官更为融合,舒服而自然,虽然上了妆,可妆感很淡,清新质朴中,透着素雅的漂亮。</p>

微微的尴尬被江沂的一句“小石头”冲散大半。</p>

冉霖弯下眉眼,道:“重来。早,阿堇,从今天开始,多多指教。”</p>

江沂握了握搭档伸出的手,笑眯眯道:“好说好说。”</p>

冉霖莞尔,明明是不怎么客气,可从江沂口中说出来,就带着孩子气的顽皮。</p>

刘弯弯挑了个较远的地方坐下,没影响自己老板和搭档聊天,不过还是时不时偷瞄江沂一眼,从吃瓜群众角度观察一下明星本人和网上形象有何差别。</p>

其实差别还蛮大的。</p>

网上说江沂脾气臭,不好伺候,但在刘弯弯观察来看,从自家老板和她说话到现在,几分钟过去了,这姑娘脸上的笑模样就没散过,是个让人感觉特别舒服的人。</p>

“怎么来这么早?”冉霖实话实说,他已经提前半小时了,江沂显然提前的更久。</p>

“熟悉一下环境,”江沂解释道,“毕竟待会儿要在悬崖底下玩,危险区域,防患未然。”</p>

冉霖乐,看着不远处的岩石布景道:“好像都是泡沫做的吧?”</p>

“你太天真了,”江沂似乎记起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一旦被威亚吊到半空中,鼓风机一吹,你就不是你自己了,随风飘荡,四下乱撞,磕得青一块紫一块都是轻的,我上次直接被落下来的石头砸了。”</p>

冉霖瞪大眼睛:“那后来呢,没事吧?”</p>

“没事,”江沂摇头,“硬纸糊的,砸不疼,就是吓了我一跳。”</p>

冉霖想起自己看的江沂的资料,好像连拍几部电影都是古代的,不是武侠,就是神魔,便玩笑道:“争取下次在人间谈场接地气的恋爱,不飞天遁地了。”</p>

“但愿吧。”江沂幽幽叹口气,不过声音很快又飞扬起来,四下环顾,“小马哥怎么还没到,你化妆的时候看见他了吗?”</p>

冉霖总觉得对方在说“但愿吧”时,情绪有一瞬的低落。</p>

蓦地,他想到网上了解对方信息的时候,曾看过一篇江沂的专访,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很多观众说你只能演古装戏,你对此怎么看”,江沂的回答可以说很真诚,也很无奈。她说她非常想演现代戏,但出道至今,找上门的本子几乎都是古装,早期拍的电视剧里,偶尔还有现代戏,但都没有她的古装戏知名度高,后来毕业拍电影,就彻底在古装里打转了。回答到最后,她还希望专访的节目能帮她呼吁一下,导演们在拍现代戏的时候,也可以考虑考虑她。</p>

那篇专访已经是一年半以前的了,如今看来,呼吁似乎没起多大作用。</p>

冉霖能理解她的心情,因为《落花一剑》之后,找他的新剧本里有90是武侠,角色也像是方闲的翻版,可他很清楚,同质化的角色,想超越方闲是非常难的,因为那个角色的成功是优秀的剧本、优秀的导演、优秀的剧组和优秀的搭戏演员等共同创造的。但拒绝这样的角色,就等于拒绝掉了90的机会,于是坚持自己的结果,就是近乎一年没有戏拍,直到签了《凛冬记》,后面的邀约才多起来,也才有了明年——不,已经一月份了,所以该是今年了——也才有了今年排得满满的档期。</p>

不过江沂可以挑选的剧本还是比他多多了,所以即便没离开“古装”,每一部电影的角色还是截然不同的。有可爱卖萌,有腹黑犀利,有蕙质兰心,有大大咧咧,不会让观众产生“这个演员一直在重复自己”的审美疲劳。</p>

江沂刚刚问的“小马哥”,是饰演教书先生的男配角,马彬。两个人之前就合作过电影,而且还是同一个学校表演系毕业的师兄妹,所以自上次合作之后关系就一直不错,微博上经常互动,但因为互动得太光明正大,而且马彬平日就喜欢开玩笑,微博上各种魔性,熟不熟的和谁都能搭上两句,于是反而没跟江沂传出绯闻,倒是让许多粉丝总心心念把两个人凑成一对。</p>

“他还在弄造型呢,”冉霖想起刚在化妆间里马彬一脸的生无可恋,不厚道地笑了,“落水先生,必须有奄奄一息的楚楚可怜感。”</p>

“听你这么一说……”江沂叹口气,继而缓缓咧开嘴,“我更期待了。”</p>

二十分钟以后,可怜的教书先生落魄而来。</p>

马彬正经起来,是个眉目清秀书卷气十足的模样,但现下,衣衫褴褛,脸上还有好几道被山石划伤的血痕,真是让人心酸。</p>

江沂直接省略了寒暄,哈哈大笑。</p>

马彬白她一眼,懒得理没良心的学妹,反而向冉霖伸出友谊之手:“你好。”</p>

冉霖在马彬过来的时候已经起身,这会儿立刻寒暄:“你好,我是冉霖。”</p>

马彬是昨天晚上才抵达横店的,没参加上开机仪式,所以冉霖也第一次和他面对面。</p>

“我看过你的《落花一剑》,很精彩。”马彬说。</p>

“我也看过你的《青山翠雨》,”冉霖礼尚往来,“拍得特别美。”</p>

“咱能跳过互相吹捧吗,”江沂没好气地笑,把之前正在看的剧本重新拿起来,对着两位男演员道,“趁着没开拍,对对词?”</p>

二人欣然同意。</p>

其实今天要拍的几场戏,三个人都已提前背好了台词,所以真正对起戏来,反而不需要剧本,一路顺当,虽然没有走位和动作,但所有情绪都按照实际表演来,没有人笑场,连马彬都收敛玩笑,特别认真地“奄奄一息”。</p>

导演助理过来通知开拍的时候,三人已经对到了第二场戏。</p>

随着马彬一桶水把自己浇透,顶着湿漉漉的头发躺到人造溪流之中,《凛冬记》的拍摄,正式开始。</p>

……</p>

整个一月,冉霖都是在绿棚里度过的。拍摄搭档从江沂,马彬,再到绿布偶、绿衣人等等,换了个遍。</p>

其中很多都是需要后期电脑制作的造型,所以冉霖只能自己去脑补那些山精鬼怪,偶尔还动手自己创造一些灵魂画作,这样对戏的时候脑袋里有了具体的形象,更方便入戏。</p>

江沂就是一个挺单纯的活泼姑娘,和网上那些什么耍大牌、脾气臭等等,完全不搭嘎。倒是对待表演非常认真敬业,吊着威亚上天也好,穿着单衣下水也罢,除非动作实在高难度到必须专业替身,否则都亲自上阵,从不叫苦叫累。</p>

马彬则成了剧组的开心果,完全是三十岁的人三岁的心,导演一喊开始,他立刻成了心清智明的教书先生,导演一喊停,马上魔性起来。</p>

可惜他的戏份不多,二十天左右便杀青,待他离组之后,各路九重天的神仙纷纷进组,拍摄的戏份也从地面到了天上,于是冉霖的戏份基本都在衬着绿幕吊威亚中度过,拍到一月底的时候,离地几米在冉霖这里已经根本不算事了,各种打架,前后空翻,随便来,要踏云而飞,他就摆个造型迎着鼓风机来个慢动作,要兵戎相见,吊在半空中的他则可以立刻身体横起,拎着炎铁锤就扫过去,气势炸裂。</p>

王希来探班那天,他就正在剧组搭好的“甜丹酒池”边,一锤子一锤子对这座九重天违建进行拆迁。</p>

随着导演喊“过”,他立刻收手,但胸膛还因为刚刚的戏中情绪而剧烈起伏,及至刘弯弯给他披上保暖外套,才稍稍缓和些。</p>